李斯论

作者: 元儒陶扬鸿 | 来源:发表于2018-05-14 10:15 被阅读127次

陶扬鸿

尝怪李斯献策于秦,辅秦成帝业,攮四夷,位极人臣,而后乃听赵高邪说,废嫡立庶,卒乱天下,身亦死于赵高之谗,何智于前而愚于后也!今而知李斯一功利之为心,其智也小人之智,其愚亦小人之愚,无前后之异也。

君子必辨义利。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曰:“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义利者,善恶之所分,福祸之所由也。圣贤崇仁义,抑功利,为义利之辨者,所以存人道也。喻于义者,必上而升为君子,为圣贤;喻于利者,必下而流为小人,为夷狄,为禽兽。天下莫明于利害者,圣贤君子也,为其修仁义于内,处利害之外,而知之深,见之全也,小人之喻于利,惟知利之一端耳。君子知命,顺受其正,身修德明,不立岩墙之下,君子之全也。君子之死也,尽其道而死,杀身成仁,非如庸人小人之桎梏而死也。故以殷纣之暴,而不能害文王;以赵鞅之狡,而不能杀孔子。赵鞅杀舜华,孔子闻之,叹“物伤其类”,援车而返,明于仁义者必不蹈于害也。君子出处必正,不枉尺直寻,无适无莫,而义之与比。岂如小人之惟利是视,不知仁义,歆于当前之利,而不计以后之害哉!若法家之惨刻,熏于功利,迷于富贵,能进而不能退,大抵皆不得其死,如商鞅车裂、李斯腰斩、张汤自杀,主父偃族诛,皆为利而生,为利而死也。

李斯之为楚上蔡吏也,以人之贤不肖譬如鼠之于仓厕,而慕功利富贵之心起矣。辞荀卿而去秦,以“诟莫大于贫贱,悲莫甚于穷困。”其不甘贫贱而欲富贵之心亟矣。秦王逐客而上书谏之,欲富贵之成也;及居丞相之位,长男为守,诸男皆尚公主,女悉配公子,富贵已极矣,虽知荀子“物禁太盛”之理,而不能税驾者,溺于富贵而不能舍也。始皇死沙丘,听赵高之邪说,废杀扶苏而立胡亥者,惧扶苏之亲蒙恬,而己之富贵不得保也。苏子瞻以为使斯杀高以立扶苏,其德于扶苏,孰有过者,而蛊于高之说,身亦制于高,岂不愚哉!呜呼!其愚也,知利不知义也,患得而患失也。惟虑其害,则昧于大体;惟患其失,则惑于邪谋,而为其所不欲为。虽知君臣之义,不可负始皇之托,而功利之念不敌忠义之心,忍为戕仁害义之事。当胡亥之淫虐,又谏不以正,乃曰明主“灭仁义之途,掩驰说之口,困烈士之心。塞聪揜明,内独视听,荦然独行恣睢之心”,尽古今之不肖所不忍言,而昌言之无忌,畏死患失之心甚,而言之无所避也!劝行督责以媚二世,为持禄保身之术,秦政愈虐,天下已乱,方欲急诤,不亦晚乎!终不免于咸阳之腰斩,三族以夷,则其死也且不如荀息,伍员,而君子不哀其死。身死名毁,胥功利之心为害也!君子修仁义,而利自在其中;小人崇功利,而害将随其后。故义利不可辨也,仁义必利,离义而为利,其利必害,可勿以为鉴哉!

而法家之惨刻,亦甚矣,商鞅、李斯之刑人,杀人也多矣,怀利以事君,劳心以成秦人之功,瘁力以快秦人之欲,惟求一旦之富贵。富贵已极,乃被诛夷之祸,受不韪之名,欲求逐犬而不得,何为也哉!主父偃之“生不即五鼎食,死即五鼎烹”,心苟沉溺于富贵,则罔顾其他也!作法自敝,以此刑人而亦身受其刑,为天怒人怨之大慝,安能保于残忍雄猜之主乎!

相关文章

  • 李斯论

    陶扬鸿 尝怪李斯献策于秦,辅秦成帝业,攮四夷,位极人臣,而后乃听赵高邪说,废嫡立庶,卒乱天下,身亦死于赵高之谗,何...

  • 李斯:论吾之团灭

    他克敌一生,位极人臣,权倾朝野,纵横无阻,然而晚节不保,与秦帝国速朽于三五之年。可说此祸生自沙丘,若校准究之,说是...

  • 随笔段——李斯的鼠论

    一千多年前,法家李斯就用仓中鼠和厕中鼠的故事告诉我们, 平台比能力更为重要。好的平台坐等就能衣食无忧。 但同时李斯...

  • 李斯啊李斯

    今天脑袋里总是频频闪回着一句话: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这是李斯在临刑前对他的儿子李瞻说...

  • 白嫩菇

    白嫩菇 潮冷志未衰,污臭气自芳。 幽暗亭亭立,我自为光芒。 堪笑李斯论,不惧流言长。 白嫩康体药...

  • 《<史记>研读》295:李斯列传(二)

    李斯列传(二) 秦王于是废除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采纳李斯的计谋,李斯官至廷尉。二十多年后,秦国统...

  • 李斯,李斯,奈若何?

    最近读《流血的仕途》《风流去》,生出一些奇妙的体会,让我对李斯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之前,我对李斯的了解,大多停留于...

  • 李斯

    吕不韦广养门客,李斯就是其中一位,李斯是楚国人之前担任管理文书档案的小隶,职位不高俸禄低,李斯很郁闷。有次李斯陪上...

  • 大家说,这些润唇膏好用

    人人都是李斯特:清单特别栏目,集众李斯特粉发声推荐好东西,最终由李斯特整理成精华帖面向大众。(李斯特每次都被群众的...

  • 李斯

    李斯 仓鼠厕鼠,在所自处。 乃从荀子,学帝王术。 西说秦王,急就帝业。 上书谏议,除逐客令。 官至廷尉,后为丞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斯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dd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