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是青铜器中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器形,在各个博物馆也比较多见。但是见的多不代表就真的和它相熟哦!
首先,人们常常在青铜鼎的展柜下面看到介绍说:鼎是古人煮肉的大锅。然后就没了…每次看到这个都会觉得很尴尬,明明那么大,你好歹说一下它们作为礼器的重要用途啊!小朋友们见到多容易误解啊!
【鼎】
早在史前人们的生活中,就已经使用陶质的鼎,不过那时的鼎的确单纯的是用作炊具,但是等到商周时期所制造的青铜鼎,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制作的十分考究、装饰繁复、体型较大的鼎,实用意义减弱,成为权力的象征。当大型的鼎作为礼器使用时,它们更多的用于祭祀,人们甚至可以将整只牲畜放入其中。在祭祀过程中,还可细致分为正鼎和陪鼎等(字面意思理解咯)。
根据鼎的腹部形状可分为圆鼎和方鼎,一般的器名中方鼎会得到体现比如“司(后)母戊大方鼎”。因为鼎在发展到青铜鼎时很多时候都是用作祭祀等礼仪性质的用途,其上的铭文也多反映的是这礼仪及相关方面的内容。有时记录上级对自己的赏赐或者训诰,有时记录自己的祖先功绩以供奉宗庙……
当鼎作为一种权力的象征,那当然就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使用的咯。周人有着严格的“列鼎制度”,所谓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使用的鼎数量不同,能够食用的肉食种类也有所差异,这也是属于周礼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食器皆是礼器的范畴。
【代表器物】
司(后)母戊大方鼎:
司(后)母戊大方鼎,能在名字里带个大字的,体型肯定不会小!它可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不说数字没有说服力啊,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
立耳(其中一耳为后配),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如此巨大又精美的青铜重器,你是不是想知道它是何时何地出土呢?又是何来头呢?
它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看见出土地点是不是顿时就脑补到殷墟了?为你的脑洞点个赞。它的铭文使人们推断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当然是在殷地使用。
关于司母戊鼎的名称之争就不赘述了,因为“反司为后”两个字在这里其实是一样的,当然持不同观点的学者又各自有自己的解释啦。它那个曲折的流传史有兴趣的话可以找度娘哦(因为太曲折了,我珍惜字数…)
司母戊鼎大盂鼎:
大盂鼎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一组,即李家村。(哦吼吼,每次看到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总能勾起我想家的小情绪)
毕竟是被叫“大”盂鼎,其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又是国之重器啊。晚清在宝鸡出土的四大国宝,较小和分量轻的如今只能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观赏,而身形厚重的都在国博咯(其中的缘由你们一定懂得)。
来个特写:器厚立耳,折沿,敛口,腹部横向宽大,壁斜外张、下垂,近足外底处曲率较小,下承三蹄足。器以云雷纹为地,颈部饰带状饕餮纹,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样,雄伟凝重。
大盂鼎大盂鼎的重要价值在于其内的铭文,共291字,铭文中,周康王向盂讲述文王、武王的立国经验,告诫盂要效法其祖先,忠心辅佐王室,并赏赐盂鬯、命服、车马、邦司、人鬲、庶人等。铭文中语句“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体现了周人的天命观,而另一语句“我闻殷坠命,唯殷边侯甸与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丧师矣”,则是周康王告诫盂,商内、外臣僚沉湎于酒,以致于亡国,透露出周人对于商人嗜酒误国这一前车之鉴的警示。简单来说就是周王希望盂要忠心耿耿辅佐自己,还有吸取商人喝酒误国的教训,算得上是最早的戒酒令了。
官方是这样解释铭文的史料价值的:铭文载康王向盂叙述周文王、周武王的立国经验。认为文王、武王得以卓越的业绩立国,主要是由于其臣属从不酗酒,每逢祭祀,认真、恭敬,而商王的亡国教训就在于沉迷于酒。由此告诫盂要效法祖先,忠心辅佐王室,并赐盂命服、车马、酒与邦司、人鬲等。盂在铭文中说明作此鼎也是为了祭祀其祖父南公。大盂鼎铭文是史家研究周代分封制和周王与臣属关系的重要史料,一向为史学家所重视。至于铭文的书法价值嘛,这个道行不够,先略过…
简单介绍这么多,有错误的话还请各位大大留言...错别字也行,自己看总看不出来O(∩_∩)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