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规则一旦不透明,不公平,玩家很可能会因此放弃这款游戏!
在游戏化教学实施中也是如此。游戏规则一旦不透明,就会让学生对游戏失去信心,认为游戏是老师说了算,与个人能力无关,从而感到不满,进而消极应付。
今天继续阅读《带团队一定要会玩游戏:如何用游戏化思维管好新生代员工》,从企业的员工管理中探寻游戏化教学的经验。
那么,游戏化规则该如何制定才会能赢得学生的支持呢?
这本书提供了一些企业管理员工的做法,值得游戏化教师们从两个方面进行借鉴。
第一方面,共同协商设计游戏规则
如果游戏规则是由老师说了算,可能会在公平性方面出现偏差。毕竟,老师和学生立场不同,关注点也不同,为此游戏规则设计这个环节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共同协商设计,一般可以采取一下步骤进行设计。
一,列出大纲规划。在制定游戏规则前,老师可以根据班级成员的情况以及游戏化教学实施的战略目标等列出相关要点。
二,收集学生的意见。老师可以将所列的大纲要点内容发给班里的每位学生,并要求每人以匿名的方式发表意见,老师收集每个人的意见。
三,成立讨论组,统一讨论相关意见。这要求先整理好学生反馈的意见,然后将班级成员按照3~4人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对收集来的意见进行讨论,最后确定一致的意见,写成游戏规则。
第二方面,公开游戏规则
确定好游戏规则之后,就需要公开游戏规则了,也包括如何实现游戏化教学的战略目标,达到相关目标有何奖励,没有完成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等等等。这就像玩游戏一样,在开始游戏之前会有一个提示信息让玩家清楚游戏规则。对游戏规则的公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开诚布公地公布相关规则。而且是第一时间公布出来,避免形式主义。
其次是要让学生随时能看见这些规则。规则一般需要打印出来,张贴在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公共区域,或者干脆直接人手一份的印出来发到每位成员手上,这样既能让学生时刻谨记规则,以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也让规则透明化。
最后是以数据来说话。一些学生之所以抱怨规则不公平,是因为老师无凭无据就给某些学生奖励。因此老师需要做的是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数值化(量化)。例如,班里的张同学在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当中顺利完成了阶段目标,老师需要立刻记录、公示这些数据,并标注其获得奖励的具体额度。一般情况下,公示这些,还能顺便起到激励优秀学生,以及鞭策表现落后学生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