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老师进行游戏化教学只是把游戏搬进教学中,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真正的游戏化是将游戏化的思维模式和游戏化的工具注入教学中,从而以全新的思维和工具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
那么,游戏化设计有哪些好用的工具呢?
今天继续阅读《带团队一定要会玩游戏: 如何用游戏化思维管好新生代员工》第二章第8节,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
通常情况下,游戏化的工具包括目标、点数、徽章、排行榜、打怪、升级、战斗、任务、排行榜,等等等。
目标: 让学生明确方向
在《超级玛丽》游戏中,玩家的目标是闯过所有关卡,到达终点,解救出公主,游戏成功。同样在游戏化教学中,老师也要设定一个目标。如: 公主被怪兽抓走,需要全班学期平均分达到85分才能解救公主。
点数: 把学生的行为数值化
点数是绝大多数游戏会有的一个元素,是游戏进展的数字表示。老师在游戏化教学实施中,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有效计分,记录学生的点滴成长,当点数达到一定级别,学生可以兑换实质性奖励,例如点数达到1万点,奖励一次免费午餐或某餐饮店的代金券等。
徽章: 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徽章是点数的集合,通过颁发徽章对点数分等级,产生一种视觉化的成就感。老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多元化的徽章,以鼓励不同类型的人才。例如对成绩突出的可以奖励“先锋徽章”,对协调组织表现突出的可以获得“达人徽章”。
打怪升级: 给学生挑战性的任务
游戏因为需要打怪升级,让玩家爱不释手,因此教师在游戏化设计中可以设定打怪升级的环节,给学生安排挑战性学习任务,例如给全班讲评一道题,任务可以不断的升级,每升一级难度随之增加。
战斗: 成员之间的竞争
游戏中最激烈,也是最让玩家激情四射的环节,莫过于和对手的厮杀。老师可以将团队成员分为不同小组,安排难度相同的任务,让小组之间竞争,激发他们更大的潜力和动力。
赠与: 与同伴共享资源
玩家在游戏中喜欢与自己的队友分享技能和经验,以便他们能一起共同战胜对手。因此教师在游戏化教学中让也可以成员互相赠与,共享资源。例如规定每月的某一天为“积分互赠日”,学生可以互相赠送积分或分享自己的经验获取积分。
任务: 将任务目标与奖励挂钩
在游戏中,任务是关键工具,玩家必须完成一个个任务才能取得成功,而设置任务的同时也要将任务与奖励挂钩,否则会让玩家失去兴趣。在游戏化教学的实施中,可以将不同的学习项目设置成不同的任务,学生可以选择完成自己想挑战的任务,每完成一项任务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奖品或用于晋级申请。
排行榜: 将学生的成长可视化
在游戏中,玩家通过排行榜可以知道自己在游戏中的排名,进而产生一种提高名次的内在动力。而排行榜用在教学中,也可以激励更多学生,还可以对学生行为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而不是单纯以成绩作为衡量的唯一指标。可以从德智体美劳等多个维度考察,例如教师可以设计绿色排行榜(以学生的成绩为评价标准),黄色排行榜(以学生的进步为评价标准)等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