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单古代文化读书
读《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一):龙椅上的农民——朱元璋

读《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一):龙椅上的农民——朱元璋

作者: 馋嘴猫呀 | 来源:发表于2017-09-05 15:44 被阅读111次

张宏杰是我最喜欢的明史作者,没有之一,虽然他最近几年是在致力于清史研究。

和我最初想象的不同的是,张宏杰先生不是一位大叔、大爷级人物。他年纪轻轻,就已出版多本历史学著作。书中他旁征博引,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十分到位。

张先生的职业道路不按常理出牌,称得上传奇。他本科就读于东北财经大学投资管理专业,毕业后在建设银行一家分行做客户经理。做客户经理期间,他出版了数本历史读物,分析鞭辟入里,风格诙谐有趣,受到读者的热捧,自然也引起了历史学者的注意。

后来他读了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和清华博士后,走上了职业化道路,现于人大清史所工作。

这本书就是他做客户经理期间的一部历史随笔集。他对历史看得透彻,对人性读得深刻,阅读过程中有多处我都忍不住击节感叹。

大明王朝是史上贪腐最严重、宦官把持朝政、官员俸禄最低的朝代之一。书中选择了七个能够反映大明王朝运作规则的人物,既有皇帝,又有造反者,既有清官,又有奸佞权臣。这七个典型人物可以帮助我们管中窥豹,洞悉明王朝的部分真相。

在我看来,开朝皇帝朱元璋是个值得拿起放大镜,仔细研究的多面、立体人物。

朱皇帝出身十分贫贱。他家中穷苦,自然灾害频发,食不果腹,贪官横行,徭役负担过重,社会动荡不安。

他爹娘朱五四夫妇本就是穷得叮当响的赤贫农民,家中除了六个嗷嗷待哺的娃娃,别无长物。朱元璋除了饥饿,在自己家中没有享受到来自父亲的关爱,更别提受到教育,但好歹他还有个完整的家。

后来瘟疫滋生,朱元璋失去了他的父母和兄妹,他和另一个侥幸存活的哥哥分头开始逃难生活。他当和尚不到两个月,乱世中的寺庙因负担不了众人的吃食,和尚们被遣散了。于是,朱开始了三年流浪汉生涯。从最初的怯怯弱弱到后来的即使自己不饿,也要抢走别人正在充饥的馒头的江湖好手,厚黑学的本领已被他参透了七七八八,运用得驾轻就熟。

后来,随着元朝暴政的变本加厉,忍无可忍的农民们开始起义,反抗元朝统治者,朱这时也收到了起义者的邀请。

一开始,朱对起义是拒绝的。他内心深处的顺民思想起着主导作用,使得他对造反心怀恐惧。即使在后来,他加入起义军后,还保持着首鼠两端的姿态,与元朝保持良好的联系,企图脚踏两只船。

久而久之,朱元璋在起义中尝到了甜头,他的野心膨胀了,高举起抗元大旗。

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对局势高度冷静的判断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他带领着军士们攻城略地,建立了根据地,征服了陈友谅和张士诚,消灭北元。他被毛泽东评价为仅次于李世民的中国第二位的古代军事家。

他善于“以术驭人”,是一个擅长故作姿态来收拢人心的高明演员。他善于识人用人,在他身边集齐了各个领域内的专家型人才。他是个综合素质极强的复合型领导。

朱元璋理所当然地做上了皇帝。当皇帝三十年,他精心治国,是历史上最为勤勉的皇帝之一。

他对农民百姓总是摆出一副慈祥的面孔,常怀仁爱之心,关心民生疾苦;对自己的子孙后代仁爱之至,待遇优渥;但他对官员却残酷无情,官员俸禄极低,不足以维持正常开销,亦不把官员当做平等的人来看,他们动辄得咎,稍不顺意,就被朱皇帝命人脱下裤子打屁股,史称‘廷杖’。他当朝期间,“廷杖”致死的官员多达几百人之数。

治理国家,他殚精竭虑,宵衣旰食,事无巨细。

吴晗先生统计过,从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仅仅八天内,朱元璋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六件公文,合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要看两百份文件,处理四百件事情。这样大的工作强度除了因为庞大的国家要良好运转,需要各领域的复杂权衡之外,还有一方面是朱元璋事必躬亲,要凡事考虑到前面,并且不信任别人,只对自己的工作成果放心。

朱元璋制定了“宣谕”制度,每个月都要亲自写作宣谕一道,提醒百姓在每个月应做的事。哪怕六月该纳夏粮了,他都要提醒百姓,生怕他们忘记,就像一个溺爱孩子的家长一样。

他登基后,调集各地专家到都城,边顶出每一阶层的人的生活准则,包括穿衣戴帽、居住面积、生活细节,连妇女的发型都规定得非常详细。他希望百姓严守规矩,在他们应该在的位置上,干该干的活,说该说的话,穿该穿的衣服。如果百姓不遵守这些规定,就会被官员认为是不服教化的“刁民”,将受到严厉惩罚。

为了教化农民,他号召全国各处建造“申明亭”“旌善亭”,用来宣传皇帝的思想和表扬好人好事。另外,他还特意安排把“六谕”以卧碑的形式立于每个村口和居民区。以希望所有百姓能春风化雨般受到这些教条的影响,安分守己、敬爱皇帝。

不过,尽管朱元璋做出了巨大努力,社会的运转、百姓的表现仍然让他不满意。

对于子孙后代,他尽了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努力,以使子孙幸福、大明朝千秋万代。

朱元璋花了整整六年时间,经历七次删改,写了一部《皇明祖训》,专门教导子孙们。

书中详细规定了从皇帝到亲王的行为准则,从“如何行政”“如何执法”的大章大法到“如何安排日常起居”“如何管理后宫”“皇族间如何行礼”等细节,应有尽有。他是这样给儿孙们讲安全问题的:为了安全起见,你们和亲信大臣商量机密时,带刀护卫只许离你们十丈远。每天晚上都要警省。关于饮食习惯,他如是说:当了皇帝住在宫里,每天要早起晚睡,酒要少饮,饭要按时吃!午后,不要吃得太饱!

一个皇帝治理起国家来,千头万绪,但他对自己儿孙的教育毫不放松。他对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严格要求,唯恐自己万一在哪方面疏忽,导致儿孙们注意不到,以使王朝大厦不再牢固。

朱元璋唯恐儿孙们生活得不够好,所以明王朝王室宗亲的福利待遇相当优厚。这项支出对明朝财政形成较大负担,后期甚至成为拖累。

封建社会历代帝王中,能对儿孙们尽如此大心力的,恐怕找不出第二位。但很遗憾的是,朱元璋即便如此呕心沥血,但人亡政息,他死后儿孙们并没有依照他的心愿,统治国家。

“宁可错杀千人,不使一人漏网”是他治理大明村的信条,这也是朱元璋底层思维的体现。

出身贫寒农家的朱元璋对官僚阶级有种天生的敌视。小时候悲惨的经历给朱元璋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地主阶级为富不仁,官僚阶级吃拿卡要,在他心里没有一丁点好印象。即使后来贵为天子,他享用不完的荣华富贵,一笔一划间江河骤变,但仍然改变不了他农民的本性。

他治理起国家来,仍然是静态的固化思维。如果说以他的思路,治理起一个村庄,肯定会把村庄打造得男耕女织、井井有条,百姓得以温饱,他是个优秀的好村长。但是一个国家就大不同,它不是上万个村庄的简单叠加,而是相当复杂的一台机器。但朱元璋显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他对农民朋友像春天般温暖,减轻他们的税负,让他们休养生息。

他重农轻商,因为他觉得农民踏踏实实种粮,才得到收获,商人都是投机狡猾、不劳而获,商人出行、着装受到限制,地位低下。

他对官僚阶级是很矛盾的,他讨厌他们,但又深知国家的运转离不开他们,纠结中奇葩残酷的事情出现了。

官员们一年中仅有三天假。朱元璋给官员提供历史最低的工资水平,低到只能使官员本人糊口。他教导官员提高道德素养,培养奉献精神,以为如此便可教养出清廉的官吏。

他对官员拉紧“高压线”。他对贪腐深恶痛绝,一度若坐实了贪污,即使只有一两银子,也会被执行死刑;他发文鼓励百姓举报贪污官员,查实后给百姓奖励,若有贪腐官员而百姓未举报者,百姓会遭受惩罚。那个年代,书生对仕途的积极性大大下降,在职官员也认为朝不保夕,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整个社会都处于恐怖氛围之中,人人自危。

朱元璋执政期间,曾制造“胡惟庸案”“空印案”“蓝玉案”“郭桓案”四大疑案。曾经穷苦惯了的农民一朝掌权,他人性中的阴暗面被无限放大。之前他被压制得多卑微,现在反弹起来就有多猛烈。只需大笔一挥,数百上千人的性命都被他夺去,他甚至感觉到了快感。在朱元璋看来,即使你是真的冤屈,但我怀疑你了,你就得在我眼前永永远远消失,一切和你有关的人都要消失。据统计,仅“胡惟庸案”受牵连之人多达两三万。

朱元璋时代酷刑的花样之多、程度之甚令人咋舌。连坐、充军都是轻的,墨面文身、挑筋、挑膝盖、剁指、断手、刖足、刷洗、称竿、抽肠、枭首、凌迟等都很普遍。

朱元璋时代对人口的流动做出了史前最强限制——里甲制度,户籍制度相当严格,连职业都是世袭制。他希望通过这些制度能将百姓固定在其原来的地方,静止的平民永远是平民,地主还是地主,王室宗亲之间也不得联络,这样社会就会稳定得多。他怀着这样的底层思维,以为可保大明王朝无虞。

朱元璋这位龙椅上的农民,温暖又无情,何其勤奋,又何其残酷!他一生都在致力于打造万世屹立不倒的明朝大厦,但是底层视角的他,并没有看清纷杂社会现象的本质,所以这位农民终究难免梦想破灭的命运。

龙椅上的农民——朱元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一):龙椅上的农民——朱元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yc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