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华杉讲透论语》,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但同时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远虑的人又实在是太多了,这类人不愿意考虑长远的事情,他们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觉得长远的事情不用那么急,先把眼前的急事解决完再说。这样呢,所有的事儿都变成了急事,因为不急他不管嘛。由于没有长远规划、准备和积累,等“长远”时间到的时候,就没他什么事了,出局了。
在时间管理上有一个词叫四象限法则,相信很多人也听说过,就是把要做的事情按照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的排列组合分成四个象限,这四个象限分别是紧急而重要的事情,紧急而不重要的事情,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和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
按正常思路当然是优先解决重要紧急的事情,然后区分对待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和紧急不重要的事情,至于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了。
其中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就属于远虑,没有远虑的人,就永远生活在近忧当中,每天都在扮演救火队长处理各种紧急的事情,以为自己是日理万机,其实一直都在恶性循环,心力交瘁。
《荀子·大略》说:“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后,后则事不举。患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
不管是趋利还是避害,凡事都要想在前面。事情来之前就考虑过了,这叫“接”,事情来了,接上就是。祸患发生之前考虑过可能性,这叫“豫”,有预备,那祸患就不会发生。事情发生了你却没准备,那叫“后”,落了后手,那事办不成。祸患发生了才开始琢磨怎么办,那叫“困”,困住了,那祸躲不过,处理不了。
《荀子·仲尼》又说:“智者之举事也,满则虑溢,平则虑险,安则虑危,曲重其豫,唯恐不及,是以百举而不陷也。”
智者举事,圆满时考虑月满则亏,首先别把圆满变成了膨胀,膨胀变成了爆炸。其次注意圆满而懈怠,懈怠而退步出局。顺利时要考虑艰难,安全时考虑危险,周到地从多方面加以防范,唯恐遭到祸害,所以办了上百件事也不会失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