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在星巴克买咖啡,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漂亮姑娘,正紧锁眉头打着电话。从她的表情和只言片语中可以判断出,工作上的事出了纰漏,她正心烦。可轮到她点饮料的时候,她脸上的阴郁和烦忧都一扫而空,对着为她服务的小伙伴绽放出了最美的笑容。
我闲步在路上,正欣赏着柳枝的身姿,不想一阵疾风从身后而来,照着我的胳膊狠狠一撞,还顺带剐蹭了我手上的皮,便即过去。从背影看,还是位些许有点年纪的大妈。她不仅没向我表达一言半语的歉意,甚至连回身看看撞到了什么的动作都没有。我不禁佩服她的涵养,又想起那个段子:背着一堆玻璃瓶的人走在路上,掉了一个在地上,摔碎了,他毫不减速,甚至没回头看一眼。路人问,东西掉了如何不看?答曰:碎都碎了,看有何用?
故宫里排队看《清明上河图》,人山人海,擦踵叠肩。靠近展品的时候,人群被防护带限制,更加拥挤。一阵人潮袭来,挤得我半个踉跄,与排在我身旁的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姨撞在一处,我俩抬起头,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对不起。”随即,她努力让出身边的一点点位置,让我能有立足之地。这时,身后却传来一个妙龄女子尖锐的声音:“挤什么挤?我都快喘不过来气儿了!”边嚷着,边以肘开路,往前挪动着。她不断地打着电话,跟这个姐那个亲报告着这里人多,她受了多少罪,一会儿又去埋怨工作人员协调管理不善。过了没多会儿,她举着电话跳出防护带,嘟囔着:“我不看了,真是受够了。”
地铁上,一个小伙子为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让了座,小姑娘的父亲推托再三,小伙子依然坚持让小姑娘坐。父亲示意:那你去坐吧。小姑娘微红着脸,爬上座位,没等父亲像许多父母那样提醒“快说谢谢”,便甜甜地说:“谢谢叔叔。” 我心里没由来地暖了一下,看着她微微地笑。
吃火锅时,旁边的桌子上坐了四个年纪不大的女孩,都是学生装扮。其中一个女子描眉画眼,皮肤白皙,衣着入时,其余三人则不免过于肥硕且不修边幅,直可追古龙笔下大欢喜女菩萨。或许因为她们之间反差过于明显,让人不由得多注意几分。
“服务员,给我们加点水,快点儿!”
“服务员,我的菜怎么还不来?”
“服务员,再拿点儿小料,我们都要了多少次了!”
从始至终都是申斥的口气,我没听到一句略表尊重或客气的话,更没有在火锅店小姑娘举着一只大铜壶给她们加水时,听到半声“谢谢”。无论是白富美,还是土肥圆。
与朋友同乘专车。操着不知何方口音的出租车司机显然对北京地形还不甚了解,东西南北尚且辨识不能,遑论大街小巷。我嘴上不言,却不免心中嘟囔:路都不认得还出来干什么出租车。那朋友却十分耐心,细细地跟司机说怎么走,如何开,在哪儿拐。逢要转弯总是会说:“您从这儿进辅路,前面口右拐,谢谢。”最终下车时,还说着:“谢谢,麻烦您了,您慢着点儿开。”
我在刚到国外时,某天早上上学要迟到了,一路小跑赶到火车站,在售票窗口拿着五块钱,急急地说:“一张到中央车站的往返票。”工作人员看了我一眼,说道:“请。(意思是:你没说“请”)”我登时汗颜,想起那句“看一个人的素养,要看情急之时”。自此以后,无论自己多急,无论情况多恶劣,即使对方眼皮都不抬,我也不会忘记说声“麻烦您了,谢谢。”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可现如今,“请”、“谢谢”、“对不起”这些表达尊重的基本用语,都恨不得印在大字报上,贴满街头巷尾,提醒着那些不会说的人。诚然,中国人尚中庸,讲含蓄,一些表达情感之词不愿宣之于口,家庭之内更觉得言谢生分。但这并非是粗鲁与不尊重他人的借口——客套与尊重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一声“谢谢”,一句“对不起”,并不会使我们自己损失分毫,但其意义,却远非这几个字的字面之意可比。
从前我还在文章中调侃过洋人“心里骂你三孙子,脸上还挂着巨真诚的笑容,嘴里说着比情书还甜的话”,后来想想,许多陌生人之间,此生就只见一面,后会无期,就算是虚伪地笑笑,又有何妨?更何况,笑和客气本身,也会给自己带来好心情呢。
春节长假将至,酒店茶寮,必定人满为患。若是我们把抱怨都换做笑脸,将呼喝都化为敬语,归家之途将更加美好。
所以,对不起,麻烦您,请多说谢谢。
网友评论
答曰:碎都碎了,看有何用?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