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视频,四岁左右的小男孩儿拿着画笔在自己家墙壁上涂画,保姆赶忙过来制止,但是小朋友不依不饶,非要在墙上画。
这时,孩子的妈妈下班回家了。
保姆很惊慌,连忙来承认错误,说怪自己没有看好孩子,所以才把墙壁弄脏了。小家伙也很生气,跟妈妈告状,说阿姨不让他在墙上画画,很是委屈。
镜头转换,只见孩子的妈妈轻轻蹲下身来,指着孩子的“作品”和孩子聊了起来。
小朋友很兴奋地给妈妈讲解自己的画的画。
妈妈欣赏着孩子的画,告诉孩子:你画得真好!
孩子很开心,说:妈妈,你觉得我是艺术家吗?
妈妈说:是的。你就是艺术家,将来你会成为梵高,成为毕加索。
孩子特别高兴。
接着妈妈说:可是你的画如果只画到自己家的墙上,别人是看不到的。如果我们能画到纸上,就可以把作品放到画框里,还可以放到美术馆里,然更多人看到啊!
妈妈的话刚刚说完,小家伙就马上说:那我现在就去拿画纸!
妈妈摸着他的头说:好的,以后我们就在画纸上画画,这块墙壁一会儿请阿姨帮忙擦干净……
看完这个视频,我在心里默默地给这位妈妈点赞。
家里有宝宝的,这样的情况真的不少见。孩子不仅会在家里的墙壁上、沙发上、桌子上作画,甚至会在床单上、衣服上涂画。
遇到这样的情况,相信大部分妈妈的第一反应就是会马上进行制止。
所以,可能很多的“梵高”、“毕加索”就这么被扼杀在摇篮中了。
视频中的妈妈就采用了“先跟后带”的沟通方式。
那么,什么是沟通上的“先跟后带”呢?
顾名思义,就是我先跟着你的方向走,再把你带到我的方向来,也就是我先给你我的正向反馈,再说我想跟你说的事儿。
这是一种尊重,也是“同理心”的一种体现。
当然,最根本的是,首先要做到跟上对方的“情绪”。
好多时候,我们都喜欢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其实,就可以理解为,家首先是一个可以“接纳”、“包容”的港湾,而这个港湾,首先是“情绪”的港湾。
回头想想,我们跟孩子或者另外一半“吵架”的时候,往往就是没有先处理好情绪。
比如我家那位“钢铁直男”抱抱熊先生,以前如果我心情不好了,回家跟他叨叨的时候,这个人往往就咔咔咔地“就事论事”进行一番分析,然后“一二三四”的讲几条建议。
看着他一本正经、滔滔不绝的嘴脸,我往往气不打一处来,更上火了。
后来,我就直接告诉他,当我对他叨叨的时候,不是要他给我出主意,我想要的很简单,要么是一个“抱抱”,要么就是希望他能站在我这一边,不要讲道理。
虽然后来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情况:当我回家再叨叨这事儿那事儿的时候,人家就直接抛一句:“不干了,又不是养不起你!”
有时候还恶狠狠的补上一句:“反正也没见过你的工资!”
我一口老血差点儿喷出来,但是情绪就偃旗息鼓了。
且不说我一个独立自主的女强人,怎么可能稀罕他的“包养”,但在听到他说的时候,就觉得很过瘾,觉得他很MAN,觉得他是和我站在一起的。
接下来,等我开始没心没肺该吃吃该喝喝的时候,他再开启“唠叨”模式,讲的道理我就能听进去了。
那么,对于孩子也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先入为主的认为孩子做错了,需要“教育”,往往教育的效果并不好。
如果全过程,没有否定,没有打断,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对方身上,而是先“接纳”,跟上对方的情绪,告诉对方:我明白,我理解。
然后,再进行下一步沟通。
虽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是如果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对方的情绪,再进行同步,往往会有好的沟通效果。
你的角度,就是你的态度。
先感性,再理性。
只有共情,才能同频;只有同频,才能交流;只有交流,才会交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