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清醒今日看点慢成长
“别像那些怂包一样抱怨环境对自己不公” | 为什么我不想附和寒门

“别像那些怂包一样抱怨环境对自己不公” | 为什么我不想附和寒门

作者: 新世相 | 来源:发表于2017-07-07 11:59 被阅读1513次

当奋斗的人都开始担心奋斗没有用的时候,我们得认真聊聊寒门这个话题了。

不想再空谈“寒门再难出贵子”。刚好有两个互相映衬的例子,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

先聊中国的例子,“一个贫困生的十年”。

很简单的一个自述,昨天在我的朋友圈小范围刷了屏,作者是“振乾同学”,复旦大学的一个博士生。

开头第一句话写的是:昨天往银行存入400人民币,还清了本科时的助学贷款。所以你知道,这是一个寒门故事。

供不起大学的云南农村家庭;靠助学贷款读完大学;因为金钱的差距遭遇打击;因为两万块钱倍感压力。

结果是好的,或者说目前看来会是好的:读很好的大学;没有选择更容易的路;面对开阔的未来。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用了很多次“相信”和“坚信”。相信奋斗可以得到未来,相信有路可走。

另一处印象最深的是,“两次选择,都选了最难的路”。后面我会讲到,这一点,对于“寒门子弟来说”,或者说对那些倾向于认为“努力并不一定有用”的人来说,很不容易。

“振乾同学”拒绝接受我的访问。所以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出身寒门而对奋斗怀有强烈的信念。

别以为这很容易。导致寒门不容易出贵子的原因里,最重要的一条可能是:如果你已经相信即便努力了也很难成功,你会觉得干吗还要努力呢?

这句话摘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乡下人的悲歌》。这本书在川普当选美国总统后突然变成美国图书畅销榜的第一名,据说美国每个阶层的人都在读它,因为它“描述了美国下层白人到底在遭遇什么”。

作者J.D.万斯在一个无望、穷困的白人社区成长起来,最后从耶鲁法学院毕业,过着很优渥的生活。

他写这本书是“想让人们体会向上层流动的真实感受”。

也想让人们知道:对自己濒临放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会有人放弃自己;穷人的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出生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其实,无论是中国的“振乾同学”,还是美国的万斯,可能都确实只是从寒门摆脱出来的人。万斯不觉得自己现在特别成功,但他说:

我做的事虽然非常平凡,但大多数像我那样长大的孩子都做不到。

为什么是他们做到了?答案可以从万斯的《乡下人的悲歌》里找到。

《乡下人的悲歌》,开宗明义的两句话是:1,像我这样的“寒门”对未来更为悲观;2,这本书讲的是,在不利的条件下,人们是如何用最坏的方式来应对。

在整本书里,他描述了自己居住的美国白人社区从小到大的生存状况。除了经济萧条、工作稀缺、人们生活困苦又没有能力搬走等客观因素,他更多地讲述了人们心理的状态。

人们充满了对“不公”的愤怒。他们相信:成功要么靠的是运气好,比如生在富人家庭,要么只能靠天生的才能。“辛勤的努力”没有什么用处。

人们最常抨击的是:成功的人都沾了现有体制的便宜,那些勤劳的人根本得不到需要的帮助。

整个社区最大的溃败不只在于经济上,也在心理上,人们认为困境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摆脱。这种心态会互相影响。

比如,看到邻居家女儿的悲惨遭遇,他自己会问自己:“我自己的前途又将是怎样呢?”

万斯说:“如果你相信天道酬勤,你就会努力;如果你认为即使你尝试了也很难取得进步,那么你会觉得干吗还要尝试呢?”

人们不相信天道酬勤了。这是美国白人社区,以及相信“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寒门子弟们,碰到的共同问题。

万斯问了一个问题:

我们的生活,无论好坏,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环境,又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我们自己的决定?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同“寒门再难出贵子”,这本身又成为寒门再难出贵子的重要原因。因为人们开始相信,奋斗没用了。

对未来的悲观会让人倾向于选择近距离可以抓住的东西,而不是谋划现在看来没有什么用处但通向远大未来的东西。

感觉到“不公”本来就等于承认“所有事情都不是我能解决的”,会让人失去努力的意愿。

当对“环境”的抱怨变成主要心态时,这种抱怨对未来的破坏其实不小于环境本身。

“振乾同学”相信很多东西。万斯也是。虽然经历了很多挫折、沮丧,他都幸运地几次在濒临放弃努力时被拯救回来。他一直相信明天会更好。

看到很多关于“寒门贵子”的讨论。有一点是正确的:出身贫寒的人,无论如何都要付出更多努力来实现同样的生活。

但那些真正走出寒门的人靠的是什么,是运气吗?其实不是,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没有被摧毁的“对奋斗的信仰”。

万斯是幸运的。他的外公和外婆虽然也经历挫折,但一直对勤奋工作有着宗教般的虔诚,相信努力工作更重要,知道“生活就是一场斗争”。这种在当地很少见的家庭教育,对抗了其他人带来的影响,拯救了他。

“虽然他们那样的人成功的概率很小,但这绝不是失败的借口。”他写道,外婆对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千万别像那些怂包一样觉得现实对自己不利,你想做什么都能做到。”

按照定义,自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寒门子弟”。但为什么我不想为寒门唱悲歌?

不是“寒门”不存在,不是环境因素不在影响人。

人们在这个话题里忽视了一个同样致命的问题:对“寒门”强调的很多,但只强调“寒门”,却可能让人认为奋斗真的没有用。

奋斗当然不一定有用,但不奋斗一定是有害的。不管你是不是处在寒门,都一样。

无论是中国的“振乾同学”,还是美国的万斯,都不约而同提到一点:并不是说我们这类人比其他人更值得同情。

每个人都需要攀爬,都需要奋斗,要防止滑落,要追求更好。生在寒门可能是一种不幸,除此之外,你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事业失败,爱情受挫……

但不妨问问自己那个万斯提出的问题:

我们的生活,无论好坏,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我们自己的决定?

读后思考:

你的生活,有多大程度上归因于你自己的决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核燃料啦:出身寒门 ,实为无奈 。命运如此 ,何必纠结 。起点为寒门 ,但命运又没有把你一生钉在寒门的十字架上 ,寒门只是你未独立下的环境 ,一旦存在可独立的条件 ,先不想着改变家庭 ,改变自己方面谈何不容易 ,起码自己能够对自己负责了 ,自己不再是个体寒门了
  • 1704a5dcd182:勤奋、努力、奋斗,这样的品质不管能不能让我们出人头地,也不管是不是寒门,但我想至少都是有用的。寒门难出贵子并不是寒门绝对出不了贵子。奋不奋斗、努不努力确实是寒门子弟自己的事。但我想寒门之所以难出贵子,恰恰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寒门本身。想想一对学历是高中的农村夫妇抚养出来的孩子和两个见多识广的大学教授抚养出来的孩子,在性格、见识、思维方式、谈吐、人脉等等一系列的自身素质上会有多大的区别?而不仅仅是学习
  • 蝶叠落:你不知道了把,因为坑子的存在,你们才会读书用功努力而没有回报,没有收获。遇到坑子,你的生活就会变得付出没有回报,付出的成果都被坑子给掠夺抢走了,我写了篇文章,《坑子的套路我教你》远离渣男,教现在的女性怎样识别社会上的坑男渣男,让他们的坑人套路无法遁形,无处施展,这个世道就是教会我们在跟坑子斗争的同时学会揭穿坑子的害人伎俩和谋略,套路。让坑子的计谋不能得逞,我们的付出才能有回报。
  • 想当作家的追梦少年:😊😃😃😃🖕🖕🖕👍👍👍👍
  • 自由翱翔: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说,很多事情都在于与环境的互动,和你在哪一个圈子,以及你接触的人。这个确实容易被固化,走不出来,无法以开放的心态去看待一些事情,具体到微观层面,还是去广州的那次经历,虽然结局不太好,但是思维上转变了,能够以更理性的态度和思维去思考自己前进的方向了,虽然可能只是别人的起点
  • 912c87f0162c:只有相信,才可能去做。不相信,连去做的可能都没有,何谈改变?
  • 怀野:我一直觉得我们绝大多数只是普通人,什么时候都成了寒门?寒门在我印象里是三餐不继,衣食无着。是卖可怜还是自己给自己上锁?:pensive:
  • 我男神哇:寒门能否出贵子,与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
  • 95f600044394:努力不一定有用,但不努力一定没用。是怎样的心酸无奈啊。
  • 95f600044394:努力不一定有用,但不努力一定没用。是怎样的心酸无奈啊。
  • 乐泉:看了下标题,决定先把点赞奉上再细看👍生活要有希望不是吗?
  • 7fa17dddd213:如果因为自己是寒门就放弃努力,觉得努力也没有用的那些人,才是真正的寒门
  • 雪落重阳:不管是富门还是寒门,都需要勤奋努力拼搏,在努力的过程中让原有的状态更好。每个人出生于什么家庭是命运的安排,改变命运只能靠自己,寒门不努力难道是等着饿死,或者等着奇迹吗?成功是定义多种形式,用汗水拼搏让生活更美好就是成功。喊着努力没用的人就是给自己懒惰找借口。
  • 阿刚勇敢的心: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些人生在罗马
  • f4174c6eb507:寒门悲歌啊
  • 夕云不语:这个例子很好
  • 南方人不吃面:随波逐流的生活人人都会过,但是积极自律的人生才是毕生追求的,美好的,是需要倾尽全力去创造。

本文标题:“别像那些怂包一样抱怨环境对自己不公” | 为什么我不想附和寒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ul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