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人过三张,越发觉得时间宝贵。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被电子媒体切割和混杂了生活工作的空间。
而人又是一种社群动物,不论是同事同僚,还是亲朋好友,都少不了来来往往的沟通。
每个人看着越来越忙碌,时间对每个人就显得更加稀缺,它不可再生,不可重来。
基于这一认知,我便深刻感受到,有效的沟通,是对他人时间的起码尊重。
沟通方式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无外乎三种,语言,文字和图画(或者说是视觉)沟通。
首先,是语言沟通
有一个说法,两个人面对面沟通的时候,其实是六个人在沟通,真实的我,我以为的我,你以为的我,真实的你,你以为的你和我以为的你。
即使把肢体语言、表面微表情都算上,一个人从对方那里获得的信息,也不定能百分百还原当事人的真实意愿。
《跟任何人都聊得来》的作者贝克特尔,先后为世界500强企业进行过2500多场研讨沟通的讲座。在《跟》的序言里,贝克特尔提到了交谈之道的核心:真正在意对方,将对方放在你心上。
我们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同,在说话时会倾向于自己多说,担心说得不够、不明白,对方听不懂意思。可是沟通的一条铁律恰恰是,听比说更重要。
先通过听,满足对方倾诉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一些开放性或闭合式的问题,适时表达自己的观点,促使谈话融洽进行下去。初次见面、拜会客户/合作伙伴时,多听少说,往往收到更好效果。
需要主动表达的场合,例如阐述设计方案,与上司沟通工作进展、参加会议讨论,当闷葫芦就不合适了。从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角度来说,语言表达技巧甚是关键。
我们有时,会因为语言沟通问题,制造或身陷一些困局。
比如说话的人开会滔滔不绝,汇报长篇大论,但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或吚吚哑哑入题太慢。这等于自己在设置沟通障碍,受众get不到重点,便时常有如坐针毡之感。
据我观察,身边口头表达能力佳的人士,都有一个好习惯。他们在陈述情况时,会先用一小段精炼的话来概括大意。彩蛋和包袱可以有,时间允许的话,再择机抖出来。
人们并不会因为他们话语少,就质疑其专业资质和职业素养,反倒很佩服他们思维严谨缜密,几句话就能点透症结所在。
其次,是文字的沟通
正如骨骼清奇者,才是适合学武的天纵奇才。文字沟通,首重的是行文脉络清晰,一眼掠过去,大抵能看清层次和逻辑结构。如果自己脑子里都是浆糊,写出来的东西便不可能是清流。
因此列线性提纲也好,画思维导图也好,作者提笔写文章前,先得构思一个大纲。当然,诗歌散文之类的文体,兴许可以更随性一些。
再有,排版非常重要。
在简书写文章,我有个比较大的收获,是涉及文字性的输出场合,会考虑阅读者的视觉感受。
比如一段文字,如果篇幅过长,排版就多换行,想重点表达的话就加粗。
同样的做法,放到微信里也是可以的。
还有就是,要适当压抑“拽词“的冲动。这恰好是我们文字输出者,有时候明知又易犯的一个毛病。
已故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季老,不止写出了比较文学的多部专著,他的散文《留德十年》和《牛棚杂忆》,通俗的话信手拈来,一本正经又让人忍俊不禁,可见文学功底很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最后,是图画的沟通
和前面两条标配相比,视觉沟通算是个加分项。因为人天生对图画敏感,这种沟通方式便于梳理思路,代入感好、容易造成共鸣,在今后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我们多数人是很怵这种沟通方式的。七八零后们上中小学的时候,应试教育正大行其道,有多少人的美术课都打了水漂。
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一干人等的绘画信心严重受挫。毕竟,似乎只有画家和平面设计师们,才能把画玩的游刃有余。
其实不尽然,有句话叫一图抵千言,用简笔画同样能达到效果。
Bill Buxton的《用户体验草图设计工具手册》里,教人们在产品设计初期创意草稿,用户使用情境描述等场合使用草图。即使简单几笔的火柴小人,也可以有丰富的情绪表达。
又比如吴军博士的《数学之美》中,介绍语言起源时配的一幅插画,谈到假设有两个原始人发现一头熊怎么对话,“我们用石头打它”。寥寥数笔,生动有趣的故事跃然纸上。
图片来源:吴军《数学之美》不管采用何种沟通形式,目标均应是有效。伴随着人们对物理空间、知识、情感互联需求的不断增加,沟通,只会越加成为一项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能力。
它值得我们花一辈子的时间,去磨练和精进,值得我们去时时自问:我这样去沟通,对双方是有效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