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想法散文
从贫而谄到贫而乐一一《论语》思想分享

从贫而谄到贫而乐一一《论语》思想分享

作者: 平等如幻 | 来源:发表于2021-04-13 11:31 被阅读0次

一 贫而谄 。说到“谄媚”,我们总能联想到点头哈腰、唯唯诺诺的嘴脸以及小狗们摇尾乞怜的情景。对主人谄媚,就必然对下属欺压。小人物有没有下属统领。一种可悲的现象便诞生了——弱者欺压弱者,穷人劫掠穷人。小人自己日子穷,还要仰人鼻息,把自己节俭的物品贡献给领导上司。“损不足奉有余”就是这类人的生存之道吧。

人最大贫穷不是物质的贫困,也不是文化的贫困,而是灵魂深处人格的缺失。孔子把这种人归为贫中至贫这应不为过吧。

这种人最大的危险,就是富有!穷人咋富会让他们惊喜若狂,小人得志会让他们目空一切,作威作福。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也是他们人生中难以绕过的陷阱。

二 贫而怨 :这种人一边勤苦不歇的劳碌,一边怨天尤人,报怨上天不公,世间不平,叹息自己命运的不幸;当让这种人还会迁怒于富人,认为是富人抢了自己的饭碗,阻挡了自己幸福的路,仇恨富人是他一生难解的心结!深深的怨,绵长的恨成了他们心中的牢不可破的两扇门。富有对于这类来说,也是不小的风险。

三 贫而无怨。难!很难!孔子为此感慨,富而无骄倒是很容易。这可能是孔子在教学中得出的结论,富人比穷人要容易改变。如果真能做到贫而无怨,绝非凡人。多少有点君子甚至贤圣的气质了。屈原、贾谊、杜甫、李易安尚且不免,普通人更难做到了。无怨不能硬挺硬装,刻意压制心中的怨气与怒火,

这种人有骨气,不怨天尤人;自强不息,通过努力改变命运。一次次的跌倒,都化作坚韧。总有一天,会走出困境,天常常降大任于斯人!

不怨需要有宽广的胸怀,还需要有生命原理的认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有定力的人才可能不怨。一次孟子要拜见鲁候鲁平公,一个叫臧仓的奸臣进谗言阻挠接见孟子,孟子言“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吾不遇哉!”屈原如果懂这个道理,可能不会投江了吧。

四 贫而乐。不谄富,不怨天,不尤人诚然可贵,但活的并不幸福。有一种穷人非常厉害,不为境所累,人为人言所困,恶境恶怨,视而不见。他人富贵不渴不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世俗人以为不思进取,佛系人生云云……颜回、苏轼当之无愧。如果你见到一个整天乐呵呵的乞丐,那不是凡人,是世外高人!

再多说点,贫穷不要讨论节俭的美德,因为节俭是无可奈何,非内心品质。贫穷也不要谈论大方,吝啬是生活所迫。如果贫穷还能助人,那确实是天性的流露,心中自有洞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贫而谄到贫而乐一一《论语》思想分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iq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