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
年初开始,我就有了要换一份工作的想法。
最初,是为了逃避。
这份工作里虽然人际关系还算和谐,但是除了这一点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留恋的地方。那时候说要走,连我自己都说不清究竟是因为觉得这个坑太差,是我自己初入职场还不适应,还是自己和这份工作实在不匹配。
再加上那时的我经历一些风波,情绪很不稳定。朋友一句,“你有研究生学历啊,没必要在那种小公司做这样没意义的工作。”更是刺激了我,甚至一度让我有一种“不能辜负朋友的期待”的荒唐感觉。
但是,对于一个一毕业就转行的人,下一份工作要做什么,什么行业、什么岗位,几乎是没有概念的。只是觉得,运营是个不错的大方向,正好自己也算感兴趣,那就投运营岗吧。
公司规模大一点,待遇不差,肯“收留”我就走。当时我真得就是就是这么打算的。
现在回头看看,真得是万幸没有在那个时候遇到一个肯“收留”我的公司。
- 2 -
在接下去的三个月里(3-6月份),我拿着一份现在看起来异常粗糙的简历开始了我的求职之路。
那份简历,真得是low到了极点。既透着新人的一股子青涩味儿,又有着拙劣的装老成的痕迹。
套用智联的简历模板、生硬的语句、拼拼凑凑的工作内容,完全不知道是在表达什么。
朋友A说,“你XXX部分写得太少了,你可以写写你做的的项目啊!”
项目?什么项目?于是我硬是把工作里所有跟“项目”搭边的内容全都扯了过来。
我问,“我写的是不是太杂了?”
朋友B说,“没事,你现在这家公司是创业公司。小公司嘛,大家都懂的。你就多写点,说不定就能看到人家需要的。”
于是我极尽所能地在简历里覆盖我的种种工作内容。
没重点!没重点!没重点!
重大错误重复说三遍,希望朋友们能引以为戒!
- 3 -
偶尔收到几家面试,就调休去了。然而,进去了面试环节才是真正地尴尬开始。
HR问,“带简历了吗?” 我,“啊???”
因为毕业的时候都是跑校招,或者填公司提供的表格,从来没在意过去面试要带简历的事。
HR问,“有个人作品吗?” 我,“啊???”
因为那时候真得没有“作品”,被安排面试,最多看一下公司介绍就去了,从没想过多做准备。
HR问,“为什么要离职?” 我,“上家公司人太少了,我认为不利于个人发展。”
现在再看看这个回答,真得是觉得自己太傻太幼稚,并且还完整地把自己迷茫的状态展示了出来。
HR说,“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我,“贵司的薪资待遇怎样?”
薪资待遇不是不能问,而是对于一个职场菜鸟而言,真得是没有资格谈条件。况且,在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问这个问题,就等于一个愣头青刚刚认识女神就问人家“咱们什么时候结婚?”可笑至极。
……
还有很多类似的坑,一一被我踏了个遍。更可笑的是我竟浑然不知,自信地认为自己表现的沉着、大方。
- 4 -
至于岗位方面,前文我交代了那时的我对于“运营”根本没有完整的概念,基本是臆断。于是在面试的时候,当我发现不同公司的运营岗做的事竟然天差地别。
发现这个问题以后,我几乎是更茫然了。
运营岗具体是做什么的?不能肯定了。
运营岗适合我吗?更加不明确了。
运营岗能满足我对工作的期待吗?不但不知道,而且是更害怕了。
于是,带着对岗位的种种困惑,我冲动地参加了一期有关运营的线上课程。
现在看来,当初全凭直觉的选择竟然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一方面,我不仅明确了运营岗的工作范围,更了解了运营的工作思路;另一方面,我认识了一群从事运营工作的小伙伴,看看他们的状态,再看看大神的状态,基本就能够判断自己是否适合了。
但是,如果换了新工作,我会不会在“蜜月期”过后,重新会到颓废的状态?
带着种种疑惑,我又参加了一期职业规划的培训,初步掌握了一些职业规划的知识,对自己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这部分可以翻看我职业规划专辑的文章,此处不做赘述。)
有了这两段学习经历做铺垫,我已经比3个月前求职时的状态优化许多了,基本上圈定了自己的行业、岗位。
但是,彼时的状态也只能达到60分而已。了解自己不等于能好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了,尤其是在我发现符合自己定位的工作少之又少的时候。
- 5 -
如果说今年的第一段求职是全茫然状态,那么8月到10月初这一段,我基本是半茫然的。
前半段范围太窄,不敢投,没有面试机会。
后半段扩大范围,乱投。面试机会虽然多了,但是没有进行筛选,面试劳心劳力,却没有一家合适的。
不过,值得一提的一点进步是,我的简历优化出了2.0系列版本和3.0系列版本。在不断修改简历的过程中学会提炼重点,突出优势。对于普通公司采用通用版本,对于特别重视的公司有针对性地制作特别版本。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外观上,都比最初的版本进化太多了,优化后的简历也似乎提高了我进入面试环节的概率。
此外,因为面试的多了,加上自己探索了许多,慢慢能够发展面试中的一些套路了。
比如,HR一个看似与工作不相关的问题背后究竟是在问什么,离职原因怎么说,怎么回应大龄女青年的单身问题(虽然我并不认为自己大龄),如何巧妙地回应自己的短板……
但是,之所以只能得60分,是由于自己的心态还没有摆正。
面对大公司就把自己摆在很卑微的位置,而面对小公司是偶尔又会觉得屈才。
但是现在,我的心态逐渐趋向平和,觉得无论什么公司,跟个人都是合作的关系。你付出时间和精力,公司提供稳定的薪水。工作是在为了个人谋生和实现价值的同时为公司谋求利益,简言之就是为了实现共同发展。
- 6 -
总结来说,在今年的20多场面试中,前十场实现了探索,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后十场实现了优化,帮助我完善自己的简历、面试陈述和职业规划。
在面试中慢慢调整自己,秉持着找到85%满意即可的心态,公平地去协商。
正如这世上没有百分百恋人一样,基本也不存在100分的工作。找到一份85分的工作,然后调整自己、与之磨合,成就自己的事业,这才是成熟的职业态度。
目前我已经找到了我很满意的工作,正在为二面奋斗。于是希望写下自己在面试中慢慢“进化”的过程,既是为自己梳理,同时也希望能为求职攒点RP,更希望能对简友们有帮助。
这是我面试进化论的第一篇(心路篇),后续我会再写一篇我总结出来的干货,与大家共同探讨。
END.
网友评论
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