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学的第一天,老师就开始讲授中华十德:礼、智、仁、义、信、忠、孝、节、勇、和,孩子们总能饶有兴趣的全盘背诵给父母家人听。
岁月更迭,,孩子很快也懂得老子在这一章提出的观点,当人的精神境界从道到德,到德到,从仁到礼的时候,其实是一个在走向退化的过程,因此,应当及时返本归源,更加认识到天道和人德是共同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体系,道和德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德分为上德和下德,上德是指合乎道之精神的,是有广度有深度的,上德属于顺应自然无心为之;下德是合乎行为标准的,是外在的表面层次的,是顺应自然有心为之。道是客观规律,德是运用道产生的功能。
“处其实,不居其华”,说明老子重实际而轻形式,他认为得道之人理应舍弃形式化的虚华,追求内容的朴实,这种观点,时至今日,依然有着重的作用,似乎花拳绣腿这个词能概括一二。
几个月前的一场钢琴海选活动,三十分钟的才艺展示,十二名选手从五千三百六十七人中脱颖而出,细究这十二人,哪个每天练琴都要超过两小时,有得甚至达到五小时,视唱乐理每天从未间断过,这种枯燥乏味的反复的刻意练习成就了他们,人们以为他们是天才少年时,人们不懂得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荣誉和掌声背后,他们时常浸泡在汗水里挥洒音符,舞动出的已经不单单是乐曲,而是知识的力量,是精神世界的乐章。有人说艺考生文化课都不咋样,我想说,请收起有色眼镜,不是每个特长生都如你说的那般模样,真正的舞者向来都是内心足够强,真正热爱的人是为了追求参透一种精神一种思想在奋斗。说句题外话,如果为了考级而考级,你的艺术生学习不太好的说法就靠点谱了,因为这种算的上是有心为之,为考学能加分。
大道和道德都是无言无名的,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喜欢拿道德衡量任何事,生怕自己的行为不合乎道德,用善恶美丑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行为,似乎明白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真的是这样吗?
魏晋风流有载,说曹丕被曹操选为继承人,还没有称帝时,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死了,曹丕是王粲的好友参加了其葬礼,王粲下葬的时候,该曹丕悼词了,可他却说:“我们就不来那些虚套的啦,粲生前喜欢听驴叫,我们就每人学一次驴叫,来送送他吧。”于是葬礼上竟然想起了一片驴叫之声。
魏晋故事已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我们在对处事或者别人的行为进行判断时,没有必要一味用通常的眼光去衡量,这只是“下德”的表现,我们应该放开眼界,放大格局,从“上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摆脱惯性思维逻辑,大胆感受属于生命本身的东西,达到“道之自然”而无我的境界,不枉我们学习贯通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