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师兄嘱我分享一下《中庸别讲》前两讲的学习体会,说老实话,我比较喜欢这种师友“夹持”来助推学习。
用曾国藩的说法,就是“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余向来有无恒之弊,自此次写日课本子起,可保终身有恒矣。盖名师益友,重重夹持,能进不能退也。”
学习也好,运动也好,有时确实需要师友“夹持”来解决一个“恒”字,招呼一声,督促一下,使之“能进不能退”。
你要做分享,就必须不断地读书、重温、学习,看完一遍,再看一遍,直到学懂弄通。
于是,端午节三天假,我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在重点重温、学习《中庸别讲》这本书的前两讲。
其中,杨师对“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的解读另辟蹊径,着实令人耳目一新,读来顿开茅塞。
君子的“戒慎”、“恐惧”说的是一种敬畏的心态。这个本没什么。
杨师好就好在、高就高在对“所不睹”、“所不闻”的解读上。
我们通常理解,“所不睹”、“所不闻”就是在没有人看到、没有人听到的前提下,还能自律,还能“戒慎”、“恐惧”,这是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慎独,强调的是周遭环境、是场。
而杨师解读的“所不睹”、“所不闻”却是另一种状态,讲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在所没有看到的、没有听到的情况下,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能保持一种敬畏之心,谨慎、小心、认真地应对。而不是得过且过,能糊弄就糊弄。
如果是后者,你可能自以为很聪明,但要知道这只是小聪明,是老百姓所说的“浮精”。
就像有的孩子,把学习当作给老师学的、给家长学的,就是没有想到学习是给自己学的,是给自己的未来学的。平时爱耍些小聪明,自以为是,糊弄老师、糊弄家长,到头来恰恰是糊弄了自己。
因为“莫见(现)乎隐,莫显乎微”,这些微小的事情可能一时没被人注意、没被人发觉,可是一到考试就露馅了,就暴露出问题,不是这道题不会,就是那道题马虎丢分。就算一个阶段不考试、不检查,但是时间长了,别人还是能够看到的。
也许,这期间,你可能会有一些偶然的小成功,排名偶尔冒个尖,就沾沾自喜,错误地认为小聪明就是大智慧,那你就错了。如若不及时发现和立行立改,就要错上加错了。
你知道吗,史蒂芬∙茨威格在《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传记中,曾经写下这样一段话,“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非要等到吃苦头了,才认识到,也想明白了,那时候可能也就晚了三秋了。
而那些在“所不睹”、“所不闻”的状态下,依然能够保持敬畏、保持谨慎,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看似“拙”,看似“笨”,但足以能让人感受得到的,是这种踏踏实实的态度、精益求精的作风,一步一个脚印的,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细微之处见真功夫”,也是《易经》中所讲的“敬慎不败”啊。
2019.6.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