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的小台阶大使命

作者: 岁惜 | 来源:发表于2018-08-31 17:18 被阅读7次

          到了泰山如果不登玉皇顶不能算是登上了泰山,而到了南京如果不一睹中山陵的风采,也不能不说是件憾事。而有多少人到了中山陵却只受了登台阶的累,乘兴而来怏怏而去,觉得中山陵没什么好玩的对吗。中山陵从来都不是游乐场,它文化深厚,意义深远,就连让你叫苦不迭的台阶都有它的文化有它的意义。

            中山陵一所以共有392级台阶,共分为十段,从牌坊过后沿墓道前行拾阶而上到陵门是第一个平台,从陵门前行拾阶而上到碑亭是第二个平台,而从碑亭开始而迎面最雄伟的这部分台阶290级被分为八段,每段中间建有缓冲平台,这部分石阶是可以说是中山陵的一大特色。

            关于台阶,我是仔细去数过的,单言这八段,从碑亭而上到第一层平台是40级台阶,而后相继有四个31级台阶后到达新五层平台,再后三个平台的台阶数依次是30、42、54,到达祭堂前最后最高一层平台,加起来整整290级,整个台阶爬的愈高则愈陡,导游们会说这是让我们在爬台阶时感受到革命愈来愈困难,从而以感受孙中山先生之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这么听起来感觉特色还不够是不是?我们继续仔细体会,当我们走出碑亭,由下向上仰视,你会发现只见台阶,而看不见平台;但当我们走到台阶最高平台从上向下俯视,却是只见到平台,而不见了台阶。设计者构思之巧妙,另人惊叹!我们不知设计者本意如何,可这么巧妙的构思怎可没有深意?从下往上看是只见台阶不见平台,代表着革命的道路是艰难坎坷的,我们唯有不畏艰辛,努力攀登。而从下往上看是只见平台不见台阶,这代表着伟人的视野开阔,高瞻远瞩,大格局,大胸怀。而这八段平台之所以为八段也不知是设计巧合还是有意为之,上三层被寓意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而下面五层被寓意为五权宪法。突然就有了种肃然起敬之感。

            那么为什么石阶一共设了392级呢?很多都说是代表当时3亿9千2百万中国人,对此个人一直深表怀疑,那么动荡的年代户口薄查的如此精确,都到了百万级?我们南京现在有800多万人口,当时的全中国都统计到200万这样的数字了?非常离谱,但很多人都接受了这个说法,有些导游也是会这么说的。还有的说3代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92代表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92天,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中山陵是蒋介石主持搞的,孙中山去逝后,蒋介石北伐到上海,在南京建立政权,宁汉合流,张学良东北易帜等等,中国几乎统一。这样,中山陵的设计、招投标、建设等等均由蒋介石宏观把控。蒋介石在表达纪念孙中山时必须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体现孙中山的主义,二是要证明自己才是孙中山的正统继承者,而不是汪精卫,三是要乘机表彰自己统一中国的功劳。于是,才有了这个392级台阶。3代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9代表的是国民党与其他8个政党一起建设中华民国,这个就已经在表蒋介石自己的功劳了,2代表的更是赤裸裸地表白蒋介石的功劳了,即孙中山发动了第一次北伐,但未成功,而只有我蒋介石发动的第二次北伐才取得了成功。真是众说纷纭啊,我真能用呵呵表示我的心情,还有其它很多,甚至人们还在根据时事政情不停的将之赋予更多新的含义。

            但是大家应该知道的一个准确的信息是:对于392级台阶的寓意,作为工程设计者的吕彦直或者历史上关于陵寝建筑的有关官方文献上从未有过任何说法。又是一句呵呵了啊。

            不管设计之初是否赋予了这些毫无生命的台阶什么实际的含义,它都是一个伟大的设计,一直承载着历史赋予的使命,所谓人文人文,就是人类各种文化现象,可以是设计之初就存在的,也可也是后世赋予的,只要它能给我们带来新的理解新的认识新的启发,帮助我们解读历史,带给我们文化愉悦,都是可以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喜欢安静的竹心:读了你的文章,我想表达的是,不管是泰山,还是南京,对于旅游专业的我,都很向往。很用心的旅行,也很用心的记录,写得真好。

      本文标题:中山陵的小台阶大使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ke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