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关于岳飞与秦桧的谁是谁非,争论最先始于蒋介石与汪精卫之间。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1月29日汪精卫在和蒋介石在探讨应怎样应对“一·二八”事变时说:
南宋的秦桧遭到世人唾骂,但我觉得秦桧也是个好人。因为他在国家危亡关头,总要找出一个讲和的牺牲者,秦桧其实就扮演了这么一个角色,他用自己遭世人唾骂,换来当时的和平,使无辜生灵免遭涂炭之灾。照我看秦桧的救国与岳飞的抗敌,只是手段不同而已。
蒋介石怒色说道:
秦桧是地道的卖国贼,这是妇孺皆知,怎么能同岳飞相提并论呢?
同日在南京召开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后,蒋介石向报界发表谈话说:
余决心迁移政府。与日本长期作战,将来结果不良,必归罪于一人。然而两害相权,当取其轻,政府倘不迁移,随时受威胁,将来必做城下之盟。此害之大,远非一人获罪之比。余早有志牺牲个人,以救国家,他复向所惜哉!
随后蒋介石通电全国:
同胞惨遭蹂躏,国亡即在目前,凡有血气,宁能再忍?我十九路军将士即起为忠勇之自卫,我全军革命将士处此国亡种灭,患迫燃眉之时,皆应为国家争人格,为民族求生存,为革命尽责任,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决心,以与此破坏和平,蔑弃信心之暴日相周旋!中正与诸同志久共患难,今日虽在野,犹愿与诸将士誓同生死,尽我天职。
此后,蒋介石暗派第五军打着第十九路军的旗号协助第十九路军在上海共同抗战,日军在30多天的攻势中屡战屡败,四易其帅,数次增兵,死伤逾万,1932年3月3日在国联的调解下,被迫同意停战。
蒋介石与汪精卫争论的实质,展现了历史人物人格对于民国政治家的不同影响,而其影响力又直接折射于后来中国政治事态的发展中。
比较而言,汪精卫后来之所以当汉奸,组织南京伪国民政府(1940年3月—1945年),而蒋介石之所以能与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战,都与他们从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岳飞与秦桧的不同人格中)所汲取的不同文化力量有关。
岳母刺字 还我河山 卖国求荣01 部分相关资料
王曾瑜《岳飞新传》
清朝乾隆皇帝为使臣僚对自己尽忠,有意将岳飞渲染为对皇帝“愚忠”的楷模。他称赞岳飞“知有君而不知有身,知有君命而不知惜己命,知班师必为秦桧所搆,而君命在身,不敢久握重权于封疆之外”。
此段评论并不符合史实,岳飞为抗金成功,并未回避久握军权之嫌,绍兴十年班师时,他也未料想会遭秦桧的毒手。当然,给人印象最探者,还是《说岳全传》、戏曲之类的艺术虚构。如在清人钱彩的《说岳全传》中,岳飞死到临头,仍对宋高宗感恩戴德,忠心不二,他亲自捆缚企图造反的岳雲和张宪,引颈受戮。
其实,宋人尽管一般都肯定岳飞,却并未将他作为忠君道德的楷模,更无人认为他有今人所谓的“愚忠”思想。
理学集大成人物朱熹在肯定岳飞“忠勇”的同时,又认为岳飞“有些毛病”。“毛病”之一是“骄横”,“若论数将之才,则岳飞为胜,然飞亦横”。“岳飞较疏,高宗又忌之,遂为秦所诛”。“毛病”之二,是“恃才不自晦”,锋芒毕露,不行韬晦保身之计。
如今看来,朱熹的一些指责,倒恰好是岳飞的一些优点。例如他在绍兴七年愤慨辞职,绍兴十年违诏出师,说明他对皇帝并非是绝对服从,而毫无怨尤。
注:王曾瑜先生的史料引用体例做的更好,适合作为岳飞相关史料索引的入门工具书。
龚延明《岳飞评传》
龚延明先生的评传中有这么几篇是《岳飞新传》没有的:
《论岳飞忠孝观》、《论岳飞的军事思想》、《满江红及其文学影响》、《南宋以后至建国后对岳飞的平反和纪念》、《岳飞生平大事年表》、《岳飞平反昭雪后的官衔》、《岳飞仕履编年与考释》等篇章,这些也是全面了解岳飞不可或缺的部分。
邓广铭《岳飞传》
王曾瑜先生一直坚持处死岳飞肯定是赵构授意秦桧干的,但从证据上看,邓广铭先生提出的“秦桧先斩后奏”说可能更加有利,邓先生认为秦桧是金国在南宋的代理人、秦桧“挟虏势以要君”,邓先生《岳飞传》有如下章节:
《秦桧是杀害岳飞的元凶》、《驳“区区一桧何能说”》
02 简书精选文章
《宋词中的成语35丨岳飞之“仰天长啸”:上意岂能违,有功就有罪!(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