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这一章,通过鲁哀公和孔子的问答,孔子称赞了颜回的好学。前面我们已经学到过,孔子认为好学精神很重要,他就很自信自己的好学精神。对于和自己一样,极为好学的学生颜回,孔子十分赞赏。在他看来,弟子中,只有颜回是真正的好学,再没有第二个好学的学生,因此,颜回早死,孔子很悲伤。
颜回,是孔门四科里的十哲,德行十分高尚。在《论语》里面,有关颜回的有24章,孔子对他从来都是有褒无贬,只有称赞表扬,从未批评贬损过他。我想,如果问孔子,弟子中谁是“三好”学生,孔子的回答必须是颜回无疑。只是,“好人不长寿”,他死得早,有人说他三十一,至迟四十一岁就死亡了,寿不大。弟子早于师父死亡,颇有白发人头黑发人的味道,这怎么不令孔子悲伤呢?
颜回,给我的感觉,他就是一个一门心思扑在德行学问上的人,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界。在《论语》中,他和师父的互动并不多,除“各言其志”章外,很少有他的言行的,其余的都是师父孔子对他的称赞。可以说,他是一个“讷于言”的人,这一点,孔子很欣赏。第二,他是一个“贫而乐”的人,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对他的称赞,溢于言表。其三,本章里,孔子说他“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于人,错误不重犯,可见,他的德行很高,为人治学十分严谨。这也是孔子喜欢他的原因。
颜回,处处按师父的教育去做人求学处事,是孔子眼里的最优秀的学生,只是,不幸早夭,做师父的怎么能不伤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