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顺其自然
浅讲《道德经》【老子·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翻译】那完善至极的,看起来却好像欠缺的样子,然而永不败坏。那丰盈四溢的,看起来 却好像虚无的样子,然而用之无穷。最正直的好像弯曲,最聪明的好像愚拙,最善辩的好象口讷。安静胜于躁动,一如寒冷抵御炎热。唯有清静,是天下的正道。
道与德之前是德在先,道在后,后经由王弼修正为道在前,德在后。无道者,德不长久。
顺其自然,不能顺其自然的东西必是逆道而为。就像季节变换,时间前进,这种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能被生产的发展而改变。这即顺木之天,顺道而为。不能图一时的便利和快捷,而造成长久的危难和惩罚。道与德息息相生,不可或缺,符合道义和品德的事情才能一直支持去做。
《老子道德经》道经37章,德经44章,天地六合,余1,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话语不多,实是老子对于自我的剖析,对于自我言语价值的总结,对于大道理的言语简练的概括。
反观这句话,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方法,讲出了关于世界天地的感悟,来自于《易经》的感悟。一生天地,老子用自己的语言去论证自己的道理。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即道应该是顺其自然的,但是有时确是可以达到任何事情的。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能够顺其自然就不要任意去改变,万物就会自我改化,自我化育。
即顺其自然,轻易挑出事物在平静的状态之下的波澜,化包含合理的还有不合理的东西,应该交给事物本身来自我调节。外界的插曲对于人的影响有自然而然的东西,而有些也不是顺应道理的。
中国的传统教育提倡教化,意思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指导,改变认知还有疑惑。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自我化育,把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彻彻底底的社会人,就是一个自我剖析,改变自身,恶补学习和体悟能力的一个过程,《道德经》不是口耳之教,是一门国学,是一门需要及时和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学科。如勺子,用来盛装食物,我们吸收精华的部分,舍弃糟粕,得到进步和精神上的自由,大道若缺。
讲到树,讲到朴素,讲到返璞归真,素绢和朴树两个物本质朴素,没有花哨的方面,但是价值却很实际,这反映了君子,外表表面朴实无华,但是却内藏锦绣。即君子不器,有自己的欲望和想法,有自己的发展前途和方法,不应该顺着容器的形状改变自己。
素,su,从生从糸(mi)。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本义是"本色的生帛"。由于生帛较粗,易下垂,所以甲骨文和小篆的"素"字都表示了这一点。引申本色、白色、本质、质朴等义。①本色;白色:素服|素丝。②颜色单纯;不华丽:朴素|素净|素雅。③蔬菜、瓜果类食物,跟" 荤 " 相对:素食|素菜|素油。④本来的;原有的:素质|素性。⑤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元素|因素|要素|维生素。⑥平时;向来:平素,素来,素不相识。5具有。6书信。7姓。
朴树多生于平原耐荫处;散生于平原及低山区,村落附近习见。多生于路旁、山坡、林缘,海拔100-1500米。喜光,适温暖湿润气候,适生于肥沃平坦之地。对土壤要求不严,有一定耐干旱能力,亦耐水湿及瘠薄土壤,适应力较强。
道家哲学,逆过即是顺,自然以千姿百态存于一切万事万物,是故人常以体自然、用自然、最后归复于自然,夏侯玄曰:"天地以自然运,圣人以自然用。自然者,道也。道本无名,故老氏曰:强为之名。"
网友评论
建议排版再漂亮一些,原著和解读区分开,比如加框,字体加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