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学学习

作者: 贪玩 | 来源:发表于2023-08-27 18:08 被阅读0次

    一年陪伴营学习的最后一个篇章是明清文学。明清文学份额最大的当属小说了,我国的古典小说在这时期达到了巅峰。

    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这期间,资本主义思想有了一些萌芽,并在历史进程中有过不少实践尝试,无论成败,这都是历史的进步。

    在明代,手工业从以往的官家管控,逐渐发展到市民阶层,有的地方还有了工厂,有了工人,到了清代,资产阶级的思潮更是曾经推动过一些规模很大的变革运动。所有这些过程承载着社会的经济体量在持续地增长。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文艺更加深入社会底层,人民通过听书、看戏等方式更广泛地参与到社会文化之中。由此明清文学一个比较显著的变化就是,文学作品更加的世俗化,更加接近普通百姓,文学作品中记录或者说塑造的形象,普通百姓更容易接受。加之印刷业在明朝开始的蓬勃发展,文学作品传播的范围不像以往朝代主要集中在统治阶级和文人圈子,而是向着更加广阔的平民百姓中延申了。

    虽然朱元璋、康雍乾都曾大兴文字狱,很多人因文字获罪,但是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文学的繁荣和发展是个别人无法阻挡的。

    明清文学作品中,成就最高的无疑是小说了,明清小说也攀登上了可以和唐诗、宋词、元曲并驾齐驱的高峰,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又一段的辉煌。明清时代产生了大量优秀经典的小说,明代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牡丹亭》,清代的《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长生殿》《桃花扇》等将永远在中华文学的殿堂中熠熠生辉。(注:《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属于戏剧,它们跟元代的《西厢记》一起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名剧)。

    对于史传的记载,在列朝列代一直有着悠久的传统。明代初期的小说家们,一方面从史传记载中获得了大量的史实输入,同时又结合民间传说,潜移默化地从这些史传和传说中构建着自己创作。《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都有历史传记很深的影子。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它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它跟历史的重合度非常高,主要的政治集团、主要的人物、主要的战争跟史实都是一致的,它又着重在人物、言辞、行为等方面依据塑造角色的需要,增加大量的虚构的细节描写,使得文学性更强。一部三国演义,塑造了无数的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这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重要特点:在大面上跟历史一致,在细节上虚构丰富人物形象。

    《水浒传》是历史英雄传奇小说,它也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但是水浒中的人物更多的是虚构的,水泊梁山108条好汉,据说只有36个可能是真有其人,其他都是虚构的。这是历史英雄传奇小说的特点:有历史属性,但虚构成分更多。

    这几部经典成书的过程中,大量地吸收了以往的一些历史文献、志人传记、民间传说等,再在作者无与伦比的故事架构下,把人物、情节、性格、事件等组装起来的。就三国来说,我最佩服的是罗先生这个小说逻辑整体架构的能力,那么多人,那么多事,那么多心思,那么多情感,在这部著作里显得那样地行云流水,水到渠成,情节的发展中,各种人的话语、行为、情绪、情感、思想都让人觉着就应该是这样的。就水浒来说,虽然它在整体上的章节之间并没有那么多必须的衔接,围绕一个好汉或者几个好汉的故事,对另外好汉的故事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他们这些人的故事全部串起来,就勾勒出了北宋末年那个时代整体形貌,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应该又是另一种架构能力。

    明代小说很多都是这样依托已有传记或传说的素材整理形成的,而他们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成就,这种有了素材,如何构建小说整体框架,先后布局情节,形成整体逻辑的能力,是我最为向往的。

    接着三国和水浒,在明晚期还有很多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新列国志》《北宋志传》,北宋志传主要讲的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杨家将的故事。

    《西游记》是第一部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也是依赖于流传了很久的各种民间传说、书籍、历史记载加工整理而来的,据说传说的时间有九百年之久。它成书应该是在明朝中页,明朝有个特点,宦官相当牛逼,宦官政治几乎贯穿了整个明朝的历史,不巧的是,好的宦官并不多,于是宦官治下,社会政治的黑暗性非常严重。明朝对道教也很推崇,道教的掌门人跟宦官合起伙来搞,就更加让人心中意难平,这些人中就包括了吴承恩。

    于是老吴就想通过这部《西游记》来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抨击统治者的腐朽,反映老百姓的疾苦,就通过这部神魔小说来反应吧,更重要的,通过对孙悟空哥几个的历尽艰辛、不畏强权的反抗精神的歌颂,反映人民对黑暗和强权的斗争精神。

    也许是无心插柳,前几年,国内项目管理圈子中,对唐僧师徒在执行取经这个大项目的过程,有了非常多的深入研究。各种对比看下来,什么范围管理,什么风险管理,什么质量管理,什么沟通管理,西游记一应俱全,而且全是项目管理实战,原来PMBOK是抽象化翻译了西游记啊。吴承恩老师可以说是现代项目管理的鼻祖了吧!

    接着《西游记》深远的影响力,明代还有不少神魔演义小说,比较出名的有《封神演义》《八仙出处东游记传》等。

    明代的《金瓶梅》将文学创造推向了又一个高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等,都可以说是作者在众多素材输入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整合加工形成的。而《金瓶梅》则是由作家独立构思创作出来了,它从水浒故事武松杀嫂这一个小情节入手,展开了一幅描绘人间百态的凡人故事。它开启了小说史上独立创作的新篇章,是文学史的一大飞跃。

    据说《红楼梦》出现之前,《金瓶梅》是和三国、水浒以及西游记一起被称为四大奇书的,只是后来由于金瓶梅中过于露骨的文字被屡屡列为禁书,不宜大力推广,才没能入围。

    《金瓶梅》作为世情小说,描摹世态人情,它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家庭生活的小说。它所描写的对象从帝王将相、从英雄传奇、从神魔传说,回落到了真正的社会现实中的人物,这是中国小说史发展的一大飞跃。它以西门庆这么一个破落户财主为人物中心,通过他的种种恶迹,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人性险恶等丑恶和黑暗揭露得淋漓尽致。

    明代文学界还有个必须得记住的人物,冯梦龙,他非常看重通俗文学,以往很多文人认为俗文学,难登大雅之堂,冯梦龙则认为通俗文学是“民间性情之响”,“天地间自然之文”,是真情的流露,他的文学主张也以求真、易懂为核心观点,他认为文学作品中,事情可以是虚构的,但是得合情合理,这样才能为人们所接受,也许这就是今天说的,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吧。他的进步的文学思想和他在通俗文学方面的大量搜集、整理和刊行等工作,使得他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然他的代表作也是大名鼎鼎三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

    相对于明代小说创作大部分是依赖于世代积累性作品的基础上开展的再创作,清代的创作更多是作者有意创作的,通过作者独立构思、设计并创作的。这类作品对社会的剖析更加深入,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更具有新的特色。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用了近四十年时间,创作的四百九十多篇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字,因为作品中大多数狐鬼神怪的故事,因此取名志异。当时社会上对精神思想上的控制,很重,揭露社会黑暗的文字是风险极大的,于是蒲松龄将他的诉求转由那些虚构的神仙鬼狐来演绎。

    《聊斋志异》继承志怪小说、传奇小说的传统,又吸收古文、白话小说的优长,把文言小说的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峰。

    《聊斋志异》大多以花妖狐鬼为主人公,借助蒲先生奇妙丰富的想象,勾勒除了幻域中的种种离奇莫测的故事和情感,所有这些内容看起来似乎怪诞,但是却又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比如稍前流行的刀郎的“罗刹海市”,创作背景就是借鉴了聊斋中的一个故事,原著故事讲有个叫马骥的,在海上飘到一个大罗刹国,这里人们“愈丑愈以为美,其美之极者为上卿”,马骥“以煤涂面作张飞,主人以为美”。也是形象地揭露了现实社会中有以丑为美的情形。类似聊斋故事的,在当时也有很多同类的创作,但是聊斋在故事中角色塑造上,细致入微,又符合人情常理,使读者读来更容易有一种真实感,因为细节描写太真实,太人性化了。这是聊斋的又一大的特色。聊斋塑造了多种类型的人物形象,最大贡献在于描绘出一系列妇女的形象,在塑造这些形象的同时,每个故事都是情节曲折,避免平铺直叙,虚实结合,结构严谨。《聊斋志异》用古文写成,它继承了古代散文的传统并有所创造。驱遣古人现成典故语句而运转自如;吸收民间方言俗语入文,十分生动活泼。因此,语言极富形象性和表现力,能够比较好地表达出思想内容

    《儒林外史》是一部卓越的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跟冯梦龙一样,也是个叛逆“少年”,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儒林外史》书中主人公的时代背景是明朝中叶,但是实际写的就是清朝的事情,书中各人各事大都有真人真事作为基础,在吴先生的艺术加工下形成的。《儒林外史》最主要的成就是它描写了社会中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尖锐地讽刺与抨击了那些利欲熏心、热衷于功名的学子;不学无术、趋炎附势的名流;敲骨吸髓、贪婪成性的达官猾吏;蛮横狡诈、鱼肉乡里的土豪劣绅;以及一些道德堕落、到处招摇的骗子们,从而深刻地揭露了清代社会种种丑恶的现实,特别是抨击了科举制度对人们精神的麻醉。

    《儒林外史》全是普通口语,语言准确、生动、洗练,富于形象性,表现力强。我觉着这类文字,能令读者读起来很容易产生一种代入感,把读者自己放到那个故事中,作为一个旁人来观摩主人公的种种表演,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大巧不共,重剑无锋吧。

    《儒林外史》的结构,独具特点。全书没有连贯全书的主要人物与中心事件。书中常以一回或数回,自成一环,环环相扣,情节互相转移,人物各有起落。这样的结构,具有短篇与长篇的特长,成为一种独创的文学形式

    《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

    注:文中所有标准粗体段落文字均为摘抄,均摘抄自《中国文学史纲·明清文学(第四版)》,大部分内容借鉴于本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清文学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rw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