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学习笔记:这章是孔子自述学习、成就的过程、次第。隐圣同凡,劝人勤学。
第一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这是什么意思,首先是十五,而不是十四或十六。古代,八岁上小学,小学以学进退洒扫应对、礼仪规范、御射筹算等。见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然后满十五岁就进入大学。那其二,“志于学“是学什么呢?这个明白了,就又回过去可以解释学而第一篇,学而时习之是学什么的了。朱子在《集注》里讲,“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心之所之谓之志。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心之所向为志,而志在学,学什么呢,即《大学》的大学之道。大,即大人、圣人。所以志于学圣人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具体经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是大学之道。
孔子十五岁就有这样的志向,希望明明德于天下。也就是真正成为圣人,帮助社会、帮助大众一同明明德、止至善,使天下大同,世界和谐。既然发了这样的志向,念念都在此,绝没有退心、绝没有厌足。而其实孔子在十五岁之前,孩童时代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史记•孔子世家》里讲,“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俎”是祭祀时放肉的几案,小桌子;“豆”是祭祀时盛干肉类食物的器皿;“陈”是摆设,摆设这些祭祀的礼器;“设礼容”是学习祭祀的礼仪,学祭礼。所以,孔子童年的时候就很好学,不像别的孩子那样疯玩,玩也要学礼仪。而且他小时候就敬慕周公,希望做梦能梦到周公,在梦里听周公当面的教诲。为此,很小的时候,在他娘亲的帮助下,一个人去太庙住了一晚。据说那天真的梦到了周公。
所以,我们对照下孔子,就明白,为什么圣人是圣人了。差距就在于圣人一开始就想成为圣人,而我们一开始就只想做凡夫。差别只在一个字,“志”。而且圣人的志是真真切切的,不是敷衍耳目的,也不是装出来给人看,说出来给人听的。内心里真正生起这个志向,所以学习就很认真、很努力、很刻苦。“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于学是学圣学贤第一步。你立志了吗?立圣贤志了吗?
第二句,“三十而立”。
孔子从志于学开始,一学就是十五年。然后达到了“三十而立”。那这个“立”立的是什么呢?李炳南老先生引用皇侃注梳讲,“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所学经业”,经是经典,业是圣贤人的事业,也就是道德学问,到了三十岁已经成立了。立就是学有根底了,有力了。有了根有了力,就不会为外力所动摇,就好像一颗大树,在十五岁志于学的时候,还是小树苗,等他长到三十岁了,根深了,枝干也粗了、壮了。禁得起外面风雨的考验。这是三十而立。简单地讲,他学成了,可以毕业、出山了。那反观我们自身,能否三十而立了。内心有没有形成关于这个世界、社会、家庭、事业、人生方向、人际相处、修身成长等世间方方面面系统而正确的思维体系、价值观了,并且能真正的坚守,真正立的住了吗?
第三句,“四十而不惑”。
意思是到了四十岁就进入不惑之年。“不惑”,西汉大儒孔安国注解说,就是不疑惑。孔安国是孔子的后裔,应该是第十一世。不惑就是不迷惑,没有什么可疑惑,就是样样都明了了。而近代大儒程树德先生在《论语集释》中讲,“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志后者,何也。”他问的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立的前提条件是不惑。自己不疑惑了,能真正立。如果自己的心里还有疑惑,肯定会受外力动摇。怎么能说立?为什么孔子讲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立在不惑之先,而不在之后,这是什么原因?“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这个回答非常好,出自《论语》。孔子说,可以立,什么叫立?“立,守经也”。立,是已经找到了标准,标准是什么?是经。经是圣人的教诲,是我们立身处世的行为标准,标准是什么?是经。经是圣人的教诲,是我们立身处世的行为标准,我们要守住这个标准,这叫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违背这个标准,才能守得住,才能立得起来。
“不惑,达权也”,达权是遇事能够行权,善巧方便,在这样的境界中就比立更高,立是什么?“可则可,不可则不可”。这是很讲原则的。可以做的就做,不可以做的就不做。有个硬性的标准。但是达权是“无可,无不可”,他没有执着,没有成见。能做到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是行权方便,比立的境界要高。所以孔子讲“可与立,未可与权”。我们跟一个人相处,这个人他能够讲究原则很好,但是未必我们跟他相处的时候,他能够做到行权方便,不知权变之道,这就不能称为不惑。
孔子讲自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立在不惑之前。行权方便的前提是他要能立,如果没有立就在行权方便,根基不稳就学随缘居,就不是随缘变了,就会随缘随着变,没有根基,就是古德讲的,“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他的行权方便变成了下流,变成了祸害,为什么?因为他没立。所以立是前提、是基础。
第四句,“五十而知天命”。
首先,什么是天命。
天命,顾名思义,本义是指上天的命令,以及上天主宰之下人的命运。中国历史上主要有两种天命观。一种是殷商时代的尊天敬鬼的“天命观”;一种是周朝开始的以德配天的“天命观”。
殷商时代,“问卜于天”几乎涵盖了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大事小事,上至祭祀、征伐、婚丧,下至生育、疾病、出行,不管进行什么行动,都要占卜询问一下上天的意见,然后再决定何去何从。所以,人们相信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个看不见的上天决定的。而这个看不见的上天也即商代所崇拜的对象是谁呢。 商代的神灵崇拜和原始人对自然神的本能敬畏不同,崇拜对象已经具体到“天”、“帝”和祖先的亡灵。既然祖先神已经和“天”、“ 帝”在神格上合而为一,地上的人和天上的神,自然就有血缘联系了。所以,上天把统治大地的权力归于商王(商纣王),不但是必须的,而且是不可更改的,难道老祖宗不庇佑自己的后人,反而去庇佑别人么? 所以,当时就有一种观念,认为商王是上帝的“元子”。而商王对于自己的统治,也有这绝对的自信,他们认为,上天不会剥夺去后代子孙统治天下的权力。
然而,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会合诸侯,渡过孟津,讨伐纣王。双方在牧野大战,纣王军队倒戈,大败。纣王退回都城,在鹿台放火烧死了自己,商这个雄踞东亚大陆五六百年的王朝就此结束。同时商朝的天命观也被打破,周人发展了新的天命观,即上天不偏爱任何一人,选择谁来统治大地,是看“德”而定,简单说,谁有德行,上天就支持谁,这叫“以德配天”。“惟不敬厥德, 乃早坠厥命。 有殷受天命,……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周书·召诰》)商纣王因“不敬厥德”导致商朝的最终灭亡,周代先王“克明德慎罚”,所以才能取代商朝成为天命所归。“德” 成为能否获得上天庇佑和天命是否转移的关键和依据,敬德与否已经成为一个朝代统治长治久安的标准。
从传世和地下出土的文献资料来看,西周天命观中的“敬德”包括两个层面: 一方面指统治者的私德修养,另一方面包括社会统治治理方面(即德政)。与夏朝的神秘论和商朝的血缘庇佑说相比,西周天命观有明显的不同, 上天的庇佑不再虚无缥缈, 而是可以通过人为的主观因素加以改变。统治阶层可以通“敬德”的方式来获得上天庇佑,保障其统治的长治久安。因此,依照西周“天命”思想,“有德”或“敬德”关系到是否能够获得上天庇护及统治的延续。
如在《中庸》中就有这种天命观的论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后面还引用《诗经》,“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孔子奠定的儒家思想是从周文化发展而来,并延续到后续的儒家文化中。孔子从尊重天命的观点出发,认识到仁德是天命的体现,从而把履践仁德和敬畏天命结合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孔子主张应该关注人事,只要践行仁德就是顺应天命,就会获得上天的庇佑。如:“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上述天命观念在政治上的反映,即通过内圣(修己)达到外王(治人)的目的。
孟子的天命思想则又前进了一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对春秋时期天命思想的一种总结和提升,把统治阶层意识形态中“先民后神”改换为“民—社稷—君”,进一步淡化了神权, 将民提升到君主和江山社稷之上,把“重民”视为国家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孔孟的“仁”政思想中宽以待民,施以恩惠,争取民心,省刑罚,薄税敛等内容则是在统治中实施上述天命思想的具体措施。
所以,通过上述这些研究资料的学习,我们可以大概了解什么是天命了。天命首先是一种天道的意志,天道的意志也是宇宙的规律。天道要庇护谁,统治能否延续。孔子继续的是周以德配天的天命观,上天庇护谁,不是神灵鬼神决定,而是看其德行是否与天相配,也就是有自己决定。谁的德行与天相配,天命就给谁,最早讲受天命的都是指帝王,同时也是圣人,即圣王,如文王、武王。他们承受天命来替天庇佑百姓,因为德行最高。而后来帝王越来越荒淫无道,能承接天命的只能是如孔子、孟子这样的圣人、师者了。如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第三策》中讲,“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而无论是圣王还是圣人,他们受天之命,皆为保佑天下人。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中注: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
而更进一步,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命不仅仅只是一种外在体现出来的上天的庇佑和让谁继续替天来管理天下等天赋的命、天的命令方面的理解。“德配于天”,能接受天命的人也是内在心性的一种圆满觉醒,其德可与天配,什么人,唯有圣人。所以“天命”包含了内与外、体与用。内是体是性,即内圣,内在的心性与天一样,是孔子所说仁德的最高实现。外是用是相,即外王,在帝王则为圣王,如尧舜禹、文王、武王等。在师则为圣人,圣贤,如孔孟。内在的性是一,性德配于天,并且人人都有,如孟子说,“前圣后圣其揆一也”。只是圣人已经觉醒,完全能“率性之谓道”。凡夫还未觉醒。圣人觉醒后必受天命,“大德者必受命”。而外在的用,受命于天的形式不仅仅只是成为天子,统治者,也可以如孔子这样替天行道的师者。
所以,我们现在再来理解,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是什么意思了。这里的知是知行合一的知,而不是知识层面的知道。知行合一,内外合一。心性与德行上已经能配天之德,配天命,而自然“必受命于天”,同时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替天宣化,替天爱民。这不是一种打鸡血的口号,是自然的成为天命,受天之命,忠天之事。这是一种清清楚楚的觉醒、明了。如孔子59岁周游列国到宋国,遭桓魋报复欺害,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这就是知天命的力量。知天命者必受天命的护佑,这不是一种迷信,是一种自信,邪不压正,勇者无惧,浩然之气与天可参,桓魋这样的小人又有何惧。他的使命不完成,上天是不会让他离开世间的。
于是,我们看到孔子周游列国传播仁爱思想,一刻不停止。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传圣教。他的思想传了2000多年了,至今还在照耀着我们。“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果没有孔子的庇佑,也许我们还在愚昧颠倒的黑暗之中,不知天理人道,胡作妄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便是天命,便是孔子的使命,他做到了。
然知天命是否只有圣贤,非也,孟子说,“人人皆可成尧舜”。孔子告诉我们他的这个成圣次第,就是勉励我们立志勤学,也能一生成就。所以,我们先闻天命,然后为自己立这个命,相信自己本不是凡夫,是误做了凡夫,此刻真立志成圣贤,如孟子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然后最终也能到达“知天命”的境界。
让我们沿着圣贤的脚步,继承圣人的遗志,将照亮世间的“薪火”延续下去。
第六句,六十而耳顺,第七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则篇幅有限,二则这是圣人留下的实修的路径。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求本务实。先从前面五步开始吧。
学修思考:
(1)“十五志于学”您真的立志了吗?志于圣学了吗?
(2)“三十而立”有没有形成关于这个世界、社会、家庭、事业、人生方向、人际相处、修身成长等世间方方面面系统而正确的思维体系、价值观了,并且能真正的坚守,真正立的住了吗?
(3)“四十而不惑”,您现在的无惑了吗?如果没有达到无惑,谈谈您现在的惑是什么?并尝试彼此用所学相互解惑。
(4)“五十而知天命”,谈谈您对天命的理解。以及孔子的一生所作,对您有什么触动和启发。
妙行2020.9.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