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唐诗打卡读书古体诗
唐诗打卡第二十一天:登浮图起事佛意

唐诗打卡第二十一天:登浮图起事佛意

作者: 海飞廉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14:43 被阅读7次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注】慈恩寺浮图:即今西安市的大雁塔。

    岑cén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於成都。

    五陵:指汉代五个帝王的陵墓,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及昭帝平陵。

    净理:佛家的清净之理。  

    胜因:佛教因果报应中的极好的善因。

    觉道:佛教的达到消除一切欲念和物我相忘的大觉之道。

    海飞廉摄

    【译】宝塔宛如平地涌出,孤高巍峨耸入天宫。  

    登上去像走出人间,蹬踏梯道盘旋空中。  

    高峻突出镇定神州,峥嵘胜过鬼斧神工。  

    四角伸展挡住白日,七层紧紧连着苍穹。  

    下看飞鸟屈指可数,俯听山风呼啸迅猛。  

    山连山如波涛起伏,汹涌澎湃奔流向东。  

    青槐夹着笔直驰道,楼台宫殿何等玲珑。  

    秋天秀色从西而来,苍苍茫茫弥漫关中。  

    长安城北汉代五陵,万古千秋一派青葱。  

    清净佛理完全领悟,善因素来为人信从。  

    立誓归隐辞官而去,信奉佛道其乐无穷。

    【析】公元752年(唐天宝十一年)秋,岑参自安西回京述职,相邀高适、薛据、杜甫、储光羲等同僚诗友,出城郊游,来到慈恩寺,见宝塔巍峨俊逸,拾级而上,触景生情,遂吟诗唱和以助兴。慈恩寺是唐高宗作太子时为他母亲而建,故称“慈恩”,建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塔是玄奘在永徽三年(652)建的,称大雁塔,共有六层。大足元年(701)改建,增高为七层,在今西安市东南。

    这首诗是写登佛塔回望景物,望而生发,忽悟佛理,决意辞官学佛,以求济世,暗寓对国是无可奈何的情怀。首二句写未登之前仰望全塔;三、四句写登塔;五至八句写塔之高耸雄峻。九、十句写由上俯看;十一至十八句,写在塔顶向东南西北各方所见的景物。最后四句写忽悟“净理”,甚至想“挂冠”而去。诗在描摹大雁塔的巍峨高大方面,可谓匠心独运。“如涌出”、“耸天宫”、“碍白日”、“摩苍穹”等等,语语惊人,令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不禁为之惊叹。

    【评】岑参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此诗的雄奇大气,已可作略窥。

    但就大多人而言,最著名的还是他的边塞诗。对于《唐诗三百首》,我已经无法吐槽了。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人最后流露出辞官事佛的想法,在我看来,一方面与面对的大雁塔这一佛教的境观氛围有关。

    另一方面关键是与其当时处境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此时,岑参得知,前方主将高仙芝出征大食,遭遇挫折;当朝皇帝唐玄宗,年老昏聩;朝廷之内,外戚宦官等祸国殃民;各方藩镇如安禄山、史思明等图谋不轨,真可谓“苍然满关中”,一片昏暗。

    于是,诗人心中惆怅,认为佛家清净之理能使人彻悟,殊妙的善因又是自己向来的信奉,因此想学逢萌,及早挂冠而去,去追求无穷无尽的大觉之道。

    当年我登大雁塔时,也是在此情此景中不由得有所触悟:

    今见长安昔长安,心无所安思心安。

    今在长安忆长安,心安是处即心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诗打卡第二十一天:登浮图起事佛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jt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