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山桃次第红,翩翩蝴蝶斩芳丛。
蓦然一阵狂风至,辊入花枝不见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桃花开,早晨一醒来,满山遍野就已染上了红色粉色。林洪的这道蟠桃饭,主食材就是古时随处可见的山桃。把采摘来的山桃,用淘米水煮熟,滤去水去桃核,等粥饭沸腾上涌时,再加入桃肉焖煮一会儿就可食用了。
山桃,是野桃的一种,现在大多数的桃子都是由山桃驯化而来。不过作为祖先的山桃,本身的味道并不好,肉少味酸。所以林洪的这道蟠桃饭,比起满足口腹之欲,我想更多的是体现林先生对山野自然的一种喜爱,一种生活乐趣。不过,作为生活在俗世间的吃货,我们更注重口感,所以咱们自己在家尝试的话,不妨用其他桃子来替换山桃,比如蟠桃、水蜜桃,做法大致和林先生的一致,如果喜欢米饭更加软糯的,可以大米和糯米1:1混合煮粥,最后加入桃肉丁焖一会儿即可。
俗话说,桃三李四,核桃十年。苏东坡就在诗中描述过石曼卿在海州种桃树趣事:“戏将桃核裹黄泥,石间散掷如风雨。 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所以说,桃树栽种很容易生命力强盛。这也是为何桃子能在我国广泛种植的原因之一,陶弘景的《太清方》中说到,“三月三日采桃花,酒浸服之,除百病,好颜色”。阳春三月桃花盛开,此时采摘下桃花瓣阴干,放入粥内,常服可添娇色。
《本草纲目》有记:“桃花味苦,平,无毒”。桃花的食用方法很多,泡酒、做酱、煮粥均可。正如太清方所言,初春之际,采摘新鲜的桃花20朵,将花瓣洗净晾干,然后用500ml上等白酒密封浸泡,根据各自喜好,还可以在里面在加入适量龙眼肉,3日后即可饮用,每日饮1次,每次15ml,有和血调经、通便排毒、淡斑美白、红润容颜之功效,使人面如桃花。
另外,还有一道清雅的桃花粥,做法和蟠桃饭也大致相同,取新鲜桃花4g,干桃花的话就减半,大米100g,待米粥煮熟后,加入花瓣,若喜甜,还可加入稍许红糖,也是一道消肿利水,美容养颜的美食。
可以说桃子一身都是宝,除了花朵,桃肉更是被视为延年益寿之物,故把桃果称为“寿桃”。桃肉确实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有补益气血,养阴补虚的功效,素有“肺之果”的称号。中医中认为患有肺病的患者比较适合吃,把桃肉晒成桃干,经常食用,也有美容养颜的作用。而桃仁,也有活血祛瘀,止咳平喘,跌扑损伤,肠燥便秘的功效。
国人对桃的喜爱和重视自古便有。夸父向东追日,权杖化为桃林,从此有了桃树。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于是有了瑶池旁的蟠桃盛会。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此时桃花不再只存在于神话中,它已和人间美好的爱情与婚姻相连。在一个桃花绚烂的桃园,三位有志之士意气相投,祭告天地,焚香结义,自此开启了三国乱世属于他们的传奇。东晋的武陵人误入一片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从此成为无数后世之人梦中的精神家园与理想之国。
桃树一直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古老树种之一。然而,曾经一度,西方学者却认为桃的起源应该是波斯,因为桃子的英文发音是PEACH,和波斯有关。殊不知那是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通过丝绸之路从咱们这传过去的,然后波斯人又把桃传到欧洲,想不到欧洲人就想当然地就认为起源地是波斯了,就好像阿拉伯数字明明是古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人只是当了个中介,就被欧洲人误认为是原创者一样。
在浙江发现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国人早在7500多年前就已经驯化了桃子,新石器时代的人就已开始种植桃子了。桃早在中国人开疆拓土,文化萌芽之时便已经陪伴着我们的祖先,无数次走过春夏秋冬,从最早的食物采集,逐步演化出纷繁复杂的桃文化。并且,最新的一个考古发现,几枚距今260万年的昆明桃核化石,更是把我国桃的起源往推了几百万年。早在人类诞生之前,昆明周边的山岗之上,便已经开满了嫣红的桃花,中国人对桃的喜爱或许自人类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一说到桃花,我的脑海中总是想到这首诗,又到一年桃花开,春风徐徐,万物复苏。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花“争开不待叶”,盛开于枝头。兴致所起,不如寻个风光明媚的日子,约三五好友,去那深山中拜访一下这花之仙子吧,待到花落果熟之时,也来做一份蟠桃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