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法律法律人简书群星闪耀时
财物榨取?宠物养成?今天谈谈不良PUA——奉爱之罪

财物榨取?宠物养成?今天谈谈不良PUA——奉爱之罪

作者: 有理想的独角兽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17:11 被阅读71次

    “爱情无非就是手段......”

    “我一周能TD(发生性关系)6个女生。”

    “最多的时候,有那么20多个女孩一起交往吧。”

    “她就是我的一个玩具,但是她离不开我......”

    “她愿意为我花钱,愿意为我花时间......”

    “她甚至愿意为了我去死。”


    本篇字数较多,内容或许会引起轻度不适。

    部分文字内容涉及学术,希望打开文章的朋友耐心阅读。

    希望我们看尽世间冷暖,仍愿以温存面对生活。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五步套路,30天,我推倒20个女孩。”

    装点社交软件,创立一个有神秘感的人设,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间,在网络环境之中,第一印象,人们往往更愿意相信这些表面上的东西。高大上的图片都是刻意地挑选,地址的展现也是手动添加,轻而易举的操作,衍生出一个有情调、有品位的男人形象,一种莫名的好感在女生心中堆积,一丝奇怪的好奇在女生心中乱撞。

    每个女孩子心中都有一个白马王子的梦,一份手动操作的近乎完美的人设清单,足以挑逗心中隐藏的希冀,轻易击碎理性的防御,肆意入侵毫无防备的内心。

    图源网络

    套路一:好奇陷阱

    所谓第一印象分,就是好奇感。人际关系的最大推力就是猎奇心理,人们乐意探究自己好奇的东西

    因此,设立一个近乎完美的人设,编造一个充满悬念的故事,捏造一段曲折离奇的感情,以退为进,欲擒故纵,引起女生注意与好奇,并顺理成章地一步步走进天衣无缝的情感牢笼。

    有了好奇,便有了接近。


    图源网络

    请注意,与猎奇心理相伴的往往是侥幸心理,人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经常会怀揣侥幸而刻意避免进行风险评估。

    在很多深受不良PUA所害的女生心中,进一步弄清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危险,反倒以为及时止损的主动性依旧掌握在自己手中。孰不知及时止损的前提是发现漏洞,而不良PUA所建立的套路却是严丝合缝的情节,只要进入了不良PUA的游戏,就没有及时止损的主动权。

    这是一种对目标女生服从心理的测试,也是一种对目标女生人身阅历的评判。

    不良PUA者会用人设吸引女生注意,并从中发现对此类人设较为敏感的女生群体,之后会在交流中用诱导性的方式回答女生的问题。

    试举一例——

    不良PUA者:你好,先前加了你的微信,一直没有联系。看到你经常浏览我的朋友圈。

    目标女生:你好,觉得你是一个生活丰富有情调的人。

    不良PUA者:哈哈,但是朋友圈里的毕竟是做了挑选的。不过生活还是需要情调的。

    目标女生:很高兴认识你呀。不过,你们金融机构高管,肯定衣食无忧的吧?比较好奇你们的工资水平。

    不良PUA者:这么私密的问题......

    目标女生:抱歉抱歉

    不良PUA者:不过,你这么可爱,作为交换,我能看看你的照片吗?

    潜意识中具备较强服从意识的女生愿意用一张照片来换取自己好奇的信息,虽然这种服从意识会被自诩为“利益衡量之后的决定”,但是不能怀疑,此类行为透露了女生已经被自身猎奇心理掌控而失去部分理性判断能力。

    关心一个陌生人的私人问题,并乐意用自己的信息作“等价交换”,这是一个非正常现象。

    所谓的交换,无非就是用服从的态度满足自己躁动的好奇心。


    图源网络

    而上述的服从测试,就是不良PUA者筛选目标女生最有效的手段。这一步骤可以直接排除一部分更为理性、难以上钩的女生,而将目标群体牢牢锁定在社会阅历较浅、猎奇心理较重、潜藏服从意识的女生之中。

    不良PUA常用三种人设模式——饱受情伤的多情浪子、事业有成的帝王、浪漫文艺的诗人。

    “浪子”模式:

    简而言之,花花公子。也许会有人说,面对一个处处留情的花花公子,很多女生都会望而却步。但是,女生的心理往往反其道而行之,这样的人设会激发她们心中的挑战欲望。

    尤其在面对一个“有过多位女朋友”的人,她们希望让自己成为那个足够颠覆“前任女孩们”的“浪子”的唯一所爱

    不论男生还是女生,都希望自己付出的感情具备让对方悬崖勒马的神奇功效。

    这是一种潜藏的比较心理,虽然对比的对象并不明确,但是潜意识中的占有欲会促使比较心理的产生。在“浪子们”有意无意地挑唆之下,这种比较心理会呈几何倍数上涨,并击垮防范,逼迫自己相信“浪子”提供的经历,然后用心付出感情,只为了和虚构的人物进行比较

    “浪子”会刷新女生的爱情观,并激活女生寻求刺激的细胞。

    面对一个拥有香艳刺激的人生阅历的人,总会产生好奇。面对一个接一个悲惨的故事,总会产生同情。面对渴求真爱的情话,总会产生希望。面对突然的避重就轻,总会试图刨根问底。面对突然的沉默,总会产生紧张和担心。

    于是,女生们更加好奇,更加期望揭开此人的面纱。

    这样的神秘人,即使不是喜欢的类型,但足够刺激。

    说不定,自己,就是那个真爱。

    “帝王”模式:

    有梦想,有抱负,有成功的事业,有香车,有豪宅,游艇马术高尔夫。

    命途多舛,坚韧不拔,爱人早逝,无意情色。

    孤独,缺爱,专一。

    而这种模式的潜台词,用《如懿传》中的台词可以大致概括:“在这无人之巅,朕孤单得很,你来陪我,可好?”

    面对此类人设,女生们往往会为其人生经历所打动。而一个有着成功事业的人,本身就具备很多诱人的先决条件。此类先决条件,会让女生为其在心里不断增添分数。而此类人设对所谓“亡妻”的眷恋和专一,无非是为了博取女生们的同情心和感动,同时,与“浪子”的套路相同,激起女生们心中的挑战欲。

    图源网络

    而二者“社会地位”之间的鲜明对比,更会让目标女生产生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类似于“只取一瓢饮”的惊喜。这种惊喜感会进一步打击脆弱的心理防线,直至防线崩溃,彻底落入不良PUA者的圈套之中,成为精神控制的牺牲者。

    “诗人”模式:

    超凡洒脱,不羁放荡,不爱规则,追求个性。

    行走世界,大理三亚马来岛,东京纽约堪培拉。

    穷游,吉他,画板。

    看星空,唱民谣。

    这是一种浪漫至极的体验,更是女生们很少遇见但内心着实希冀的渴望。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男人,如果能体验一下弹吉他看星空,多好。”

    “我希望他为我一个人唱歌写生。”

    “如果可以,我想陪他去看看世界。”

    套路二:探索陷阱

    所谓探索陷阱,就是将已经设立好的表层人设进行颠覆,从而衍生出一个近乎天差地别的内心人设。这是一个从表层深入内心的过程,也是满足女生心理需求的必备过程。在探索陷阱中,不良PUA者会用自己编造的一个接一个乌七八糟、关系混乱的故事,不断弥合自己的内心人设,并诱导女生对这个内心的人设产生更深的好奇感和同情心。

    在这个过程中,不良PUA者会让目标女生得到一种“唯一感”。

    唯一可以读懂他的女生,唯一让他悬崖勒马的女生,唯一让他不再浪荡的女生。


    图源网络

    走进内心,在女生们看来是一种信任,是出于真实的感情。而成为“唯一”,在女生们看来,更是自己的感情得到了回报,是挑战获得了成功。

    此时,女生们心中会产生一种得到回报的满足感和喜悦感,这种心理变化会进一步促使女生们对自己进行“催眠”和“欺骗”,进而使得她们落入陷阱而不自知,甚至于会产生一种心甘情愿付出的意愿。

    不良PUA者会为目标女生提供一个受伤过多的灵魂,提供一个足够让目标女生挥霍母性心理的平台。

    关系错乱的故事会因为信任感变得无比真实;

    受伤过多的灵魂会因为同情感变得无比疼痛。

    落入陷阱的女生们希望自己可以拯救他,希望自己可以保护他。

    而不断催促女生们母性心理的,还有已经得手的“唯一感”,这种“唯一感”会加重女生们面对这种情况的内心责任感。情况严重时,甚至会使女生们因为心中闪现过逃避的念头而感到罪孽。

    “原来他坚强的表面下,有这样脆弱的内心。”

    “我真的是他的唯一呀,这样隐私的事情都肯告诉我。”

    “好想保护他,好想成为他唯一的依靠。”

    “我不能辜负他的信任,而且......我好像真的喜欢上他了。”

    套路三:契约陷阱

    利用探索陷阱充分地引起目标女生们的满足感和保护欲之后,不良PUA者将用情感契约的手段,将目标女生进一步地控制。

    所谓情感契约,即确立双方的情感关系。

    不良PUA者不会主动和目标女生表白,而是通过一系列暗示,诱导目标女生主动向其表露心声。如此,目标女生会更加珍惜这份“得之不易”的感情,进而更好被不良PUA者操控和利用。

    而建立情感关系之所以被称作“契约陷阱”,其关键正潜藏在一系列暗示性的诱导之中。不良PUA者会通过诱导性的询问,将自己的需求告知目标女生。而此时的目标女生正处于恋爱的幻想之中,在多巴胺和荷尔蒙的促使之下,认为自己“为了爱情什么都在所不惜”。

    “你是不是喜欢我......如果你喜欢我......你应该......你不可以......你需要......”

    图源网络

    同时,利用女生们此时的幻想和冲动,将女生们心中建立起来的神秘感和好感,扩大为所谓的“爱”。

    女生们此时内心的理性已经被这种刻意营造的恋爱的甜蜜感所俘获,潜意识中将认为自己遇到了“真命天子”,认为自己的爱深沉而美好。

    爱情,总是冷静者的不冷静,理智者的非理智。

    而被人操纵出来的甜蜜,往往比正常的恋爱更加意蕴深长,更能让人迷失自我。

    “我一定要好好对待他......”

    “我真的好爱他......”

    套路四:落差陷阱

    落差陷阱,也称为自尊摧毁陷阱。

    人因为自己而失去已经得到的,会产生难以抑制的负罪感。这种负罪感会迫使当事人产生强烈的修复欲望和挽回心理。

    而在修复欲望强烈的情况下,甚至会以明显不平衡的方式换取事物的复原。换言之,在这种情况下,人很难保持在绝对的经济理性心态之中。

    不良PUA者所利用的,正是这种负罪感和非理性。

    在落差陷阱中,不良PUA者意图摧毁的,是目标女生在“恋爱关系”中所谓的“平等与自尊”。只有彻底剥夺目标女生的自尊心,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目标女生的精神控制,并以此获得更大的利益回报。

    不良PUA者会利用目标女生的负罪心理,不断地放大目标女生常见的小过错(甚至于不是过错),并将这些小过错上升到足以威胁感情的程度,由此向目标女生提供心理暗示——“是你亲手毁了这段感情。”

    此时,目标女生会经历委屈、害怕、自责的过程,将感情中的落差感全部归罪于自己,并在难以抑制的负罪感促使之下,用尽一切办法来挽回自己“得之不易”的爱情。

    图源网络

    在一种极端的情况逼迫之下,人们会选择用卑躬屈膝的方式进行挽回。换一种说法,放下自尊和矜持。在不良PUA者不间断的威胁和暗示之下,女生们将在负罪感和失去感之间不断挣扎,最终会不得已放下骄傲和尊严,用自己能够想到的一切方式去满足对方的需求。

    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失去爱情就失去了一切

    而不良PUA者必须要将落差陷阱布置得天衣无缝,如此才可以对目标女生进行后续的一系列勒索。

    在不良PUA教学组织的“教案”中,甚至将某些学员上传的“目标女生下跪央求”作为经典,要求学员们逼迫目标女生们下跪求饶,或者用诸如此类侮辱人格的方式证明所谓的“爱情”。

    图源网络——不良PUA将女生称作“宠物”

    女生们会因为对方的“原谅”而欣喜,并对不良PUA者产生更多的依赖感。

    “我好傻,我怎么能做这种事情呢......”

    “我一定一定要更好地照顾他......”

    套路五:奴化陷阱

    不良PUA者的终极目的,是将目标女孩操控为对自己言听计从、毫无主见的“奴隶”。

    不良PUA培训组织要求学员将目标女生物化看待,在不良PUA的思想中,女生不应该是具备独立人格的人,女生没有什么人权,女生就应该是附庸,女生就应该言听计从

    图源网络

    甚至于此类组织会公然“教导”学员们以言语暴力、殴打等方式对待目标女生

    而正因为落差陷阱的存在,使得女生在痛苦、不安和愧疚中不断地挣扎,因为潜意识中已经被牢固地嵌套了“自己不能失去这段感情,这段感情来之不易,不能因为自己让自己日后后悔”的思维逻辑,女生们往往会将此时此刻受到的暴力自认为“罪该至此”

    需要强调的,在爱情面前,理智会被冲淡。女生相较于男生更为感性。感性的认识会让自己拼命地钻牛角尖,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使负罪感在一次又一次的暴力和压榨中加深,最终迫使自己一次又一次满足不良PUA者的要求,不论是财物、性以及莫名其妙的癖好

    图源网络

    我们可以说,女生此时的心理状态,类似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越是遭受虐待,越是产生依赖

    此外,不良PUA者会拍摄女生的床照及私密的视频,并以此作为向其组织内同僚们炫耀的资本。

    图源网络

    而在奴化陷阱中最残忍的,是诱导自杀。

    不良PUA者鼓励目标女生为情自杀,用自杀来证明爱情,用死亡来证明自己对待爱情忠贞的态度。

    在不良PUA者心中,目标女生心甘情愿“为情自杀”,才是情感操控的“集大成”。而目标女生进入这个阶段,则已经几乎不可能摆脱不良PUA者的操纵,被彻彻底底“培训”为一个受虐者。

    图源网络

    而这种心理状态与“施受虐者情结”(S|M)不同——SM情结者更多的是先天存在此类性心理需求,而不良PUA者则是用一系列手段将原本心态正常的女生逼迫成为受虐者。

    我们可以进一步解释为,此时的目标女生在情感操控的手段高压之下,已经陷入了深度的自我催眠

    我们更应该警觉,深度自我催眠一旦被强行终止(如突然被不良PUA者抛弃),会导致目标女生无法走出心理框架,并导致严重的抑郁症

    因为——

    “我为了你的爱可以去死啊......”

    “你突然不要我了......一定是我做错了......”

    “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不良PUA涉及刑事犯罪,我们必须让不良PUA付出应有的代价。”

    我们需要强调,刑法以保护法益为本质目的。

    刑法需要严格遵循罪刑法定,更需要进行实质解释。

    我们需要提醒试图参与不良PUA者——行为并未与刑法条文在形式上严格重合,也会导致刑法实质上的启动。

    图源网络

    《刑法》第236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罪论,从重处罚。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四)二人以上轮奸的;(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不良PUA者往往会在落差陷阱和奴化陷阱中以各种手段迫使或诱导目标女生与其发生性关系。我们将此类行为称作“性压榨”或“性剥削”丝毫不为过

    有的人会说,“目标女生是在自愿的状态下与不良PUA者发生性关系,并不能构成强奸,顶多算是诱奸。而在我国刑法中,诱奸成年女子并不构成犯罪。”

    因此,问题的焦点在于不良PUA者的诱奸行为是否涉入强奸罪的范畴。故而,问题的关键点应在对于刑法236条规定当中的“其他手段”的解释上。

    我们需要明白,所谓“强奸”,即违背妇女意志与性自由意愿,强行以主观故意的手段与妇女发生性关系。强奸行为即是典型的性剥削和性压迫

    刑法必须保护被害者的利益

    本文认为:不良PUA者的诱奸行为从实质上违背受侵害妇女的性意志,应当以强奸罪论处;存在于互联网传播私密照片及视频行为者,应当以强奸罪的加重情节论处。

    刑法规定强奸罪,所保护的是“妇女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自主权”。

    不良PUA者的诱奸行为,是利用目标女生的心理落差感和负罪感等,诱导目标女生以发生性关系等方式“挽留爱情”。目标女生的落差感和负罪感等负面情绪和非理智因素,正是不良PUA者故意促成的结果,而不良PUA正是以此为手段,将目标女生“驯化”为自己实现目的的手段之一。

    判断目标女生发生性关系的意愿是否自由自愿,不应当仅仅以性关系发生当时的心理状态为标准。

    有人将不良PUA者的诱奸行为与此前多次发生的高校教师性骚扰及诱奸女学生事件归于一类。

    对比而言,不良PUA者的诱奸行为与高校教师性骚扰及诱奸女学生在本质上相同。但是,高校教师性骚扰及诱奸女学生的事件往往难以判断被害人的心理状态,受害女生在心理上处于何种状态无从考证,事件开端或许始于模糊的“学位交易”也未曾知晓。换言之,司法无法具体地判断事件中的受害者是否应当负一定的责任。

    我们不能将此类事件与不良PUA诱奸行为从一而论。

    图源网络

    不良PUA者的目标女生本身处于善意目的,带着对爱情的美好念想,而绝无“交易”的概念。以至于在一步步落入陷阱之中,仍旧以善意想象对方,不断进行自我催眠。

    什么是实质解释——如果目标女生知道不良PUA者布置陷阱的目的和龌龊想法,是否仍旧愿意与之发生性关系?

    质言之,我们必须将二者同样放在理性的角度思考,非理性的也需要被客观弥合为理性的,如此才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只要行为在客观上违背处于法律拟制的理性状态中的被害女生的性自主意志,就应当认定为强奸。


    图源网络

    以下,让我们说一说强奸罪加重情节的问题。

    在网络空间肆意传播与被害女生发生性关系的视频、相片等影视资料的,应当被认定为刑法第236条第2款第3条之“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

    我们同样需要以实质的思维考虑,刑法第236条第2款第3条之规定所保护的法益应当是双重法益,即被害女生的个人法益和社会法益。

    遭受强奸的被害女生同时遇到公众围观,会损害被害女生的名誉,造成严重的心理波动和精神伤害。故而,该条文规定所保护的是被害女生不可侵犯的性自主权及名誉权。将发生性关系的影视资料上传至开放的网络平台,同样是将使发生性关系的私密公之于众,将被害女生的名誉置于公众眼界之下。

    不可否认,不良PUA者上传此类视听资料的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炫耀欲望,其主观之龌龊、肮脏,目的之疯狂、淫荡,更会刺激愈多不良PUA者作出同样、甚至更过分的事情。此时,不仅仅损害了网络空间的合理秩序,更增添了犯罪发生的几率,让更多女生的法益处于危险之中。

    《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什么是诈骗——

    采取欺骗等手段,促使被害人自愿交予财物。

    不良PUA者会在落差陷阱和奴化陷阱中利用目标女生的心理状态,以各种方式要求目标女生自愿交付财物、购买并赠送礼物。

    “这部手机还是前女友送我的......如果你真的爱我......”

    “我最近需要一笔钱......你说过你爱我......我知道我不应该麻烦你......”

    “如果你想要弥补这段感情......”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如上一部分所说,“我们必须将当事方同样放在理性的角度思考,非理性的也需要被客观弥合为理性的”

    如何认定被害人的“被迫自愿”,即需要将善意的被害人置于清晰地知晓加害人计划的前提条件之下,再以一般的理性经济人逻辑判断被害人是否会交付财物

    本文多次强调,不良PUA的受害女生处于陷阱中的“自愿”,是实质上非自愿的。此时的被害女生,仅仅是不良PUA者的傀儡和手段之一。与判断强奸的道理相同,我们不能以被害女生交付财物当时的心理状态为标准进行判断。

    如果被害女生先前知晓不良PUA者的计划和其“无底洞”的本质,是否还愿意“自愿”将财物交予不良PUA者?


    图源网络

    不良PUA正是利用被害女生的心理状态,充分把持被害女生内心的服从、失去感和负罪感,一次又一次要挟、勒索、骗取被害女生们的财物。

    在他们心中,被害女生的“自愿”,似乎是自己脱逃法律制裁的护盾。

    刑法不应以绝对的形式化沦落为犯罪者的帮凶。

    而上述逻辑和刑法中对诈骗罪的规定,反衬了本文上一部分对诱奸的看法和观点。

    《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上文中已经提及,在奴化陷阱中,不良PUA者会以言语侮辱、殴打等方式对被害女生进行虐待,最为残忍的,鼓励被害女生以自杀等足以危及生命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忠贞”。

    再次强调,不良PUA者以此作为成功控制的标志,更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

    图源网络

    首先说说故意伤害:

    人的生命健康权是天然的宪法权利,是人权的基本组成部分。在中国现行的法律系统之内,任何公民不得以任何非法理由对其他公民故意或过失地施加身体伤害。

    请注意,“不得以任何理由”,不论当事人之间涵盖有怎样的关系(亲属、夫妻、恋人),都不能成为一方对另一方施暴的理由和屏障。【具体可参考本人的《“家暴”的刑法学冷思考——婚姻不应成为犯罪的温床》

    刑法规定故意伤害罪的实质目的,在于保护公民天然不受侵犯的身体健康权,在于保障公民的身体法益。换言之,只要是行为人故意采取殴打并造成被害人身体损伤达到一定程度的,就应当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在不良PUA的多个案例中,被害女生往往被殴打至轻伤及以上,令人心痛的,与家暴案件类似,报案人往往并不是受害者。更值得注意的,被不良PUA控制的女生们往往更加“愿意”忍受

    此外,不良PUA者会用言语诱导等方式,促使被害女生以自伤、自残等方式“为爱作证”。

    很多人认为,此类自伤、自残案件,由于被害人作出行为的“自愿性”,仿佛不能准确地定性为故意伤害。

    上述论断和针对教唆自杀的论断类似。而不良PUA涵盖二者,不仅仅教唆自伤自残,更教唆自杀

    图源网络

    本文认为——

    故意教唆被害人自伤、自残,同样侵犯被害人不可侵犯的身体健康权,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故意教唆被害人自杀,同样侵犯被害人不可剥夺的生命权,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对于上述结论,本文以“间接正犯”作为理论依据。不良PUA者将被害女生本身作为实现自身犯罪目的的工具,前文已经说明,在第五阶段的女生已经处于不良PUA者的精神控制之下,其行为更多地体现了控制者的意愿。

    “工具”的行为所体现的,正是控制“工具者”的犯罪意图与犯罪故意。刑法不应该惩罚失去对自己意志控制能力的“工具”,而应当惩罚恶意控制“工具”的人。

    试举一例,犯罪人A用上膛的手枪指着“工具”B的头,要求B用刀杀害C,我们不能要求B用牺牲自己的方式保全他人,B的杀人行为缺乏他行为可能性,刑法需要追究控制者A的责任。此时,A是杀人行为的间接正犯。

    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

    在不良PUA案件中,被害女生自伤、自残行为本身,也是缺乏他行为可能性的。被害女生仅仅是不良PUA者的“工具”,不良PUA者才是始作俑者。

    表面的自愿,往往并不代表本意。仅仅以被害人形式上的“自愿”作为加害人出罪的理由,是实质地架空刑法。

    “寻遍现场无见证,真相困于光源背面。”

    同理,教唆自杀的行为,同样可以用间接正犯的逻辑进行解释。

    什么是教唆自杀?犯罪人以杀人的故意教唆被害人自杀。其本质即犯罪人将被害人自身当作杀人的工具,使被害人成为运行犯罪人意志的机器。根据刑法二阶层理论,犯罪人实际上造成被害人死亡的法益侵害结果,责任上具备主观的故意,构成故意杀人罪。

    我们有必要提醒试图尝试不良PUA的潜在人群:

    教唆自伤、自残一定是故意伤害,教唆自杀也必定是故意杀人。

    《刑法》第29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说完不良PUA者的个人责任,我们同样不应该忽略诸多不良PUA培训组织。

    图源网络

    我们需要将刑法第29条分为三部分进行理解——

    第一,教唆者必须为行为导致的恶果负责;第二,教唆者必须为自己的教唆行为负责;第三,教唆者未成年属于该罪名的加重情节。

    以上图所示的南方都市报调查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不良PUA培训组织完全符合刑法关于教唆犯罪的规定。甚至于“课程内容向未成年人渗透”,已经涉及教唆犯罪的加重情节。

    “我们这里的导师都是百人斩。”

    “三四线城市的女生见识不广,平时放养,很容易睡。”

    “尤其是一些中专生、高中生,我们的导师都可以帮你搞定。”

    “你可以把你们XX的视频什么的放到我们的交流群上,大家都喜欢交流经验。”

    “其实,我们大可以试一试禁术......如果有女生愿意为你自杀啊之类的,那就很好控制。”

    图源网络——请注意第12、13、15、16章标题及“团队不断试验创新性技术”的宣传语

    在目前所曝光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不良PUA培训组织通过课程所为的教唆,已经通过其数以千计的学员不断酿造出触及刑法底线的恶果。

    刑法在追究个人刑事责任的同时,不应该放轻对诸如此类的毒瘤的打击。

    有声音指出,“培训组织作出教唆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侵犯女生,而是为了以此吸引流量,赚取大量学费......我们不能轻易地说培训组织涉嫌教唆。”

    需要指正:不良PUA培训组织作为教唆者,其所追求的利益的确是源源不断的金钱利益。而我们不能忽略问题的实质,而仅仅从表面看问题。我们需要看到,培训组织是以被害女生们的法益为手段赚取利益的。换言之,不良PUA组织必须以侵害被害女生法益的故意支撑赚取非法所得的故意

    我们需要看得见的正义

    非法培训组织的负责人或许认为自己与酿成的恶果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肆意妄为。

    刑法第29条明确指出,即使教唆并未造成后果,教唆人仍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只要敢于教唆他人犯罪,并以无辜者的善良法益牟取非法利益的,都必须受到刑法的追究与处罚。


    “人家是情侣啊......就算报警,警察也不会管的。”

    “作为路人,遇到此类事情,选择报警是最好的援救方式。”

    我们普遍存在一种思维定势:

    发现存在家庭关系的纠纷时,会下意识地回避司法,而宁愿以私力解决。

    久而久之,我们为自己寻找到一个理由来支撑此类做法,“警察是不会管的......政府也不会管的......”

    至于为什么,“因为......大家都这么说......毕竟是人家的家事。”

    扪心自问,我们每次都会对不及时报警找到理由,却从来没有尝试过在所谓“家事”时帮助他人寻求帮助。

    试举典型案例。近一段时间常常发生的人口贩卖组织于公共场所强行劫持妇女事件,犯罪分子之所以敢于光天化日之下行事,正是因为围观者往往会听信“她是我老婆,这是我的家事,大家不要多管”。甚至很多在场路人会对被害女子好言相劝,

    “快回家去,这么闹像什么话。”“有什么事情不能回家解决吗?”


    图源电影《盲山》

    如果有人选择报警,或许就会免去之后的一系列麻烦和痛苦。

    诸如此类的事情,电影《盲山》通过汽车站的情节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需要重新树立一个观点——

    不论是否涉及婚姻关系、亲属关系还是恋人关系,只要纠纷涉及暴力、诈骗等故意犯罪内容,都属于国家司法甚至刑法的管辖范围。

    刑法,是社会最底线的维护者。

    图源网络

    曾看过《你会怎么做》的一期节目,该节目主要观察路人看到不良PUA者对无辜女生行骗时的反应。最为记忆犹新的,是一位路人所说的,“这种事情......人家是情侣啊,就算是报警,警察也不会管。”

    面对一个有组织的犯罪者,面对一个束手无力的受害者,我们必须积极寻求警方帮助,让警方涉入案件。警方具备一定的调查手段和调查权限,足以查到不良PUA者的犯罪证据,并将相关犯罪者绳之于法。

    就算果真遇到“反应较慢”的警官,起码也可以保障被害女生的安全

    “警察在涉及纠纷的时候,会要求涉案当事人出示身份证,说明身份......他们的身份都是假的......在警方的调查手段之下,不良PUA者的谎言轻易就会被拆穿。”

    假若在现实情境中当真遇到不良PUA者行骗的情况,我们应当保持冷静,首先保证自己的安全,摆脱所谓“司法无用论”,积极为被害女生寻求警方帮助。

    我们需要认识到:

    当我们轻易听信不良PUA者的话,就会让被害女生的财产处于严重的危险;

    当我们在需要报警的时候选择沉默,就会让无辜者的生命落入深渊。


    “我想他是我男朋友,一万多就直接借给他......没必要写什么借条啦......我相信他的。”

    “自己的财产权利,需要自己留意。不论关系有多亲密,我们时刻不应放下最基本的警惕心。”

    法律讲求证据,运用法律手段的前提就是证据。我们需要让证据开口说话,我们更需要时刻留存警惕,保存证据。

    本文认为,

    不论关系怎样亲密无间,不论是兄弟、闺蜜,还是常年走动的亲戚、朋友,亦或是自己的恋人,我们都需要自己担负最起码的注意义务。


    我们需要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

    不良PUA者对目标女生的诈骗行为之所以屡屡得手而无后顾之忧,是因为目标女生被所谓的“恋爱关系”迷惑双眼。更重要的,在第四个陷阱中,不良PUA者会以加重目标女生心理负担的方式让女生的理性和警惕降低,在失去的恐惧心理支配之下,女生很容易会出于冲动将手中不多的积蓄“倾囊相赠”。

    而此类“借款”行为因为没有确切的书证为据,将给被害女生日后追回钱款带来诸多麻烦,也为国家司法机关之后的侦办带来困难

    “亲兄弟明算账”,我们需要注意,涉及钱款的借用时,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清楚地写明借条。

    法律是社会生活最后的保障,自己的财产安全,必须由自己负责。

    在我国司法实践当中,亲属间的借款纠纷屡见不鲜,情侣间以借款为名义的诈取案件也并不罕见。

    “在财产问题上多加注意,应该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本能。”

    什么是本能?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的事情。我们需要在平日的生活里养成这样的习惯。

    法律是一种保障,运用法律并不是“丢面子”

    需要提醒:有很多人会觉得写借条是一件显得关系疏离的事情。其实不然,借据作为一种契约形式,是对当时双方的一种具备法律效力的约束,当时双方都不会在借款之后产生多余的心理负担。借款方不需要担心放款方“明枪暗箭”地催促还钱,放款方也不需要担心借款方恶意拖欠。

    写明借据,是对双方负责的事情。

    我们需要谨记——

    只有先保护好自己,才可以更好的爱和奉献。


    “受到苛责的,不应是受害者,而是加害者。”

    “我们抱着善意而来,无辜者不应被恶意揣测。”

    每个人都抱着善意而来,愿以单纯和美好看待感情。

    不良PUA者玩弄女生们的善意于股掌,以善意铺垫自己的恶意,将毫无防备的善意压迫于难以抵制的圈套之中。

    前文已经提及,深度催眠被强行苏醒,很容易激发当事人产生严重的抑郁情绪

    而社会上所谓“道德”的声音又站出来大放厥词,指责当事女生“不讲廉耻”“自找麻烦”,给被害女生已经极度脆弱的心理作出进一步伤害,乃至加重被害女生的抑郁情绪,甚至导致被害者走不出阴影。

    “如果不是自己想要什么虚荣,又怎么会被骗?”

    “如果不是自己又蠢又傻,又怎么会被骗得这样惨?”

    ......

    “如果我是她,我绝对不会傻到给钱的。”

    “如果我是她,我绝对不会这么轻易地相信他。”

    ......

    “这种女人只有被伤害一次才能变聪明。”


    图源网络

    所谓“道德”的论调往往带着假设和毫无逻辑,却有着惊人的传播力和感染力。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写道:“群众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利用被害者的软弱彰显自己的强大。”

    所谓网络舆论、网络暴力,正是一群不明就里的人不负责任地抨击,此类言论往往会“一石激起千层浪”,最终促成一种奇怪的结果——

    在不良PUA案件中,人们将矛头对准被害女生,将所有责任归类为“自找”,将因果关系概括为“活该”

    而对那个加害的不良PUA者,反倒没有太多的人乐意去关注,去指责。

    更为甚者,网络舆论往往会为自己找寻到一个绝妙的理由来掩盖自己虚张声势、不负责任:

    “我说这些都是为了这些女孩子好。”

    “难道她们就没有错吗?就不应该被指责?”


    图源网络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善意者不应当被归咎错误的源头。

    在爱情的诱惑面前,被害的女生们都是以善意的眼光看待对方,以对爱情最大的热忱来回馈对方,没有人会事先想到自己的好感是因为被操控,更没有人会事先想到自己的付出是因为被算计。

    不良PUA者最恶心的地方正在于此:

    利用女生们的善意,并用恶意将女生们的善意带入深渊。

    对于那些网络暴力者:

    难道充满怀疑的恋爱才是正常的?难道用有色眼镜看待一切,才是聪明的?

    不良PUA的欺骗会让被害女生产生难以走出的心理阴影,网络舆论的肆意指责会让被害女生产生自我怀疑,其结果是使得被害人对爱情充满恐惧,对一切表达好感的异性充斥怀疑和排斥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我们需要用自己的善良去安抚无辜的受害者,而不是踩着她们的痛苦进行二次伤害。

    她们需要重新拾起善良的勇气。


    “真诚、尊重,不忘勇气与善良。”

    不要试图尝试不良PUA,深陷其中的“中毒者”同样也会陷入泥潭,丧失爱的能力。

    爱情需要真诚,需要彼此尊重,更需要勇气和善良。

    表面的淑雅端庄、浪漫多情无非隔岸观火,只有将真实的自己呈现给彼此,不断磨合,方才能将一点悸动,变为细水长流。

    图源网络

    愿我们看尽世间冷暖,

    仍愿以温存看待世界。



    参考资料:

    1.周冲,周冲的影像声色,《不良PUA有多恶心?万字长文,深度揭秘这个残酷组织》

    2.电视节目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3.电视节目 《你会怎么做》

    4.张明楷《犯罪论的基本问题》

    5.张明楷《刑法格言的解释》

    6.陈兴良《看得见的正义》

    7.【美】Bartol 著《犯罪心理学》 李玫瑾 译

    8.教育科学出版社 《基础心理学》

    9.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


    感谢相关访问资料提供者及亲历者:

    Cathy Wang

    Kim Lin

    Millind Li

    (出于隐私,仅提供英文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财物榨取?宠物养成?今天谈谈不良PUA——奉爱之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uk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