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鼎鼐,调和五味,调和五脏六腑。天地之德,在一个“和”字。
什么是“调”?意思就是把五味——酸、苦、甘、辛、咸,或者说是十味——酸、涩、苦、焦、甘、淡、辛、辣、咸、鲜,根据身心的不同需要,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把它们调和起来。
日常生活,做饭做菜,都要知道食物的性味,有效得当搭配,才能把养生落实在日常,落实在行走坐卧上,才能真正有意义。

蔬菜一般都是寒性或者凉性的,所以炒菜时一般有葱蒜姜这些温性热性的作物来平衡。
鸡肉本是火性,我们传统的吃法是烧鸡,还有小鸡炖蘑菇,用蘑菇的寒性来平衡鸡肉的热性。但是西方一般是炸鸡或者烤翅,这岂不是火上浇油!洋快餐害了多少中国宝宝的扁桃体,恐怕没人知道具体数字。我只知道,刘爽每次吃过汉堡,都要喉咙发炎好几天。
鸭子是水禽,属寒性,所以要吃烤鸭。烤鸭的蘸酱和葱丝,也恰好可以反佐鸭肉的寒性。
羊肉是喝汤比较好,牛肉一般得炖烂了才好,因为牛肉纤维比较粗,不好消化。
烤羊肉串,一般是新疆那边的吃法——冬天奇冷,夏天酷热,羊肉加孜然,才是美味。中原的人,喝羊肉汤就可以,又好吸收又滋味深浓。
热者凉之,寒者温之,实者泄之,虚者补之——这才叫调和。
如果热的更热,寒的更寒,实的更实,虚的更虚,那,岂不是雪上加霜,火上浇油?
要了解自己的体质,要了解食物的性味,知己知彼,才能谈得上养生。——养生是贵族化的,是个性的,不是跟风。
一个人的美味,也许就是另一个人的毒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