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认竹作父

作者: 净土僧尼 | 来源:发表于2018-07-26 09:17 被阅读20次

灌木丛与大树

灌木不能长成大树,因为没有主干,最后只能当柴烧。

大树之所以能成大树,因为主干参天,映蔽云霞。

净土宗从教义到祖师必须主干分明,才能蔚成大树,荫蔽苍生。

净土宗门必须有主干,依传承,才能蔚成大树,荫蔽苍生。

譬如灌木,没有主干,不能长成大树,最后只能当柴烧。

认竹作父

传承——认竹作父

有一老父,养了多个儿子,儿子们戏玩无知,跌入水中,惊呼求救,近的老父伸手拉上岸,远的伸手不及,老父便伸出长长的竹竿,但愚子不识,还是呼喊老父。老父便说:“不必喊我,只要抓住竹竿,竹竿便能救你,胜过我。”儿子们便紧紧抓住竹竿,被老父一个个拉上岸。

也许是在水中惊吓过度,儿子们便以竹竿为父,视为救命恩人,随身携带,顶礼膜拜。老父看见儿子脱险,心满意足,何况还有别的儿子仍在水中,还要靠此竹竿,便鼓励说:“此竹竿实能救你们,实是你父,胜过你父。”

但邻居听不过去了,便对老父的儿子们说:“为什么这么愚痴呢?竹竿能救你们,实在是因为你父亲的缘故,怎么可以认竹作父,反而冷淡真正的老父呢?”

有的儿子听明白了,便到老父面前顶礼认错;有的仍然坚持说:“我父说过,此竹实胜过父。”


儿子喻众生,老父即是佛,竹竿即是上师、活佛、凡夫善知识。

罪业凡夫善根福德因缘薄弱,离佛太远,不能直契佛境,佛设方便,以传承善知识竹竿方便之力,救拔上岸。善知识虽是凡夫,当视如佛,依从不舍,因善知识从法而来,背后有佛力运作。善知识自知是竹竿一截,以佛方便力利益众生,本身犹然凡夫,则是真善知识;若自许是佛,更超于佛,则成妖孽。

佛手中的竹竿当然不会成为妖孽,但一些杂枝浮草、腐木朽柴趁机吆喝“我等更胜汝父”,水中诸子真认是父,更超于父,将见瞬时沉没。


——净宗法师

相关文章

  • 传承——认竹作父

    灌木丛与大树 灌木不能长成大树,因为没有主干,最后只能当柴烧。 大树之所以能成大树,因为主干参天,映蔽云霞。 净土...

  • 认竹作父

    有一老父,养了多个儿子。儿子们戏玩无知,跌入水中,惊呼求救。近的老父伸手拉上岸,远的伸手不及,老父便伸出长长的竹竿...

  • 西贾认父

    钱塘铨部主事吴一骐,刚刚举孝廉,前往京城参加会试,住在一间旅店里。 有个来自西贾(可能是今山西长治西贾乡)的老王来...

  • 当祂的话成为我们的思想

    【父差子作世人的救主;这是我们所看见且作见证的。凡认耶稣为神儿子的,神就住在他里面,他也住在神里面。神爱我们的心,...

  • 传承——子不认父

    倚靠传承 以后之弘法,或将难再倚靠祖师大德级的人物,而主要倚靠传承,因为时代不一样了,众生根机不一样了,出现人格、...

  • 父于子—传承

    场景一:一位年迈的父亲在屋中整理书籍时,不小心掉落了一张照片。黑白的照片里是一位清秀的女子,怀抱着一个孩子,在还未...

  • 随便聊聊

    前几年我对于各种“爸爸”的称呼还感到听起来很不舒适,比如“甲方爸爸”、“金主爸爸”这样的称谓,虽然谈不上认谁作父,...

  • 古人神逻辑——认父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

    【李本总批:世上既有认贼作子的,定有认妖作父的,所以禅门急急唤人要认真爷娘也。吁!爷娘则爷娘矣,缘何又要认真爷娘也...

  • 《咏竹•忆父》

    幽篁翠覆乱霁色,笋芽乍露撩韶风。 暮云叆叇望不尽,荷透浮萍伴落晖。 ——2018年6月15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承——认竹作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uv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