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杂文随笔精选录人间烟火人间烟雨
对待父母的态度,是你最真实的人品

对待父母的态度,是你最真实的人品

作者: 老春 | 来源:发表于2020-07-06 21:40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

文/老春(原创)

1.

“也不知道你怎么学的,考这么点儿分,自己不知道害臊?”母亲怒不可遏地拿着孩子的试卷大吼。

“我害啥臊?怨你没有好姑娘的命!”女儿仰脸怒瞪着母亲反驳。

“行啦,没点儿数了,跟谁说话呢?”坐在沙发里的父亲终于忍不住发声。

女儿愤愤地摔门而去,母亲则气愤不已地咒骂:“怎么养了这么一个白眼儿狼!……”

这是我十几年前在朋友家看到的一幕,当时我就预感到这个女孩儿的人品有问题。这从她对父母的态度就能看得出来。

一个对待自己父母尚且如此恶劣的人,对待外人就更加会肆无忌惮。

前不久,我听说这个女孩儿几乎榨干了她父母的积蓄,还整天赖在家里不肯出去工作,一切都仰仗着父母的照顾。

而她的父母,都是快七十岁的人了,却还要风里来雨里去的出去摆摊儿养活女儿,那情景岂是一个凄惨能够形容的了的!

心里装不下父母的人,自然就更加无法装得下外人。而一个连给了自己生命的父母都无法尊重的人,也不可能会尊重别人。

所以,看一个人可不可交,只要看他对待父母的态度就可以了。

因为,他对待父母的态度,就是他最真实的人品。

图片来自网络

2.

善待父母,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也是是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的必修课。

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生而为人,要知感恩,有孝心。父母在,我们仍是少年;父母去,我们再无根连。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在和一个女明星谈及父母催婚问题时,高亚麟说: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你看不见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亡。”

女明星不解,高亚麟进一步解释道,父母就是挡在我们和死神之间那堵墙。

正因为有了这堵墙,年轻人才不会操心结婚生子、老了以后有没有人陪伴这些杂事,因为察觉不到生命的宝贵。但是一旦父母离开了,我们将会直面死神,一眼望到尽头,才知人生的短暂。

“你今年30岁,你不会琢磨,你60岁你都不会想,因为你老会觉得,有一堵墙,挡在你和死神面前,你看不到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神。”

同时直面死神的父母们因为看到了死神,所以会非常焦心,担心自己的孩子以后没了自己的保护,该如何生存在世界上。

他进一步表示,这种“顿悟”与年龄大小无关,而这个道理自己也是在父亲去世后,才意识到自己人生的尽头原来也已经很近了,也终于理解为什么老人家总是爱唠叨,因为他们开始直面人生的终极问题后,很多事情他们怕再不做就来不及了,而最放不下的事情其实就是子女的人生。“当你看到死神以后,你老怕那个步子赶不上。”

现在回头再想,高亚麟的这句话真的是直戳心窝。

有太多时候,我们都嫌弃父母唠叨、观念陈旧,可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他们只不过是是想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帮我们做更多的事,以便能够走得更为安心。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此生只剩归途。请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因为一旦错过就不可能再有。

图片来自网络

3.

孝敬父母不能等,有多大能力就用多大能力,只要尽心就好。

我们很多人都想把最好的给父母,这其实是错误地理解了孝敬的含义。

父母其实不图我们有金山银山,只图我们能够顺遂平安;父母不求能够天天山珍海味,只求我们能够和颜以对。

真正的孝敬,就是让父母安心和高兴,跟物质与财富的关系不大。

这世上,有钱人不孝敬父母的大有人在,没钱却把父母照顾的很好的却也不乏其人。

很多时候,父母需要的只是一家人平安,而不是金山银山;父母需要的只是我们的陪伴,而不是一年只有过年见那么几天。

虽然,有时为生活所迫我们不得不离开父母,但至少我们应该要定时给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以减轻他们的挂念。

华为老总任正非写过《我的父亲母亲》,他在文章里这样写道:

一个普通的早上,妈妈从菜市场出来,提着两小包菜,被汽车撞成重伤。我身在伊朗,飞机要多次中转才能回来,在巴林转机要待6.5个小时,真是心如煎熬,又遇巴林雷雨,飞机延误两个小时,到曼谷时又晚了10分钟,没有及时赶上回昆明的飞机,直到深夜才赶到昆明。

回到昆明,就知道妈妈不行了,她的头部全部给撞坏了,当时的心跳、呼吸全是靠药物和机器维持,之所以在电话上不告诉我,是怕我在旅途中出事。我看见妈妈一声不响地安详地躺在病床上,不用操劳、烦心,好像她一生也没有这么休息过。

我真后悔没有在伊朗给妈妈打一个电话。因为以前不管我在国内、国外给她打电话时,她都唠叨:“你又出差了”,“非非你的身体还不如我好呢”,“非非你的皱纹比妈妈还多呢”,“非非你走路还不如我呢,你这么年纪轻轻就这么多病”,“非非,糖尿病参加宴会多了,坏得更快呢,你的心脏又不好”……

我想伊朗条件这么差,我一打电话,妈妈又唠叨,反正过不了几天就见面了,就没有打,而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憾事。如果我真打了,拖延她一两分钟出门,也许妈妈就躲过了这场灾难。这种悔恨的心情,真是难以形容。

我看了妈妈最后一眼,妈妈溘然去世。

……

1995年,我父亲在昆明街头的小摊上买了一瓶塑料包装的软饮料,喝后拉肚子,一直到全身衰竭去世。

……

回顾我自己已走过的历史,唯一有愧的是对不起父母,没条件时没有照顾他们,有条件时也没有照顾他们。

爸爸,妈妈,千声万声呼唤你们,千声万声唤不回。

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恐怕是所有与任正非一样有着同样遭遇的人,终其一生也都无法释怀的事情。

所以,趁父母都还在,好好的对他们尽些孝心吧。也希望,我们都能少一点儿这样的遗憾。

图片来自网络

4.

包容父母,才能胸怀天下。

现在,有太多年轻人抱怨父母的无能,其实那就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也是极为懦弱的表现。

对于给了我们生命的父母,我们没有资格对其进行抱怨,因为他们为了养育我们成人,已经熬过了太多苦难。

每当你想要抱怨父母的时候,都该问问自己,为什么和自己同样起点的人却能活得自己好。

有些人嫌弃父母唠叨,那其实就是对父母关心的漠视,是在积攒父母老去之后自己的遗憾。因为一旦父母不在了,你就会发现,那些唠叨里饱含温情与惦念。

有些人嫌弃父母寒酸,那其实就是在鄙视自己的出身,并把自己的无能归责于双亲,还恬不知耻地维持着自己所谓的体面。他们也不想想,自己肆意挥霍的钱财里饱含着父母竭尽所能后的辛酸。

有些人嫌弃父母迟缓,却忘记了自己蹒跚学步时父母的耐心。对父母失去耐心的人,心里只装着他自己的所谓体面与尊严。

有些人嫌弃父母生病,却忘记了自己年少生病时父母的那份“恨不得病在我身”的焦灼与心疼。

这些不懂感恩、不如草木的人,不只会遭人厌弃,也会招来自己孩子的厌烦。

百善孝为先,愿我们都能善待双亲,孝敬老人。因为,孝敬老人的人,注定会有福气相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待父母的态度,是你最真实的人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im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