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设计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如何从视觉设计师的角度去优化一个被认可的APP设计?

如何从视觉设计师的角度去优化一个被认可的APP设计?

作者: 设计师李奥 | 来源:发表于2017-04-26 11:46 被阅读1974次

项目背景

月初的时候完成了星链生活全新版面的设计,BOSS觉得很满意,经过开发同学加班加点半个多月,终于上线,可是在上线的第二天,BOSS突然又说有问题,要重新设计,听到这个消息的UI/产品/运营/开发等同学们瞬间石化,接着就有点找不着北的感觉了。

首先我问自己,这个问题是不是我们的问题,如果是,那我们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如果不是,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去重构APP的设计呢?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我们遇到多么复杂和反复的甲方,问题来了,吐槽归吐槽,我们总是需要去积极的面对,毕竟我们就是来解决问题的。

分析问题

我觉得,如果从视觉设计师的角度重构APP的版面设计,第一步是跳出自己职能范围,首先不要只想着从视觉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要从最高决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视觉在整个产品设计的流程中,处于靠后的位置,处于一个产品的最表层。而这个最表层的设计其实都是基于战略/产品/定位/市场/运营等策略来进行的,如果只盯着表层的东西来看待问题,就无法得出我们的产品是为什么这么去设计的,这样的设计能解决什么问题,我们的产品与竞品的差异、差距也没法系统的分析出来,这样的分析所得到的结论也没有办法解决最本质的问题。

所以想要系统的分析问题,必须从战略层(strategy)→范围层(scope)→结构层(structure)→框架层(skeleton)→表现层(surface)来逐一分析。因为只有理解了最底层内容,才能由下至上的逐一分析每一层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为什么表现层所呈现出来的结果——这就是我们要的所谓——从视觉设计师的角度重构一个被认可的APP设计。


战略层

战略不仅仅包括了经营者想从产品得到什么,还包括了用户想从产品得到什么。

其中从经营者来讲,我们需要去分析产品的定位,这种定位有哪些优势,与其他同类的产品相比,有哪些独特的、有差异化的竞争点。

在这个层面上,身为视觉设计师师可能很难去得出一个靠谱的结论,所以建议在做这部分的内容分析时候,多和营销/产品/运营/市场/商品等各部门沟通,看看他们是怎么看待竞品的定位。同时结合自己的观察和平时的使用体验,来得出自己的结论。


范围层

战略层确定产品各种特性和功能的最合适的组合方式,而这些特性和功能就构成了产品的范围层(scope)。这些特性和功能其实就是这些产品的特色和亮点,形成产品的最根本的功能性的竞争力。

这个层面中,其实作为视觉设计师应该已经有很多自己的见解了。平时和产品经理合作的过程中,产品提的那些折磨我们的需求,其实都是围绕着范围层提出的功能(当然其中有很多不着调的)。我们就可以通过自己对这些功能的使用体验来逐步分析竞品是如何有之前得出的战略层的结论来建立这些功能性的差异。同时如果两者有差异,也可以根据这一层得出的结论来辅助修正战略层的分析。(这部分最好是能有一些数据支撑自己的分析,比如竞品与自己产品类似功能入口的点击率数据,产品的日活等等,这些数据都可以找与自己对接的产品经理来拿到,可是,基于各种原因,目前我们还没有数据埋点)

结构层与框架层

框架是范围(功能)的具体表达方式。框架层确定了产品上交互元素的位置;而结构层则用来设计用户如何到达某个页面,并且在他们做完事情之后能去什么地方。比如框架层定义了页面中各个元素的排列方式,而结构层则确定哪些类别应该出现在那里。

这两个部分作为视觉设计师来讲就更加清楚了,首先对于结构层其实就是整个产品大的结构——比如首页、分类页、个人页中大的结构。不同的结构由不同范围层的功能需求,及功能优先级决定。而框架层具体指的就是解决一个交互问题所采用的具体交互解决方式,不同的框架和结构决定了整体产品操作使用中的差异化操作体验。这一层对视觉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在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往往不同的结构排布都会影响页面整体的风格(这里不是指大的风格比如扁平或拟物的这个维度的风格,扁平内部也可以有非常丰富的差异)。

在分析这部分的时候用思维导图可以很便捷的分析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异点,有时候分析半天没什么头绪,用导图列出来后就一目了然。

但是话说回来其实设计设计师对于这些底层(相对来说)内容能分析的能力和深度有限,所以可能结论往往很难有很强的说服力(层级越底难度越大),但是这个也取决于你与工作同伴的协同与收集多种数据、处理分析多种数据的能力,准备的越充分,相对来说也越可信,价值也就越高。

上面提到的这些其实都不是我们视觉设计师的职能范围之内的东西,但是由深入浅的这些层级分析对视觉设计的影响却又同时由浅及深。在每一个层面中过渡中,我们要分析的那些问题由抽象变得越来越具体。随着层面的上升,环环相扣,我们要做的决策就一点一点地变得具体,并关系到越来越精细的细节。最后就到了最后的表现层——就是视觉设计师的具体工作职能。

表现层

在视觉设计中要分析的内容详细的又可分为:性格(DNA)→设计手法→色彩体系→布局结构(与交互有一定交叉)→细节优化(修正色彩、布局结构)。这个流程和平时在工作中设计一个全新的产品或者迭代一个大版本的设计流程很类似。

首先产品的性格会受到整体产品战略层及范围层的影响,就是说这个产品到底是想做一个什么的性格,比如年轻,活力,高品质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整个产品的性格要素(关键词)。说句题外话,曾经做过一款上头决定的关键词是——年轻又不失稳重,内敛又不失活泼的产品,还有高级又要有营销感,高品质又要接地气,呵呵,吐血身亡。(定这些词的时候不能冲突矛盾啊-啊-啊!)

在设计手法上自然一目了然,扁平还是拟物,Material Design还是iOS风,又或者Metro风等等,这些大风格中的差异性作为一名合格的视觉设计师自然不用多说了。

由产品的性格延伸出来的色彩体系又可以细分出颜色的搭配方式,界面中用色比例,颜色的填充方式等等角度来分析竞品颜色角度的使用。颜色的使用方式和手法不但可以佐证前面得出的设计中性格的分析结论,同时也会对后面分析布局结构与细节的分析产生影响。

接下来的布局结构需要考虑到的点包括,阅读性、使用习惯、界面空间的展示效、字重(甚至字体的选择)、行距,段间距等等角度来分析。(不同类型的产品差异很大,着重分析的点可能会有很大差别,面也很广,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看产品的设计上,哪些角度是值得优化的)。

最后是设计的细节。这部分可以找一些竞品在设计中的一些有亮点的细节做着重分析,说明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等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结语

最后,根据我们视觉通过与各部门同事的沟通,对各个版块存在的问题一起分析,平衡各方的需求,再进行视觉优化,最终将一个被认可的APP设计到精益求精,让设计不仅仅是好看,更是真正将战略/策略/产品/运营/市场/用户等整合到一起的优质产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从视觉设计师的角度去优化一个被认可的APP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yq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