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楷赏析
“邊”字选自赵孟頫·《汲黯传》,选句为“(愚民安知市买长安中物,而文吏绳以为阑)出财物于边关乎?”。
赵孟頫自称《汲黯传》得唐人遗风笔意,这件作品也是小楷初学者最好的范本,为历代书家所推崇。
清代冯源深评云:“此书方峻,虽据欧体,其用笔之快利秀逸,仍从《画赞》,《乐毅》诸书得来。”倪瓒也说:“子昂小楷,结体妍丽,用笔遒劲,真无愧隋唐间人。” (引自《书林藻鉴》 )
欣赏《汲黯传》中的邊:
邊在辶包围的主体部分,古碑帖的写法非常多,选字将穴字头的两点和“方”,浓缩成了古碑帖写法“分”,形态很优美,而且不影响认读。
主体部分,仍然保持了,横笔等距,中间伸展和上斜下正等几个结构特点。
辶的姿态,辶的笔法,以及横捺的位置,斜度,都是欣赏和学习的要点。
参考:分(350)|特征:上展下收
换个视野瞧一瞧
-
区别①:被包围的主体部分,为了突出中间冖的伸展,自动收缩。
-
区别②:同上。
-
区别③:辶的字头,需要写成类似3的样子,横捺是关键,必须写出坡度和刀形。
看得明白,写得轻松
掌握好三个视角(形体、结构、姿态),书写进入新层次。
形体(整体视野)
-
左右视角——中轴线:作为辶为部首的半包围结构,确认中轴线是经常被忽略的地方。
-
上下视角——(局部)中间伸展:冖或者宀,作为部首,一般都需要伸展
结构(细节观察)
- 等距——横笔等距:以冖为分界线,上下的等距有细微差异。
常用部首
- 辶:赵孟頫的辶,尤其是头部,写得非常轻盈,如果喜欢需要长期练习,直到熟练。
行笔与字心指向
-
“自”:在字心之上,以竖中线为基准左右均等。
-
冖:高于字心,左右对称。
-
“分”:前两笔小撇,从字心处起笔,最后的点,遥指字心行笔。
-
辶:点之后的头部,低于字心行笔,整体的左右布局,以中轴线为基准左右相等。
用构图的理论确定字心,理解字心与笔画的呼应关系。但是写字不是美术,行笔过程不能思考,也不应该思考,是自然流露的过程,看和写不可混淆。
科学欣赏,科学练习
练字前的准备工作是看得懂,如果期待再上层楼,需要刻意练习。
模板共享:公众号回复——云盘
“每日一字”的单字模板(001-365)已经全部更新完毕,下载后直接打印。不厌其烦的反复练习一个字,大约练习30个字,书写会有飞跃。
练字体会:
-
自:起笔小撇,非常难写,没有足够的空间,整体左右基本对称,横笔基本等距。
-
冖:注意伸展和等距,难度不大。
-
分:行笔空间不充分,需要耐心,再耐心,虚笔行笔。
-
辶:点相对容易,参考右面自中间的两个横笔,头部行笔很难,需要不断练习和揣摩,最后的横捺,起笔和行笔都需要练习。
练字与写字:练字的目标是达到酷似、逼真;写字的目标是流畅、自然。练字通过酷似、逼真来提高眼力和手力,而写字是通过流畅和自然来表达审美和学识。
历史信息:
飄(352)|特征:右旁小者齐其下
泉(351)|特征:上收下展
分(350)|特征:上展下收
商(349)|特征:上展下收
梅(348)|特征:中间伸展
开心练字,希望您每天都有收获。
你仅仅需要付出勤奋,剩下的交给我们。
(详情,点击菜单栏或者留言“集结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