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er们,辛苦备战一年,二月初试成绩就出来啦,此刻的心情是不是忐忑不安,怀疑自己考了一个假试?
初试成绩出来之后,紧接着就是复试。大家不要掉以轻心,复试这关键的一局,当然要拼实力。
复试和初试其实很不一样,复试是对考试综合能力的考察,需要全方面的准备。
而准备复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家都可以从各种渠道收集到各类信息,涉及整个复试过程的方方面面。但是,信息多了也会花眼,反而会使大家更加迷茫。
高质量的复试经验对于备考考生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优秀的干货分享能让你少走许多弯路,提前知晓考试重点、备考侧重、注意事项等信息,做到有备无患。
今天,米姐就贴心的准备了高质量的复试备考经验,帮助还在迷茫中的考研er,迅速总览复试要点。
初试成绩不是很好,复试怎么提高分数完成逆袭?
复试一般是综合面试、英语听力、专业课笔试,初试成绩不占优势,一定要从现在开始认真复试,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
是否过线就能参加复试?
达到国家分数线后,各个院校会根据其公布的研究生招生简章确定招生比例,安排复试,大部分会采取差额复试,常见比例一般是两种:1:1.2或1:1.5,具体差额比例要关注学校官网上公布的研究生复试公告。
什么叫差额复试?
举个例子:一个专业需要招收10名研究生,差额比例如果是1:1.2,那么院校会通知12名考生进入复试,也就意味着复试环节将会淘汰2人。按照这样的差额比例,如果一位考生过了国家线或者院校线,但排名没有进入前12名,是没有参加复试的资格的。所以不是过线就能参加复试,考生还需要结合复试比例、排名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复试的考查形式是什么样的?
复试考察形式主要是“笔试+面试”的结合。
笔试有一点很重要:
复试考核的专业课内容跟初试考核的内容有很大的区别,即使是同一个专业在不同院校的侧重点也有很大差异。
所以在这需要提醒各位考生,务必提前联系直系学长学姐,摸清楚复试考察的重点。(没有资源的,也可联系翻译米的老师们,为你提供帮助。)
面试形式是多对一的,大部分是3对1、5对1和7对1,可能还有记录员。导师手里有一个给学生评分的表格,还可能会提前准备好复试题目让考生抽签回答,导师根据考生的回答,可能还会追问各种问题,目的就是从不同角度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大家可以提前准备的就尽量准备好,比如自我介绍等。
复试是怎么算分的?
每个学校的复试计分方法都不一样。大家可以关注学校往年的复试公告。
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翻硕录取办法:
初试技术分(满分450分),先折算成满分350分制,在录取中所占比例为53.9%,复试成绩(满分300分)在录取中所占比例为46.1%。初试技术分计算公式为:专业课1成绩+专业课2成绩+(四科总分×10%)
一般来说,最后录取是按照初试、复试一定的分数比例进行统计排名,初试成绩占50—60%,复试占40%—50%。
复试的大致流程是怎么样的?
接收复试通知(学校网站公布复试名单或电话通知)→准备复试→在规定时间内携带相关复试资料到学校或研究所参加复试→公布拟录取名单→调档和政审→正式录取。(具体到院校可能略有调整)
怎么能够预估自己是否能够进复试呢?
根据往年的分数线趋势、报录比进行推算,或联系在读的学长学姐打听消息。(没有资源的,也可联系翻译米的老师们,为你提供帮助。)
1 记住考试时间,答题时把握时长。
2 发音的准确度,尽量不要出现英文名词用成了动词的情况。
3 英文表达口语不要出现中式英文。
4 数字表达的准确度,考试时紧张,容易听错或记错数字,所以一定要认真听相关数字。
5 翻译过程中,遇到有点没听清或是翻译不下去时,千万不要直接说没听清楚翻译不下去这样的话,而是把前面的顺过去继续下面的就好了。
6 屡清楚逻辑思维,发言前请三思,提前准备可能问到的问题,打个腹稿再回答。
7 口齿清晰伶俐,适度放松,不要放纵。
如果对于备考MTI复试还有很多疑问和不解?想要更多分享,那么快来参与我们的1月16日(下周三)19:00的MTI复试讲座吧。我们邀请到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MTI教育中心的Kelly老师为大家考研复试进行指导与解答。
如此重量级的老师,高含金量的讲座,你不想聆听吗?机会难得,识别海报上的二维码立即占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