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儒释道传统文化国学与传统文化
读庄漫笔——逍遥游(二六)

读庄漫笔——逍遥游(二六)

作者: 悟庄 | 来源:发表于2019-06-29 05:06 被阅读1次

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这段话是连叔对神人工夫境界的补充说明。“旁礴”有两种解释,一是“广被”,一是“混同”。神人做到了与万物为一,也就是说,他证得了本觉自性,明了宇宙万物都是同一个道体的显现,万法都是平等的,所以顺任于万物的自然,让万物各适其性、各得其所。神人和天地一样,对万物有覆载生成之功,但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因此上才说,神人不会“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不是有心对天下有所作为。

神人不会被外物所扰害,就算是滔天的洪水也不能没溺,炽热融化了金石,大地山川焦灼,神人都毫发无伤。这里说的是神人精神的境界,不是说色身真的可以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真心本性不会随人物的迁化而变,任何境遇都不可动摇一个悟彻真如的人。佛教里面有“三灾八难”的说法,是说这个世界在末劫时期会有水、火、风灾。只有修为达到四禅天,才可以避免这三灾。

末后一句:“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憨山大师注,“若此等人迫而应世,必为圣帝明王,无心御世,无为而化,其土苴绪余以为天下国家。”圣人无为而治,并不是说什么也没有做,而是做而无做,了无痕迹。要深远持久的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单凭礼法、政治制度、道德观念,这些只能起到一时的效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礼法会僵化,观念也会陈旧而不能适应时代,制度也要靠人来维系。如果领导一个团体组织、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人,真的是大公无私,真能天下为公,那么这个团体、这个国家就是全世界的榜样。不论是齐家还是治国,天下的万事都是以人为根本。怎么能让社会和谐?让每个人都成为德行高尚的人?儒家《礼记》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古圣先贤都是用教学启蒙大众,进而影响到国家。佛教在古印度曾经得到许多国王做“护法”,他们是佛陀的弟子,在弘扬佛法、影响民众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无论是国王,还是总统,总归要有私心,不能平等地待一切人。所以儒家的知识分子以做“帝王师”为理想,希望用自己的学问和道德“致君尧舜上”。所以,我们今天学习中国文化,必须要认识老祖宗留下的这些遗产的功用,不要把国学仅仅当作是一门学术。

相关文章

  • 读庄漫笔——逍遥游(二六)

    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

  • 读庄漫笔——齐物论(二六)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

  • 读庄漫笔——逍遥游(十三)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

  • 读庄漫笔——逍遥游(十五)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我们前面讲了四种人,...

  • 读庄漫笔——逍遥游(二一)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 听了尧至诚恳切的一番话,许...

  • 读庄漫笔——逍遥游(二三)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接下来庄...

  • 读庄漫笔——逍遥游(二二)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接着许...

  • 读庄漫笔——逍遥游(二十)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

  • 读庄漫笔——逍遥游(三)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用浪漫的笔触创造了鲲鹏这两种巨大的生物,这是他对大道以及生命...

  • 读庄漫笔——逍遥游(一)

    北冥有鱼 文章开篇这四个字,即涵藏了宇宙万物,把人类所有的宗教、哲学要找寻的“第一性”给说出来了。这个“第一性”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庄漫笔——逍遥游(二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lu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