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到大,作文不会打草稿,并不是不认真,我曾试过,先写一遍,然后重新开始读自已的文章,读到最后,觉得大部分都应该修改,或者说,如果动了一个地方,后面的就全得动,在我这儿,如果第一稿里有错别字,在第二稿里也不能幸免。
我自省,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文章在写好后,最好修改几遍,而且我一直觉得改几个错别字倒还能发现,可常常修改着错字,就会像上学时候一样,要么把这张纸重新撕了,再重新写一篇,这一篇,与上一篇有一样的地方,但大部分的情节都变了。
想到关系人生命运的高考,报考个志愿,填上了就别改,如果有时候用橡皮改了,改掉的,可能是一生的经历,原来报师范类,那你的人生可能就是为人师表,头顶落着粉笔灰;但你能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可那个志愿写下后,想到老师天天都要很早上学,上课总要站着,我不干了,改填成别的,工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等,这以后的人生里,很难再看到粉笔了。
说起草稿,主要是因为几天前的一个稿子,编辑说要送审了,可我自已看看,竟然又发现几个错别字,本来想不改了,可一想到,这个杂志新挑的,对自已很难得,一定要完美点才好,就决定重新把错字改正了发过去,三四千字的文章,写的时候用了两个小时是最多的,可修改的时候,从零点到四点,打破了我夜猫子生活的最高记录了。
终于改好了,才发现,被改过的它,几乎与原来的他面目全非,放在一起,像一对夫妻生的两孩子,猛一看,有点像,再看,各有各的好。
第二天在线给编辑妹妹聊天说起这事儿,她笑我说,那几个错字她审稿子的时候已经改过了,要是稿子过了,错字就是编校的字了。但她还是肯定了我的认真,她说,其实,根据多年的编辑经验,就是有的人本身就很严谨,每个标点、句子几乎都没有错误,而大部分,会有误,才思泉涌之时,可能手不随心打错,亦是情理之中。
而修改,其实并不是解决错字的最好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培养好习惯,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关系,而一旦一个作品形成,当然是会越修越好,但你会发现,你每修一遍,绝对修的不是错别字那么简单,你会发现很多的问题,修着修着就偏离了原来的初衷和轨迹,而你换道而行的结果,则是越行越远,原来的字修正了,后面新写的又重新有错的生出来,生生不息。
我隔着屏幕乐了,深以为然。忽然想起一个人想去把脸上的一颗痣取了,结果,美容的结果是换了肤,出了门,谁也不认识她了。
多像人生。一步里改了方向,从此风雨兼程奔了去的,可能不再是原来想的北京,而是上海了。
最要紧的,不是回头踯躅,而是每一步,都要走稳走好,走出你想要的姿态,因为,人生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人生无草稿,移步则重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