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简书原创谈古论今岁月拾遗
【王阳明传略】121 天理良知何所居 稽山承语录行止

【王阳明传略】121 天理良知何所居 稽山承语录行止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3-01-08 06:00 被阅读0次

嘉靖四年(1525年)

朱得之(字本思,靖江人),从小读书不拘泥于文字,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读《中庸章句》有疑,不能自解,嘉靖四年八月,偶然读到《传习录》,连夜阅罢,即奔越师阳明。朱得之随侍阳明约一年半,其《稽山承语》记录了这段时间在阳明身边的所见所闻。

王嘉秀(字实夫)说:“心即理,心外无物。不能无疑。”

王阳明:万象皆是道的形体,天地就是一物;道无显晦,人所见有显晦。所谓心即理,以其充实氤氲而言谓之气,以其脉络分明而言谓之理,以其流行赋予而言谓之命,以其禀受一定而言谓之性,以其物无不遵循而言谓之道,以其妙用不测而言谓之神,以其凝聚而言谓之精,以其主宰而言谓之心,以其无妄而言谓之诚,以其无所倚着而言谓之中,以其无物可加而言谓之极,以其屈伸消息往来而言谓之易,其实则一而已。

天地伊始,其气最粗!稍精则爲日月、星宿、风雨、山川;又稍精则爲雷电、鬼怪、草木、花卉;又精而爲鸟兽、鱼鳖、昆虫之属;至精而爲人,至灵至明而爲心。故无万象,则无天地;无吾心,则无万象。万象乃吾心之所爲,实吾心之糟粕。

要其极致,乃见天地无心,而人爲之心。心失其正,则吾亦万象而已;心得其正,乃谓之人。此所以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惟在于吾心。此可见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心,至灵至明、能作能知,此所谓「良知」也。此大人之学所以与天地万物一体也。一物有外,便是吾心未尽处,不足谓之学。

弟子问,何谓天理?王阳明:心之良知。

又问,何谓良知?王阳明:是非之心。

弟子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都说从老师处获益良多。王阳明却说,我从你们那里获益更多,在聚讲中,心中自觉日益精明,假如身边没有你们,则气自满,怠惰之习生。

王阳明一有机会就讲学,有人并不相信他,王阳明就说,我就像开饭店的,有客人路过,自然有近来吃饭的,也有不近来吃饭的。

王阳明任庐陵县令的时候,在衙门外设两个意见箱,一名“愿闻己过”,一名“愿闻民隐”,晚上放在外面,一早取回打开阅读,对于己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民隐,详细核实,设法解决。

王阳明在南都的时候,不少人向朝廷诬告他,他拿到抄本,非常愤怒,然后掩卷自省,抑止情绪,待心平气和,又打开来看,又生气,再掩卷自省,如此反复,直到看的时候心平气和为止。此时的毁污便如浮云飘过,再没有一丝芥蒂怨尤。后来,面对大毁谤、大利害,都不为所动。王阳明对弟子们说:“君子之学,务求在己而已。毁誉荣辱之来,非惟不以动其心,且资以爲切磋砥砺之地,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正以无入而非学也。”

王阳明经常与门人游山,童子青年云从。遇到胜景,王阳明便就地盘坐,或鸣琴,或歌诗,或质疑,青年分列左右,童子在后遇佳胜处,师盘坐,冠者列坐左右,童子在后,气氛和谐,有孔丘“吾与点也”之意。

嘉靖四年,王阳明专门审定自创的《九声四气歌法》,作为弟子歌诗的教材。据朱得之记载;“歌诗之法,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歌永言,声依永而已。其节奏抑扬,自然与四时之叙相合。”

一天讲论“巧言令色鲜矣仁。”正好有同学说,自觉功夫不到家,因为天理老是被人欲打断。王阳明戏谑道:“只怕是人欲偶然被天理间断。”

王阳明过了五十岁,还未立嫡长子,有的弟子就为老是盘算,王阳明说:“儿子只是传承了我的形体,你们如果有人得到了我的心,就是我的真子。常感概带兵以来,不算阵前死亡的,被我处死的人也很多,即使有一个人是冤枉的,老天就当绝我的嗣,所以我并不在乎有没有嗣子。”

相关文章

  • 【王阳明传略】121 天理良知何所居 稽山承语录行止

    嘉靖四年(1525年) 朱得之(字本思,靖江人),从小读书不拘泥于文字,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读《中庸章句》有疑,不能...

  • 阿米巴模式—稻盛和夫的实学

    王阳明龙场悟道,开创了阳明心学,人的良知就是天理,用良知来应对一切,把良知发挥到极致,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稻盛...

  • 7王阳明的基本概念:良知

    王阳明心学的基本概念,首先来说说良知,良知是天理。 天理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那个“道”, 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

  • 2018-03-24

    王阳明的“心即理”,要我们明白,我心即是天理,天理就在我心,要有独立精神,不要迷信权威。王阳明的“人人都有良知”告...

  • 读《传习录》(7.1)

    人本皆有一颗良知之心,皆是私欲所蔽,才会变得现在的样子。所以,王阳明反复说我们要存天理,灭人欲! 有人...

  • 致良知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何为致,何为良知?致是行动,是实践,是达到;良知是天理,是本心,是道德意识。 ...

  • 当良知在沉睡【揭秘走心型骗术全过程】

    明代大儒王阳明说,心即理,致良知。 意思是,我的本心,便是天理,道德的存在。我们需要以良知行事,良知允许的事,我们...

  • 良知和做事是一体的,而不是两件事

    良知和做事是一体的,而不是两件事 王阳明谈到良知,说到:良知是天理;良知是心的本体;良知和做事是一体的,而不是两件...

  • 王阳明:如何区分天理和私欲

    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是致良知,手段是去私欲。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只要把遮蔽良知的内心私欲去掉,以良知行事,就是遵循天理...

  • 百日成长计划【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经典导读】 天理就在我们心中。阳明先生教诲我们:“天理即良知,良知即天理。”听从良知的召唤,即是遵循天理而行。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传略】121 天理良知何所居 稽山承语录行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xq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