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我竟然有颗玻璃心。
每当发生一件“大事”,我总是忍不住去征求大家的建议,在问题发出去之后,心里隐隐的期待:他们会怎么回答,会不会觉得我的问题太幼稚了,会不会觉得我很傻,会不会笑话我,会不会不回答我。
时间滴答滴答的流逝,我就成了呆滞状,内心又期待,又忐忑,拿着手机的手会不由自主的发抖。一分钟两分钟过去了,没有消息的提示音,忍不住点开屏幕看一下,静悄悄的,有点失落;然后五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声音响起,再次点开屏幕,更加失落,忍不住去想:是不是这样问很惹人讨厌啊!大家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啊!
终于,“叮铃”声响起,立马用颤抖着的手打开来看,新闻推送,顿时心灰意冷,五味杂陈。又一声响起,怀着复杂的心情去看,啊,有人回复了!
讲真,那个心理真的不知道该要如何形容。仔仔细细把文字看了一遍,很中肯的建议,顿时心里有了些许的安慰。
一次次地,我终于知道,别人的建议对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对我而言,其实内心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只是不太肯定,不敢去相信自己。所以一遇到事情就不停的询问,征求建议。然后去做决定后就觉得心安理得,觉得得到了全世界的支持。
或许朋友们都了解我的本性,故而每次发生相似的事件,大家都会提出中肯意见,然后让我有心理平衡感,更甚者,大家直接会问我怎么想,直接支持我跟着自己的心走。
我就是这样的人。仔细想来,每次询问的经历对我来说就是一场冒险,一场可以预知结局的冒险,可是我还是忍不住沉浸其中,扮演着从一而终的角色。
这是种若有若无,若得若失的感觉。在和客户沟通前,根据需求和意向,我精细的研究出了一套方案,并且组织精简、合理又能够明确表达的解说,发过去,等待结果。无疑,这个过程更是煎熬,尽管内心明白做这份方案时是用尽力气,是综合多方面的考虑,还是忍不住去问自己:会不会被认为不专业,会不会被认为没用心?
瞧,玻璃心就是这么严重。无论什么时候,第一件事永远想到的都是自己不行,被别人认为不行,又希冀满意的或者鼓励的答案。
可是别人可能一直在忙呢?每个人的观点不同,即使不能得到支持,也有不同的参考意见不是吗?即使方案通不过,那就可能是没有理解到位,反复的练就不也是对自己能力的提升吗?
追根溯源还是因为没有自信。认为自己没有做好一切事物的能力,总是缩在角落里,用玻璃心当做掩饰的完美借口,进而一步步消耗掉比高原氧气还稀薄的自信。一旦失去自信,在不知创造并且怀疑自己的情况下,经常窒息。
哦,可怕的玻璃心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想清楚了,发现一切事情没有那么艰难,也不必痴痴呆呆一脚定江湖。相比之下,大多数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内心有一股支撑自己的力量,那就是自信。
每一个想要飞的人都应该爱惜自己的羽毛。我的羽毛就是自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