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of the Brave

作者: 西山居客 | 来源:发表于2019-05-07 05:37 被阅读135次

      Chinese New Year就要到了,女儿学校发通知,说为庆祝中国的新年,每个孩子本周三会得到两颗软糖,如果家长不同意孩子吃糖,要跟学校确认。看来不只西风东渐,东风也西渐。刚来时能非常明显感觉到和国内的不同,慢慢似乎忘记。除了看到冬雨,想起中国北方的冰天雪地外,没什么能够一再提示不同的了。说起来好玩儿,来波士顿时是深秋,朋友们纷纷表示很担心波士顿的严冬。我们也没经历过,就按照最高的御寒标准,Monclear的羽绒服,UGG的棉靴,严阵以待,等待波士顿的严冬。确实遇到个把零下16度的天气,而且大风,想起小时候学的《刘胡兰》那一课: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然,这样的天气总共也没遇到两个。我们圣诞回国休假的时候,我特意拍了一张Watertown的河的照片,锦鳞游泳,还没有结冰的涓涓水流。等我们休假回来,正是国内的三九,想来波士顿该结冰了,回来后第二天去图书馆,湖里水波粼粼,哪里有半点结冰的意思。然后就看到那些光秃秃的枝条,每天都变得柔润起来。路旁绿绿的小野菜也露出了头。这就是传说中波士顿的冬天?朋友说我们遇到了暖冬,但是国内同样是暖冬,东北现在一样下雪,一样可以在户外溜冰。看来东北人在波士顿过冬,是有些用力过猛了。

Home of the Brave

      为啥想起说那么多呢?话说最近在上一些课,其中有一个阅读课,是一本比较简单的书——Home of the Brave,讲一个从苏丹来的难民小男孩儿来美国后的视角和经历。书很简单,但是里面的意思并不简单。小男孩在非洲长大,因为国家内战失去了父亲和哥哥,并和母亲失散,不知道母亲是否还活着。就在这种情况下来到美国。小男孩没见过冬天,以为美国到处是“dead trees”,没见过雪花。在小男孩的部落中,男孩子成人的标志是在额头上刻上gaar,不知道这个怎么翻译,是scar的意思吧。刻上gaar,就意味着是一个勇敢的人了——the brave。小男孩年龄太小,根本没有经过这个成人礼,是深以为憾的。小男孩的家乡,人与cow的关系类似于亲人和朋友,是如此的相互依存。可是一切都不在了,随着离开祖国,一切都消失了。小男孩面对一个新世界,要上美国的学校,说陌生的语言,不知道如何用洗衣机,不知道穿怎样的衣服去学校,不知道他居然可以在学校拥有一张课桌!“There’s great freedom here,But even when you travel far, the ghosts don’t stay behind. They follow you. You come here to make a new life, but the old life is still haunting you.” 怎样?很美的语言和很深的意思吧。但是整本书的基调可不是哀叹,而是爱和希望,“Life changes, So you must hope.”这本书严格意义上不能算小说吧,老师说是narrative verse,叙事诗。看起来似乎有趣,但是时时透露出新移民的惶惑与哀伤。站在新生活的门外,旧生活和亲人已经遥不可及,但是又缺乏一脚迈进新生活的能力和决心。女儿特别推崇的Something in Between,是在另一个角度上讲了这个问题,不同的是,主人公在美国长大,因身份问题不能在美国继续生活和学习。

Home of the Brave

      在美国,类似的情形真的不少。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我们的老师们,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但是仔细了解,发现她们大多是第三代移民,她们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很多是俄国裔、德国裔等等,但是她们会觉得自己是完完全全的美国人。我们不知道她们的祖父辈或者父母是否经历过一样的惶惑,但是到了她们,她们已经不能想象自己是美国以外的什么国籍的人。

      近两天在看高晓松的《鱼羊野史》,里面讲了很多有趣的事儿。说起移民这个问题,当年在一战和二战中打败德国军队的美国统帅,就是德国裔,潘兴将军和艾森豪威尔。如何?艾森豪威尔后来还成为美国的总统。昨天和女儿一起看川普的就职演讲,看的时候就觉得有趣,革命檄文啊,原来美国人民在川普上台前一直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后来自己又看了一遍实在忍不住笑。川普还发了个推,说“hate new oriental”,说他们培训SAT和TOFEL使中国人occupy了美国。华裔在美国是不折不扣的少数民族,怎么occupy呢?而且华裔在美国的影响力完全和犹太人不能比。高晓松总结得很好,说在美国,德国人负责能征善战,中国人负责能写会算,犹太人负责做生意,爱尔兰人负责当官,黑人负责打球。据说川普也是祖父辈移民美国的,所以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就个人的感受说,如同Home of the Brave里描述的,其实遇到的人非常友善。最可贵的,还不只是遇到的每个人友善,而是对于新移民,他们有很多制度上的安排,尽可能地让你早些适应。图书馆和社区大学都有ELL的免费课程。这些课程可不仅仅是学英语,比如图书馆每周有“Let’s Talk”,每次课都有不同的主题,包含日常购物、医疗、保险,也包括政治讨论以及需要投票表决的议题等等。图书馆还有其他的课程,甚至包括入籍的培训等等。这些制度安排可以让新移民尽快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传递一种价值观:作为公民,你手中的权利;作为人,你必须被尊重的部分和你要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图书馆的老师都是志愿者,好多人是退休后来做图书馆的志愿者的。这些老师风雨无阻,最让我感动的是Terri,她身体不太好,有时会不顾病痛来上课。我们初来时,给予我们莫大的帮助。每个老师都是那么有趣,那么热切地想让你学好英语,融入新环境。他们很关注你遇到的困难,很迫切地想提供帮助。来上课的移民通常来自俄语区(包括俄罗斯、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中国、日本、韩国,间或有来自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的,不管来自哪里,不管英语程度如何,老师都会很认真地倾听你的表述,提供可能的帮助。美国的可贵在于不管总统是谁,不管政府如何,这些根深蒂固的制度和价值观基本不变,这才是老百姓的阳光、空气和水。

Home of the Brave

      昨天有个coffee talk,我们谈起川普就职后的游行,波士顿也是参加游行的主要城市之一,麻州支持民主党是非常坚决的。我们的一位老师也去参加游行了,说组织得很好,很多人,但是井然有序。好玩儿的是,Newton City Hall的雕塑上也被戴上了标志性的小粉帽。我问老师:你们那么多人都不喜欢你们的新总统,接下来的四年你们准备怎么和他相处呢?她两手一摊,说:“我也不知道。我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每个总统都会有人不喜欢,但是好像没有这么多人强烈反对的。”我们谈到EB5,老师说她不了解,我简单介绍了一下,她很担心川普会有不利于移民,包括合法移民的政策。每个人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是美国人有个不错的避风港,他们很多人还是有宗教信仰的。总统的宣誓就职也好,演讲也好,都会提到“God bless America”。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说祈福的时候,不要为自己和家人,要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Home of the Brave

      新年的钟声近了,新添的水仙开得清雅绚烂。为所有人祈福,为爱的、爱过的;为熟识的、陌生的;为故乡和异乡的。尽管每一年我们都有纷争,我们都有分离,我们都有不同的期待,我们都有异议,但是世界在种种之间,依然为我们贡献了无数美好。穿过“the brave”的故乡的硝烟,依然有和平和彼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Home of the Brave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ks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