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每天写1000字简书历史专题精选
想杀就杀,要杀个痛快!朕就是这么任性的朱元璋(一)

想杀就杀,要杀个痛快!朕就是这么任性的朱元璋(一)

作者: 全宏量 | 来源:发表于2017-09-11 00:07 被阅读128次

    公元1573年,明王朝洪武八年,金陵城出现日食,紧接着在七月和十二月分别各发生了一场小规模的地震。古人认为,天现异象,预示着国有大难,将会有不太平的事情发生。

    第二年,明帝国开国皇帝朱元璋借着天现异象昭告天下,让天下人士尽情上书,指出朝廷在政治上的得失,提出批评和指导意见。

    政治觉悟不高的山西平遥儒学训导叶伯巨把这份朝廷的红头文件当真了,上了一份《奉诏陈言疏》,直接指出了三个弊端:臣观当今之事,太过者三:分封太侈也,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

    数千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英明领袖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必须坚决拥护朝廷的英明决定,全力贯彻伟大领袖的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推进皇帝陛下从严治国的决心和方针政策。

    凡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一定要深刻检讨,避重就轻,在大方向上一定要分清大是大非。

    叶伯巨很不幸属于那种分不清东南西北的路痴。

    分封皇族,属于朱家内部矛盾。至于藩王势力过大是否会造成朝廷局势的不稳定,那都是皇帝家务事,怎能轮到你一个小小的儒学训导来指手画脚呢?

    用刑太繁,朱元璋是穷苦出身,最见不得贪腐,因此对贪污腐败份子格外痛恨,用点剥皮实草之类的酷刑,虽然有些矫枉过正,但也瑕不掩瑜。把这上升到危及天下的高度,难免太不把伟大领袖放在眼里了。

    求治太速,这更是什么话嘛!英明神武的朱元璋皇帝陛下就像天上的红太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要开创数千年未有之伟业,只争朝夕,你这小小儒生就是赤裸裸的污蔑。

    果不其然,天子龙颜大怒,曰:小子间吾骨肉,速逮来,吾手射之!于是派遣兵马将叶伯巨捉拿回京,让其受尽折磨之后活活饿死在监狱里。

    事实上,叶伯巨痛陈的弊端在25年后便应验了。朱元璋尸骨未寒,燕王朱棣在北京起兵,抢下了自己亲侄子的皇位,不可谓不讽刺。

    只不过,政治便是人治,摸不清统治者的脾性,贸然触碰到逆鳞,那就只能把自己陷入黑暗的绝地。

    这位明帝国的开创者生于忧患,幼时没钱读书,但不可否认他的天资聪颖。在若干年南征北战中,自学成才的朱元璋不仅可以识文断字,还能即兴作诗。虽然诗歌水平不高,可自负却是超一流水准。

    据说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一战之后,已经几乎确定了定鼎天下之势。有一晚借宿在太平府波若庵。庵内主持惊讶于朱元璋的面向,便询问他姓名。朱元璋笑而不答,提笔在墙上写下一首诗:

    杀尽江南百万兵,

    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汉,

    只恁哓哓问姓名。

    等朱元璋龙登大宝,偶然想起当年自己的光辉事迹,派人去寻找当年自己遗留的墨宝。谁知得到的答复是,这首诗已经被人毁去。

    勃然大怒的朱元璋将寺内僧众尽数抓来,准备全部问斩。关键时刻,还是当年老僧的某弟子机灵,说:毁去陛下墨宝,实在有迫不得已的苦衷,家师曾留下四句诗云:御笔题诗不敢留,留时常恐鬼神愁;故将法水轻轻洗,尚有毫光射斗牛。

    想起当年自己确实是反贼身份,老和尚不敢留下“反诗”也是情有可原,况且人家还特意说明情况,又写下诗文巧妙夸奖了自己一番,朱元璋哈哈一笑,这才原谅了波若庵众僧。

    由此小事,可见朱元璋的脾性。可以夸奖,但不可以批评,像叶伯巨这样的愣头青,也就死得一点也不冤了。

    终洪武一朝,因为看不清形势死在朱元璋刀下的人物何其之多,叶伯巨只不过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而且饿死这样的结局相比其他受酷刑者来说,已经不知道有多幸运了。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杀就杀,要杀个痛快!朕就是这么任性的朱元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hx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