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很简单,看看电影 、读读诗 Δ
瘦西湖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说:摇拍比剪辑更富有主观性和人情味。
《漫叟诗话》说:诗中有拙句,不失为奇作。若子美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之句是也。
想展现摩天大楼,并不需要从高处一览无余,可以从大楼底层开始,逐层向上拍,直至顶端。
从镜头开始到结束,出现在眼前的是不断运动与缩小的楼层,这种感觉使观众的感受突破了画面空间的局限,视野更加开阔。
两个黄鹂为何要鸣翠柳?就是杜甫在固定镜头,而通过白鹭的“上”,立时就延展了人们对青天的感知,加深了对春天的印象。
说杜甫此句是拙句,是指画面;说杜甫此作是奇作,却是指手法。
所以,真不知如何写景了,不妨随便摇摇头,就有灵感了。比如我写《蝶恋花·荷花节于瘦西湖上》便只是将视线平移:
细细弦歌声缭绕,年少船娘,短著青花袄。吹水鱼儿游绿藻,穿枝燕子衔芳草。
曲曲隋堤如梦觉,十二楼台,一桨烟波渺。白塔红桥吹不老,缀成半部风情稿。
摇镜头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有杜甫的垂直纵摇,有我的水平横摇,还有中间带有几次停顿的间歇摇,环摇、倾斜、甩镜头……不一而足,是学会写景的基础。
∀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