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简书「谈写作专题」纸上电台听爱佛僧老师讲如何读书的分享课。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阐述读书的方法,浅谈中国文学的发展,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今整理归纳,记之于笔墨,以不负老师谆谆教导。
一、读书的方法
我觉得读书很重要,方法更重要,否则就是看字、看故事。这本来不碍事,但如果我们还要写作那就不能随便读了,书读得好才能写的好,如何读书呢?就是要澄怀格物。
1、什么是“澄怀格物”?
澄怀就是摆脱一切俗念,保持宁静的心境,也可说专心致志。我不相信速成之类的读书,那根本不可能,读书一定要先端正态度。
格物是指观察和研究天下万物。如果你想当一个“作家”,就应该不抱任何偏见地去观察社会和生活。
如何不抱偏见?就是对于过去的人或事,要具有同情包容的心态看待,看他怎么选择怎么行事?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很多时候表达一种希望。一部作品表现了很多你觉得不现实的问题,也许就是不现实,也许只是你没见过,但它总在表达一种愿望。
如果要去写一个故事,你怎么表现你的人物,你怎么表达心中的愿望。你的人物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你怎么表现这个选择?你把文字或者画面逻辑弄清楚,你的任务就完成了,这就是格物。
所谓“才子心清如水,故物来毕照”心清如水,才能照见别的东西的影子。
“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格物”是“致知”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个人伦理实践和群体政治实践的起点。
具体到写作和阅读来说。格物强调的是通过研究历史和当代社会中生活中的人来认识形形色色的人。
仔细想想,你下笔写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物,是不是都是观察和认识的体现?把这个人或者物写得引起读者共鸣和赞叹,就是通过读书和观察社会生活而达到的程度。
目前我们看见别人写人物,基本上都是对话开始。因为限于阅历,通常大家写人物对话都把握不住人物特点,就是因为格物不到位。
2、如何“格物澄怀”?
要以忠恕为门,“忠恕”一语出《论语·里仁》:“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按《论语》的意思,“忠”是成己成人,即“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恕”是推己及人,即《论语·卫灵公》中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都不愿意就不要强求别人,这就叫“恕”。读书就要有这个心态。
还有一种更高级的说法就是“己之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己所喜不能强迫别人跟你一起喜欢。
忠,就是忠于自己内心,用自己的内心体谅事物、人物。忠指忠实诚恳,尽心尽意;恕指付己度物,将心比心。忠恕,设身处地去推想他人的行为,对人的个性也是从主观出发而走向客观的分析。客观的分析,分析出来的心得就是你自己的,别人抢不走。
人尽管各有其面貌,各有其思想性格,但构成人的因素基本相同,只是环境变化和性格有异。这里重要的中间环节就是“因缘生法”,只要自己忠诚,认识到自己也有七情六欲,就可以推想出别人的千万种变化。
作家“格物”的目的,是对客体对象作内外表里的全面把握,作家不能只停留在对象表面外观的肤浅认识上,而必须由表及里,“入乎其内”,熟知所写对象的精神实质,以达到“物格”之境。而这只有经过“忠恕”之门才能完成。
依照“忠恕”的原则进行艺术思维,洞达人、物内在的规律性,并以此为根据,写出符合各种人、物本然的性情、动作和状态,从而使笔下的艺术形象人各其人,物各其物,各臻其妙,一定要设身处地而后成文。所以,我们读人物要由其表面知其里,把握各种人内在的思想、性格。
任何人的行为动作、言谈话语,乃至喜怒哀乐、感情变化等表面活动都是有条件的。任何人的思想、感情、性格都是由他周围的社会条件、生活环境等决定的。每个人的生存环境不一样,性格也不一样,处理问题的方法更不一样,理解这些原因才是读书,才能在写的时候更好地表现。
举个例子:《水浒传》里很有名的一段事件“李逵劫法场,乱杀观众”。台湾一位作家评论说这段描写太残忍,不适合小孩子看,施耐庵写得太血腥了。
当时劫法场救宋江,围观群众特别多,救了宋江之后,李逵拿着斧头把观众跟切菜一样的砍,是不是太残忍了?
那么我们格物这个事件,假设你是我女朋友,我出了车祸,需要立即送医院。一堆人围着看热闹,你走不出去怎么办?你难道说,大家围着吧咱们慢慢看着他死。
所以这不是李逵残忍,设身处地的想,劫法场这么大的事情,弄不好就都会被抓杀头。
施耐庵写得很清楚,“江州府看的人压肩叠背,何止一两千人”,很多人不注意这两句话。就像匪徒抢银行,被几千观众围观跑都跑不掉,怎么办?不可能是跪下来求大爷大妈让个路,肯定是一通扫射,然后走人。
这就是设身处地,根据你读的书的环境逻辑、故事逻辑去格物。
3、多人物出场的时候怎么读?
要注意,比如小说里有一堆人物出场,你就注意看,作者安排谁先说话,说了什么,这都非常重要。
举例:《倚天屠龙记》里面的人物很多,其中有一段大战光明顶。这么多人,你怎么一个一个去写,怎么表现出人物性格?
有一个武当七侠老二叫“俞莲舟”。最初的时候,俞莲舟是见过殷素素的,也就是张无忌妈妈,这是一个魔教女人。俞莲舟作为正派当然很讨厌她。但是通过几天相处,俞莲舟觉得这女子并不讨厌,并不虚伪,而且果断聪明,为人不婆婆妈妈。
后来出现了一个大事件,就是很多人上山逼死张无忌爹妈。那么多人,怎么表现?金庸怎样安排,武当七侠里面谁出来说话?大家有空翻看《百岁寿宴摧肝肠》那一回,危难时机,武当七侠里面俞莲舟说话特别多。
武当七侠亲如兄弟,为什么别人不说话,就俞莲舟说话?俞莲舟对张翠山、殷素素夫妇说了一句话:“我便性命不在,也要护五弟一家平安。”注意,他说的是一家。这说明,他已经接受殷素素了,对张无忌更为喜爱。
你看人家这个对话写的很厉害。金庸只是讲故事。他不会在讲故事的时候去直接说:俞莲舟终于接纳了殷素素,他就通过对话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这还不算,最神奇的在后面,因为这本书里面的人物比较多不可能每个人都写到,所以安排出场很重要。在后面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的时候,武当五侠都在光明顶。
当少林派嘲笑张无忌的时候,武当五侠里面只有俞莲舟眼眶湿润,因为他想到了“五弟和五弟妹”。其他人为什么不写单单这样写他?武当五侠里面,最爱哭的是殷梨亭,动不动就哭,而这时候偏偏是俞莲舟哭。
当殷素素的爸爸,殷天正在受正派人士欺辱嘲笑的时候,你发现,这时候说话的都是俞莲舟。可以说,殷素素已经是俞莲舟的红颜知己。
这个人物就表现的很好,只用那么简单的十多个字和半句描写。还有最后打伤武当派第三代掌门宋青书的人,也是这位俞莲舟,其他人没这个性格,只有他可以,所以人物出场的安排非常重要。
所以读书的时候,当遇上多人物场景就重点看,谁先说话,说什么?一定要注意那个人,要多吸收多角度的思维,不要死板的硬套。
有些人固执的认为自己的认知是对的,看事情不符合自己便都是错的。自己不管读了多少书,知道多少知识,但愤愤于别人不如你,不允许别人有其他的想法,那自己读的书也算是白读了。
谈写作丨纸上电台:听爱佛僧谈读书之格物澄怀二、中国文学简述
1、发展:
这个中国文学的发展非常有规律。如果你读到《论语》,你会发现《论语》是将各条凑合成为一篇,内容互不相干。
但你读《老子》,《老子》却是凝练的、有次序的。所以,你就可以做出判断,《老子》出书比《论语》晚,是后期的作品。
读书要能辨别出该书系哪一时代的文章或诗,更要能体察出是清代人之诗却含有唐人之诗之风格,能如此便是达到最高境界。
A、区别:
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最大的不同——中国重散文,其次为韵文(诗词)
中国文学的散文,是先成体系的,所以比较重要。那些《史记》、《水浒传》,在中国文学上都属于散文,都是分支而已。
西方的散文以小说为大宗,我们知道的外国名著,总是故事系列的(包括哲学系列)、小说系列为多。
中国的散文以历史为大宗。二十四史、唐宋八大家之类的,多跟历史政治有关系。客观来讲,西方小说整体上比中国小说好很多。中国的代表《水浒传》粗线条,《红楼梦》细线条。但在叙述结构上,西方小说更为系统化,当然外国的小说研究理论的也很多,而中国文学大体上还是以史为主的散文。
B、特点:
文学理论界有一句话叫——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我们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尚书》记言,《春秋》记事。什么是记言?就是记载言行。什么是记事?就是写历史事件,这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大特点。
就是“史”很重要。史既然是历史,相对来说当然是客观的记载言行、时间,也就是中国人所谓的立言,这是散文的情况。我们可以理解为不押韵的就是散文。剩下一种就是韵文。散文是中国文学的气宗,韵文是中国文学的剑宗。古代的韵文,以《诗经》为主;散文以《尚书》为主。
《诗经》我们比较熟悉,后来中国文学的所有发展,无论是诗词歌赋、史书、还是小说,还是戏曲等等,都是从这两个发展出来。
《尚书》中最可信的作品是商代的《盘庚》。商代有一国王自黄河以南搬迁到黄河以北之河南省彰德府安阳县,即今日称为殷墟的,出甲骨文之处。自盘庚始至商纣止,殷商立都达二百余年,当时盘庚迁都遭百姓反对,故特写此文《盘庚》上、中、下三篇以晓谕人民,实为最真实之演说词,却是最为难读之作品。
《尚书》中正式像样可讲的,要从西周起,因为虞书《完典》、夏书《离贡》、殷书《盘庚》,均有可疑之处。现在也没定论。那么,我国文学起源之时,可以说自西周起,因为《诗经》与《尚书》均出自西周。
但真的要研究中国文学这些书都得读,至少读其中一些。《尚书》非常难读,但是你发现,大家却都知道《诗经》,这就是说,古代韵文易读,而散文古拙难读。为什么这样?因为《诗经》是经过沙滤作用而与政治结了不解之缘的。
《诗经》里面也有很难读的,比如大雅小雅,但是风之类的就比较好读。原因很简单,古人写作私人是不能写的,只能帝王写。人民不能随便写作发话,只能上层圣人写,来教化人民,所以孔子作《春秋》战战兢兢,说自己犯罪了。
但是经过官方的操作,《诗经》却把一些民歌类的东西收入进来,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跟西方文学的起点完全不同,西方的起点是从个人言论开始,慢慢成书,成为文学。
诗经之后就是我们熟悉的诸子百家。子,是什么?就是指先秦诸子,或称诸子百家。这一类人的作品,大致分类为思想或称哲学。他们的文学水平也很高。
举例说明: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肽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不是大致意思大家都能明白?“疏”,就是粗。饭”,此处作动词用。“浮云”是指身外之物的富贵。
你看孔子说话都这么诗情画意。前三句是在描写一个“穷”字,但是他的描写方法像画画一样,一个人端着破碗吃着粗粮,喝一点白开水,就那么蜷缩躺着枕头都没有,枕在自己胳膊上。但是脸上笑嘻嘻,心里乐滋滋,去它的富贵荣华,老子高兴着呢!但你看后面两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实含有诗意,这是诗人的胸襟。
孔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一种人格,就是世界没救了我也要救,救得了救不了那是一回事,我去做才是“士人”的责任。
我们现在看用词,就是孔子这个“意境”是怎么表达出来的,如“浮云”两字,不论哪里人都能明白意思。所以孔子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段文字,简直就是无韵的散文诗。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一句寥寥十字,却流传了两千五百年,这不是教训亦并非理论,而是一首诗,一幅画。因而后人作诗画用此题材者极多,所谓“岁寒三友”亦由此句推衍而出。
他其实并非真讲松柏,其实是“比”,是一种比喻,我们可比喻作“在患难中可见出朋友的交情”,并且以此类推举一而反三,可比喻任何事物。
那么《论语》以后有《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老子》与《吕氏春秋》诸书,谈到先秦诸子主要的便是这八部书。
《孟子》文章近似陶渊明;阮籍的诗则近似《庄子》,这是中国文学的两大派,孟、庄的文,陶、阮的诗各有其风格。
2、体裁:
我们发现《论语》仍是根据记事记言的传统演变下来,就是从《尚书》和《春秋》的方式来的。但是《论语》与《尚书》、《春秋》不同,不同在什么地方呢?
《论语》是孔子的私人言行,《尚书》《春秋》是对国家大事而言。中国文学的跨步,就是从国家大事到个人言行,所以人们对先秦诸子都很重视。
《尚书》及《春秋》的《左传》。《尚书》是记言的,它记下国家领导人所发布的文告,事实上就是历史的文件。《左传》是记事的,它记下历史的事实经过,也是历史的文件。到了先秦诸子,文章就有思想性或者哲学性了,这就是体裁。
《论语》它还是散的、零星的,是由许多章凑合在一起而编成一篇,但并无连贯的意义。后人把《论语》第一篇名叫《学而篇》,因篇首的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所以这题目是并无意义的。其他的类似,《孟子》也一样。
庄子改变了文章面貌开始有了标题,《庄子》一书已进一步成为假设的对话寓言体。孔子和孟子都有学生记录他们的言行,庄子则没有,所以庄子自己写作,跟我们在简书上写差不多了。
但是对比一下,比如庄子写啮缺与王倪对话,从写法上跟《孟子》的“孟子见梁惠王”文体一样。不同的是,庄子的题目有了意义,庄子是标题党。如果你把《论语》打乱读没影响,但是《庄子》不行,庄子开始注重连贯性。
到了《荀子》,已再进一步发挥其个人整套有体系的思想与意见了。《荀子》中的《天论》《礼论》《正名》《正论》及《解蔽》等篇,都是整体的一篇,并不像《论语》《孟子》和《庄子》那样用零星的讲法。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从《尚书》《春秋》里来的,只不过一直在变化。变化是因为每个人的思想、性格、能力、环境等等都不同。
就如《老子》外表看来,好像是把零零碎碎的字句拼凑在一起,例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节,其字句犹如《论语》一般,但《老子》是一部哲学著作,其词句是经过凝练的格言,有如西方尼采的作品,而且不是用简答体,境界提高了。
老子很有性格,他说得话就是为了让你们不明白。你们越不明白老子越高兴,这就性格很明显了。所以说,以上诸子各家的古代散文,自孔子一直到吕不韦,时间已前后经历了两百多年,每一本书都随着时代而有所演变。其中《庄子》和《吕氏春秋》在文体上是较为精进的,但这并不是说《论语》这部书的思想不及其他诸子。
有了诸子百家,但是《诗经》还在,这就和赋有关了,赋是从荀子传下来的,你如何判断一篇文章是不是赋,什么叫做赋?
“赋”就是直叙其事,但有的赋中亦可能仍含有比与兴。我们知道《诗经》动不动就赋比兴,后来的“赋”就主要是把这个用来写散文,写得优美押韵,就是“赋”。作赋非用辞不可,辞亦一定即是赋。
举个例子:
屈原的文章不叫作赋,但是已具备赋的规模。作赋的主要是宋玉所作之赋,传下来的有《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九辩》及《风赋》等,均是宋玉与楚襄王的问答之作,其文体是二人对话。庄子的对话是“寓言”,“赋”与庄子的“寓言”有很大关系。
比如屈原的《招魂》,文中说“魂兮归来”,这是铺陈,也可说是赋。那么判断的标准呢?
标准如下——赋是韵文与散文的综合体,它在叙事时用散文,形容时则用韵文。你在观察和尚念经,都是有说有唱,你看京剧,有道白、有唱腔,跟赋很像。但《水浒传》全书是散文多而韵文少,所以称为“小说”,或称“章回小说”。但如果是韵文多而散文少的话,便叫“戏剧”了。
赋的来源如下:
(一)由《庄子》之《说剑》《渔父》《盗跖》变来。
(二)由纵横家之文变来。盖纵横家善讽谏,喜好铺陈,故《战国策》亦是赋之来源。
(三)由滑稽家之隐语变来,如淳于般,好长夜之饮。
(四)自《楚辞》变来。
(五)自《诗经》变来。
然后赋出现了变化,发展为诗、词、杂歌谣辞、近代曲辞、新乐府辞和对联。以前写赋、写祭文,发现太长不好写没人读,干脆摘几个句子送出去,慢慢的赋里面的一些对仗优美,有含义的句子就变成了对联。
中国的文学凡是有韵律的,都是由《诗经》解放而演变成《楚辞》,再演变成“乐府”,稍后再演变成整齐的“诗”,诗再变成词,变化多端。
但是散文类的,从《论语》以来一直没有变。《史记》虽然是记载真实历史的史书,所谓“文章同史”,但不过是有道德思想融入作品中,却并不损害其文学价值。
所以中国古代文学,跟历史、政治关系很密切,我们了解就行了,但别以政治的眼光去要求别人。
做学问、读书、写作,除非特别需要,不能用政治的手段和思想来束缚自己或他人,否则只会使自己的思维越来越固化、狭隘。
思想要独立,心中要宽广,不带政治或偏激的眼光看人和文字。有点胸怀的人是想办法交流沟通,改善你所认为可以改善的,任何个人的见解都会或多或少存在偏颇,只有多读,关注最本质的东西,才是读书的正确方法。
如果有读书写作方面的疑问可以加爱佛僧老师微信号:qianyongzhua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