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丁卯,坚持读写悟。
免费开通会员攻略图:点击蓝色链接查看,丁卯会员邀请链接:点击开通最高领300贝,简书变现增收技巧:点击丁卯首页或文末。
0|写在前面
采铜,是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他惯于使用手术刀一样的文字,剖析人们思维里的种种禁锢,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放于困惑的熔炉中反复冶炼,提炼出知识背后的知识、方法背后的方法。
在百万畅销书《精进》中,采铜选取了影响人生的7个关键切面(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考、努力、特色),设计出它们的精进路径,帮助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支点,帮助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就如知名作家马伯庸推荐语所言,这本书的价值不只在于如何让自己变得厉害,更重要的是弄清楚自己为什么不厉害……
《精进》这本书将帮助你:做时间的掌控者,而不只是使用者;权衡本末轻重,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摒弃“过度准备”,在即刻行动中增长智慧;变被动接纳为主动输出,化身高段位的学习者;来一场大脑“断舍离”,突破固有思维,实现无限穷举;优化努力方式,有策略地培养后天才能,跳出“高效却无用”的怪圈;成功不是简单复制,开辟个人独一无二的跃升之路……
1|我们该如何对待时间?怎么避免重复抓沙子?
很多成功者都在意时间分配,也有人说时间是阅读者付出的最大的成本,前期解读蔡垒磊《上行》中提及时间“马太分配”,给我都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
浙大心理学博士采铜写《精进》这本书,序言与开篇第一章都在谈“时间”。在母亲“钟表慢5分钟”的惬意,与日常“把表调快”的习惯,产生了撞击,作者采铜恍然开悟。
我们总是在惯性中生活,在教导下学习,在常规中思考,在劝解中决定,并在无助的结果中自责。然而,我们对眼前的一切习以为常,甚至很少意识到要反思当前被局限的生活,去发现和探索更多成长成才的可能性。
在《精进》一书中,采铜从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等关键词切入,帮助我们打开的人生7个侧面。本文先从“时间”入手,打开这本百万册畅销书。
01以何种态度活在当下?
一个人如何对待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有的人闲下来以后就无所事事,有的人只争朝夕到处奔走,把生活过成了忙乱不堪的密集鼓点,还有些人这段时间很随意,把快马加鞭与一拖再拖完美融合……
厉害的人如何利用时间?儒学大家梁漱溟先生曾以“郑重”二字作答。采铜的解读是: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聚焦于当下的事,自觉而专注地投入。
如今,小孩子用“郑重”的态度去玩耍和认识世界,反观很多成年人却用“游戏人间”的态度去做“正事”,确实有些讽刺。
现在的人很容易陷入一种对外的焦虑之中,虽然身处的当下,心里却思考着不确定的未来。打破这种焦虑,就是要专注于当下,未来最早的起点就在此刻。
我们很早就提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专注的状态在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心流”(flow)。这才是对待生活、活在当下的至高境界。
02为何规划下一个五年?
如今,很多工作都是按照5年来规划,想一想5年之后你会做什么?那现在又该做些什么准备?
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是五年?因为两三年太短促,八九年又太长远,大学本科都还要四年时间呢,五年正好是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这世上很多事情并非短平快、立竿见影,而需要长期主义、矢志不渝地坚持。如果把五年作为一个时间跨度,很多人就能够忍耐头几年的挫败、煎熬和孤独,乃至别人的误解、嘲笑和攻击,每天哪怕前进一点点,五年累计也将是一个惊人的突破……
五年规划有助于人们把眼光放长远,我们考虑的事情是“要不要做”,如果放在抽象具体的情况下,就只会“怎么去做”,而搞明白“做什么”这个战略,比弄清楚“怎么做”这个战术,更重要!否则就是舍本求末,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03如何花时间在值得的事?
很多人告诫我们“要合理利用时间”,那怎么才算合理有效?似乎没有啥“标准答案”。
作者采铜判断一个事情是否值得做,给出了两个评估角度:一是这件事当下带来的“收益值”大小,二是这项收益随着时间衰减的速度,也叫半衰期长短。
以收益值高低、半衰期长短为轴线,可以将所有的事情分解为4个象限,分别是:
一是高收益值、长半衰期,比如与“牛人”对话,接受精神洗礼与认知升维。
二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比如打游戏、看综艺,能够带来短暂的愉悦,但事后却是空虚失落。
三是低收益值、长半衰期,比如读读经典书籍,给老朋友回信,新学一项技能。
四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比如刷网络短视频,或者社交媒体跟帖打嘴仗……
大家对号入座,在快节奏、碎片化、功利化的现代社会,是不是很多人都陷入了“短半衰期”的沙坑?每次把沙子抓起来,刚有一点获得感,沙子就从指尖滑下,不得不重新来过。虽然,我们每天都是崭新的一天,但始终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时间自有偏爱,很多人虽然消失在历史的长空,而他们那些经典作品流传至今。所以,我们要努力克服“信息噪声”的干扰,从追求“及时兴奋”模式切换到“长久受益”模式,尽量走出“短半衰期”事件的沙坑。
04如何面对永不够用的时间?
大家都遇到一些奇怪的现象,什么时候睡,并不取决于有没有睡意,而取决于钟表的时间;什么时候吃,并不在于饿没有饿,而是看到没到“饭点儿”。随着社会机器高速运转,时间管理更是被推上了神坛。
时间如果不被人所掌控,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后果不敢想象。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建议,现代人的生活应当有快有慢,而不是一味地与时间竞赛,就像音乐界的“节奏”一样,张弛有度、舒缓有节。
所以,使用时间快慢交替最好,也对应着时间利用的深浅平衡,最终把“近未来”与“远未来”连接起来。可快可慢,有深有浅,且近且远,着眼于长期,专注于当下,郑重对待所拥有的时间,应该就是一个人成熟地对待时间的方式。
惟愿我们要学会用“时间之尺”丈量历史中的自己,审视事件的长期价值,尽可能删减非必要的事。人生那么短,路又那么长,好好走就是了。你可以很努力,但千万别心急……
2|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如何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采铜在《精进》中指出,仅仅是好的选择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最好的选择。
我理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如果方向错了,甚至南辕北辙,越努力越离谱,反而停下来就是进步。
05如何以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
决策心理学认为,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满意原则,就是从自己熟悉的领域中,去寻找符合内心标准的选项。而最优原则,也是从全局出发去选最好的最合适的选项,哪怕费时费力也在所不惜。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于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所以,如果难以兼顾,那就努力找一个更好的环境,他会裹挟着你的内心往更高的目标前进。
采铜建议,在现有的格局上,向上走一步。他还提出了四层格局:一是看不见,信奉“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盲从随大流。二是看自己,笃信丛林法则,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三是看天地,对某些或某个领域有深入系统的钻研,能提出原创观点。四是看众生,对社会有责任感,愿尽一己之力,去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福祉。
我们无须期望自己一步登天,一下子就能够成为普渡众生的人。事实上,我们能够以自己现有的格局为基础,拿出勇气再往上走一步,发现更多的选择,看到更大的天地,就很好。
06怎样发现人生中更多的可选项?
很多人始终掉在“既要想……又想要……”的两难困“井”中,四周无路可走,爬出井外成了唯一却有似乎不可及的希望。
事实上,真如他们感受的那样吗?当理想目标与当前处境构成了冲突,导致了糟糕的内心状态,其实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外在的客观现实,还有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这些东西也会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从而限制了思考的角度和范围。
采铜提出四种最普遍的“隐含假设”。
一是赛道架设,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陷入了对竞争的焦虑和对失败的恐惧中,始终在一个被外界固化的轨道上不停奔跑。
二是低关联假设,认为人生种种经历相互独立,小时候学画画对以后没用,就再也不学了。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说,人生就是一个连点成线的过程,有些经历也许一开始看不到意义,但若干年之后便会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三是僵固型心智,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暗自用一种固定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遇到挫折就自怨自艾,失去继续努力的勇气。
四是零和博弈假设,在竞争中只看到“你的方法”或“我的方法”,而没有想过寻找一个“我们的方法”。
采铜认为,这些僵化的教条应该被灵活的思维放框架所替代。比如“苦差事工作”和“消遣类爱好”,看似是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其实还有很多中间选项。通过阶段性的时间重组,让理想与现实兼顾而不冲突,不必做完这个再做那个,而是统筹着先做一个,另外一个也不放下。在工作之余与爱好之间,选择一个连接点,把能力嫁接过去,通过相互影响是你的工作更像你的爱好,你的爱好更像你的事业。
总之,永远不要放弃寻找“第三选择”,假如实在做不到“选择我喜欢”,那一定要努力做到“喜欢我选择”。
07为何要不惧修偏做出改变?
采铜举例说明,一个人的选择很可能改变人的一生,但是多年之后另一个新选择却能覆盖原先那个关键选择,迫使人生走向另外一个方向或者重回之前的轨道。从这个角度来看,选择是可以被修正、被重塑,人们也没必要过于抬高单次选择的重要性,整个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再选择的过程。
决策心理学中有一个“规则遵循理论”,人们在做出一个决定时,往往是基于自己的身份,并依据身份所遵循的规则来判断,使个体的行为与周围的社会环境更加适应。
而在我们东方文化氛围下,很多身份是社会和外部的期望,加之于个人身上带来的,而不是个人自由探索的结果。在我们的思维惯性下,更多的会想“我们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想要做什么”,更多的会想“我们只能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擅长做什么”,更多的会想“我现在是谁”,而不是“我未来是谁,我还能成为谁”……
我理解,选择,与其说是选项的哲学,不如说是放弃的哲学。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很多时候会选错,甚至为这个错误付出太多代价,但是没有关系,我们依然可以重新作出选择,因为这才是人生的常态,而且重新选择并不意味着推倒重来,曾经的想法、选择、努力都夯实进了人生的“地基”里面,在过去、现在、未来建立了某种联系。
人生就是持续反复的构造,它既是不断延续的,也是不断变化着的。不管做了哪个选择,你内心里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就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比如,在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性特别强的选择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聆听内心的声音。
不要害怕选择失败,人生大不了重新再来。
3|如何做到即刻行动?工作化繁为简有啥妙招?
《精进》中有个观点很好,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比做好他更重要,因为只要开始了,你就有机会把它做得更好。也有人说,栽一棵树最好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08为啥“现在”是最佳时机?
很多人都发愁写作写什么,实际上当你静下心来,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写下第一句话,很多思路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来。很多作家长时间如此“刻意练习”,就算没有灵感,也能完成写作任务。
如果总能想到一件事,就完成一件事,那么我们同时应对的事情就少了很多,你就不用花心思去“管理”这些事情。先把必须要做的小事处理掉,是我们保存积极和从容心态的一剂良方。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应该立即行动。很多事情解决起来需要从长计议,而一步一步列计划,就是在头脑中构思,本身也是一种行动。而构思也应讲求即时性,尽可能立即做起来,甚至可以跟其他事情同步进行。
09“最小化可行产品”启示有哪些?
最小化可行产品,是指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可执行基本功能、能被用户使用的实验性产品。
创业者尽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优化,形成“构建—测量—学习”的循环,减少试错成本,提高创业效率。
对我们而言,阅读一本书不是产品,但是对书本深入解析,写成文章就算是。很多人觉得这种东西太“小”了,但是从一篇短文,到一篇长文,再到一本书,就是最小可行化产品带来的震撼。
事实上,不打无准备之仗,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准备好,因而很多人都缺少“往前一步”的自觉和勇气。
先把最小可行化产品做出来,然后不断试错,去接受批评与反馈,持续提取有用的信息,去修订和完善自己,达成“迭代升级”的功效。
采铜总结为三点: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负面意见,并慎重审视;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建自己的产品。
10工作如何化繁为简?
采铜在《精进》中提出一个“分层工作法”,也不失为一个化繁为简的好办法,分享如下。
他举例录制一首歌曲,往往有多个不同音轨复合而成,有人声、乐器声,还有一些特效背景音,每一个音轨都可以独立录制和编辑。
另一个案例就是用photoshop来画画,把一幅画作区分为多个图层,每一个图层都能相互独立,最后合成叠加出最好的效果。
所以,“分层工作法”是完成一个复杂作品或者项目的基础,甚至是最有效的战术。把复杂事情简单化,拆解完毕之后,再一个一个去完成,就能达成预期的效果。
正如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所说:“写好一篇散文要经过三个台阶,一个是音乐的,这时它被构思。一个是建筑的,这时它被搭建起来。最后一个是纺织的,这是他被编织完成……”
11复盘总结有哪些关键节点?
采铜入职的导师曾教他,入住宾馆,先看看门后的楼层结构图,记住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每做一项工作,在脑子里面回顾总结一番,也就是复盘。这两个建议,一个是提醒要前瞻,还有一个是提前要回顾,这也是很多牛人的习惯。
很多人都在怀疑“三思而后行”的正确性,也推崇“行动性思考”的执行力。因为他们觉得,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好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才能积累到真知灼见,才有利于指导实践。实际上,我认为两者并不矛盾,甚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不论提出什么说法,谁也无法否认反思的重要性!我们又该如何反思?
我们目光所及,看到的都是一个个表象,透过表象看本质,需要付出更多的观察与思考。采铜认为,复盘反思至少要把握的关键是:信息、预期、结果、进度、工具、情绪、阻碍、优势、遗憾、意义等。
通过及时反思,梳理反应链条与意外现象,这件事是如何开始怎么发展,如何转折,最后怎么结束?它背后的动因、阻力和关键点是什么?通过反思梳理,有助于我们掌握其背后运行机制,便于以后掌控类似事件。
4|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怎样学有所获解决问题?
怎样的学习,才能直面现实?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
12为何说问题才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好的学习者,首先要向自己提问,我为什么要学习?
很多人眼中的好学生,其实只是一个“吸纳者”或者“搬运工”的角色,他们把外部的知识经过消化后搬到头脑内部,只不过完成了知识在不同载体之间的传递。
如果学了这些知识,就像库房码垛一样摆放整齐,而不能用于解决了实际问题,那么学习的价值何在?
问题就像导向,引导着我们去接近这座知识的高山。我们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我已经具备了哪些相关知识?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还有哪些未解之谜等待我去探索?
如果没有问题引导,我们常常只是零散、随机性地学习,学到的东西都是一盘知识的沙砾。如果有了问题牵引,就能构筑形成一个体系,相互之间存在某种逻辑联系。
13怎么避免沦为知识搬运工?
曾几何时,我总是喜欢从网上下载很多电子书、软件、电影、图片等资料,总感觉有朝一日能够重温、用得着,后来才发现,除了占用了很多内存之外,似乎再也没有打开认真看过。
我在决定解析经典书籍的同时,也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不是一个信息搬运工?到底有没有如自己所期待的那样,融入个人理解、思考和观点,形成不那么一样的认知。
从某种意义上看,我们只是做到了浏览信息本身,而缺少那种主观能动地“解码”和运用。所以我们要学会“深度学习”,不只要了解,还要知晓,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知道,还要做到。
如何找到解码的入口?采铜列出三种方法。一是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二是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伸。三是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有人说,真正的学习高手,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有人信奉“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可在如今看来,“太阳底下尽是新鲜事”,这或许就是“看”与“观察”的差距所在了。
14你能够调用的知识有多少?
学到有用的技能,才是学习的重点。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知信行合一。
真正的学习高手就像打游戏,虽然有很多困难和规则,但只要一开始融入进去,很快就融会贯通了,丝毫不觉得是负担。而真正深谙教育之道的老师,其实就是那个设计开发游戏的人。
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我们应当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学习、操练。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相关联的内容,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采铜认为,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技能。最差的学习者,只会接受信息,贪多求广;好一点的学习者,比较看重知识,学会储备记忆一些内容;高手以前两者为桥梁,磨炼技能,日日精进。
采铜把知识操练的方法总结为三种。一是写作式操练,先读书输入,再重构输出。二是游戏式操练,提出一种假设或者代入一种角色,置身其中推理验证。三是设计式操练,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试图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
通过知识操练,帮助我们摆脱本本主义的束缚,放弃僵化的记忆,将原本独立或疏远的知识,通过迁移、印证、互补等形式加以融合,不断赋予知识以灵性和创造力,去助力人们更好地适应和改变社会。
5|如何修炼思维?怎么做到周密思考?
人的大脑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我们要努力向无限逼近。
15大脑为何要做减法?
越简单越高效,去除复杂的干扰项,是清晰思考的前提。我们主动或被动地关注了很多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的人、事、物,这些东西塞满了我们的头脑,干扰着我们的思考和记忆。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过滤没有价值的信息?
好比写论文,我们会参考很多文献,比较可信,并不代表全部可信。因此,要过滤好信息,必须要找准好的信息源,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获取信息过多过滥,根本的问题就在于“捡进篮子都是菜”的思想作祟。
同时,我们不应该追逐当下最流行或者过热的信息,与社会保持适度的距离才能静下心来思考。要知道,只有经过岁月的沉淀、时代的筛选,才能真正看出来哪些是经典,哪些只是昙花一现的噱头。
此外,我们要形成批判性思维,区分事实和观点,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认知。通常来说,我们把寻找、分辨、筛选优质信息的能力,称之为“信息素养”,以此为基础去选择信息源,还必须考虑“信息密度”的问题。
辩证来看,适度的简洁,意味着更丰富的内涵,基于深入了解的删减、浓缩,才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16如何让潜意识为你工作?
灵感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我们要时刻做好迎接“灵光乍现”的时刻。
然而事实上,我们经常遇到卡壳的事,很多事情按照惯性思维,根本无法推动。所以,我们要有足够多的资料去“喂养”潜意识,给思维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与时间。
很多时候,能够改变我们一生的事件,都不是可以规划或者预计的,常常是突然闯入我们的生活。采铜以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如何走上写作之路,作为案例来诠释。
1978年4月的一天,29岁的村上春树,在现场看一场棒球赛,他支持的队伍有人打出一记本垒打。村上春树看着棒球划过天空,飞得又高又快,突然一个念头冒出来:我要当个作家!比赛结束后,他立即到文具店买了纸和笔,开始创作他的第一本小说《且听风吟》。如此看来,确实有些天马行空,但事实上也肯定有预兆。
意外、混乱和随机性,会给我们带来灵感。我们可以通过混乱,颠覆固有的、模式化的思维习惯,最终可以构建出新的秩序,这就是潜意识给我们的馈赠。
17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周全思考?
首先要思考,为什么周密的思考不容易做到?
第一个原因是,我们总是偏好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比如“幸存者偏差”现象。一说到辍学创业,我们就想到比尔·盖茨这些极端成功的案例,却忽略了数量多得多的失败者。
第二个原因是,人都自以为是,或者叫作“证实偏见”。人一旦形成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接下来就会寻找各种理由去佐证这种偏见,而对相反的现象和论据都视而不见。
第三个原因是,我们都有知识和经验“盲区”。人们很难去消灭自己的盲区,因为它属于“未知的未知”,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采铜引用了“乔哈里窗格”,划分了4个交叉的区域。我知道他也知道的是公开区,他知道我不知道的是盲区,我知道他不知道的是隐秘区,我和他都不知道的是未知区。通过不断交流思考,持续地拓展思维,就可以丰富公开区和隐秘区,压缩盲区和未知区。
采铜最后的妙招是“清单”,首先是不带批判的眼光,把所有的可能都列在清单上,哪怕会有冗余或者过度。然后,再对所有的选项进行筛选和合并,保留其中最有用、最可行、最精华的部分。最终,就能够形成一种周密思考的习惯和思维。
6|怎么优化努力方式?为何努力是一种技能?
为什么说努力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
我们很多人都将天才归结为天赋,尤其是“智商”这个概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客观来讲,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先天禀赋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大,只不过被人为夸大了。
而实际上,只要我们足够努力,总能变得更好一些。其实,努力不是一场意志力的较量,而是一种需要学习的策略。知乎有个高赞观点,“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18为何要专注发展长板?
很多人对“木桶理论”深以为然,总觉得一个人的发展前景,决定于它的短板。对于木桶来说,这个道理千真万确,但是没有人证明为什么用木桶来类比人时依然成立。
一个人高考的成绩,可能会受到《地理》偏科,拉低了综合分数。但当他走上社会,完全可以依靠某一个特长,一招鲜吃遍天,再也用不上课本知识。
无论你做什么,只有把有限的资源聚拢起来,专注到一件事情上持续努力,熬过了缓慢起步期,就会看到希望。
就如NBA球星一样,进入NBA本身来说是非常困难,进去之后很多人又处于提升期,甚至只能做冷板凳,只有真正的巨星,才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这也启示我们,一旦抓住一个机会,不管条件多差,一个猛子扎进去,坚定不移地努力下去,最后都能做成一番事业。
当然也并不否认让大家去接触更多的领域,更不是阻止大家去探索更多可能,至少可以遵循“二八开”比例。把80%的精力专注于主业,剩余20%去探索其他领域,一旦选定了新的方向和机会,还可以果断作出战略调整。
19你是“差不多先生”吗?
凡事不要差不多,努力的第一个秘诀就在于舍弃。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只能专注于某一个领域,没有必要凡事都要追求完美。
换句话说,在我们需要努力的领域,千万不要甘当“差不多先生”。如今的年轻人,一部智能手机就把我们的时间分割得七零八落,最容易犯的毛病是:热情有余,少一些冷静踏实,急于求成,少一些耐心细致。
采铜举了齐白石学画的故事。齐白石最早拜师木工,学习雕花。后来齐白石把国画里的一些元素,迁移的木雕上制造出新品,受到大家欢迎,有机会跟着师傅出门做活。
20岁的一天,齐白石在一个主顾家中干活,发现了《介子园画谱》这套经典国画教科书。一个学画的人看到这个教科书,就像学武的人看到一套武功秘籍一样。
于是,齐白石只能向书主借来,把竹纸覆盖在书页上,把原画一笔一画描摹下来。一画就是半年之久,才把16册悉数描完。接下来的5年,齐白石就以教科书为模板做木雕,闲时反反复复拿出来临摹,打下了扎实的画画功底。
后来,齐白石的画作有了名气,终于被名家收为徒弟,在专业指导之下,他的画技更上一层楼,终于成了一代国画大家。
发现一本好书,花半年时间抄下来,又花几年时间学这本书,如今又有几个人能像齐白石那样下苦功夫?确实值得反思。
20为何设计必要难度的挑战?
我们常说,机遇和挑战始终是并存的,只有迎接高难度的挑战,才会激激发无限的潜能。
如果李纳斯斯·托瓦斯没有犯错误,一不小心搞坏电脑中的Minix操作系统,那他独自研发Linux系统可能,就会止步于一个非常原始的版本,变成一个早早被废弃的实验项目。
采铜介绍,那是1991年底,李纳斯出于好奇,用Minix系统开发出Linux系统,在Linux系统开发扫尾阶段,Minix系统崩了。李纳斯要么重装Minix系统,要么沿用Linux系统继续开发,后来他挑战了后者。
后来一发不可收拾,随着使用Linux系统越来越频繁和深入,李纳斯一点一点为系统增加新功能,升级原有的架构设计,同时开放给更多的人开发运用,最终使得Linux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开源操作系统。
一个恼人的意外,变成了迈向成功的契机,把李纳斯从“舒适区”中赶了出来,反而激发了无限的潜能。从这个角度来看,挑战与机遇是相伴相生的,没有足够的挑战,就催生不出杰出的人才,越是杰出的人才,越有可能战胜高难度的挑战。
我们学习提高的实效,取决于对知识和技能的“刻意练习”,可以用“提取强度”这个概念来衡量。就如高水平运动员锻炼提升那样,一步一步提升挑战难度,顺着“挑战阶梯”过关升级,竞技能力就会越来越高!
21怎么不痛苦地坚持努力?
意志力坚强只是一个神话。真正能够让人产生持久动力的,只可能是内在的激情,而并非意志力的鞭策。
意志力是非常不可靠的,你越强调它,越依赖它,你中途放弃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多事情,只要一谈到“坚持”,就无法再坚持了。比如说坚持跑步,努力跑步就成了一种负担。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通过实验发现,在兴趣这种内部动力的驱动下,人们完成同一任务的表现,比在物质奖励的驱动下更好。
如果我能长期坚持去做一件事情,一定是这件事带给我的满足感,超过了我所有的付出,一定是这件事日夜萦绕在我的心头,让我欲罢不能,一定是这件事唤起了我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兴趣。
要想不那么痛苦地坚持努力,就要放下对“兴趣”的执念,不要把“兴趣”当成做事的先决条件,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把一件被动的事情变得主动去做。
如此一来,在内驱力的作用下,你将不再需要意志力拖着你走,自己就能勇往直前,奔向远方了!
7|为何成功不是复制?怎么创造个人成就?
采铜在《精进》中指出,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唯一的,成功只能创造,而不可能复制。这是因为有了你的存在,这个多元的世界,又增加了一种新的可能。
在最后的这个部分里,采铜表面上似乎在给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指路,实质上对于浸淫社会多年的我也深有启发。
22如何做主动学习者?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严格遵循学校的教育安排,有很大的实用性风险,要么是学校的教育内容更新,跟不上社会发展进步的步伐,要么是学校学到的知识千篇一律,脱离了瞬息万变的实践环境。
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回答好到底想学什么、怎么学好的问题,努力从一个“学习者”的角色变成一个“探索者”。
为此,采铜在《精进》中指出了几个路径。
一是利用好现有的平台资源,比如你在学校上学,那就用好图书馆。二是借助互联网的优质教育资源,线上教学、网络课程以及电子信息库,内容都很丰富。三是主动试错,付出较小的代价的错误是有利的,甘做“反脆弱”的“悟败者”。四是管理好自己的“知识资产”,在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起步阶段,要敢于成为先驱,实现知识能力的“低买高卖”。
23怎么从学校走向社会?
真实的社会没有任何说明书、攻略和锦囊,相当于从“游乐场”模式进入“荒野求生”模式,每一个被保护得很好的人,最终都会迈出这一步。
我们又该如何求解现实问题?求解现实问题,就是要解决复杂性,解决各种未知和不确定性,以及解决永恒不停的变化。我们要正确地认识问题,对问题进行完全独立的思考判断,关注那些重点的细节问题,通盘考虑解决方案,这也是实践操作与抽象理论最大的不同。
我们可以借鉴经济学家张五常的模式,善于从“现实输入”到“理论输出”,亲自去观察实践市场中真实的经济行为,从对真实世界的洞察中,获取对经济学理论的洞见。
《黑天鹅》一书的作者纳西姆·塔勒布也有独到做法,他穿梭于学术和商业之间,善于从理论和现实中交替学习。他从现实和历史中提问,在思想的海洋中寻觅,在实践中验证,又在写作中升华。
采铜还列举了其他人,最后给出的结论是:在现实世界中思考你的问题,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通过这种思考过程,倒逼我们去建立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联结,逐步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和经验体系,最终在复杂多变的荒野竞技场中变成“很厉害的人”。
24如何坚持做自己?
在极速前进的社会中,我们争先恐后,怕机会稍纵即逝,可是一窝蜂、同质化的行动,并不会给我们带来。
相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经历、品位、才能和运气,恰恰是那些独特性,坚持自己的与众不同,才形成了最好的竞争力。
所以,48岁的苏珊大妈参加选秀节目《英国达人秀》一举爆红,几个月后她的专辑拿到了当年全球销量冠军,因为大家都认可了这位胖胖的、萌萌的、坚持梦想又有一副好嗓子的大妈。
我们就该如此,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品牌。很多学者认为,最好的竞争策略并不是如何跟其他人竞争,而是开拓出一条独一无二、少有竞争者的道路。
还有人说,主流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潮流,人在其中无法思考。如果为了迎合社会认同而去做事,最后只能是泯然大众随大流。这也从反面,提供了一种诠释。
敢于创新,是我们核心竞争力的驱动力。创新分为两种,一种是从0到1的创新,从无到有制造出新东西;一种是从1到N的创新,快速批量化低成本复制。
采铜建议,根据自己内心需要,做一些“酷”的事,而不是追求社会认同。如果你找到一条别人还没有走过的路,只要你把这条路走了,你就赢了……
(11760字)
读万卷书,跑万里路,写思践悟,交友无数,感恩关注@丁卯读写悟。
读者福利:人山人海,因文结缘,感谢您热心品读至此,诚邀您免费开通简书会员(点击蓝色字体即可)。
如果首次开通的贝不够,我可以送您180贝(需要您坚持写文,简信我即可领取),您再点击这个蓝色字体开通。
更多简书运营增收技巧,请参阅我首页置顶3篇文章,每篇文末都有简书实操秘籍,@丁卯读写悟带你写文赚钱两不误。
齐帆齐2022年度营第292篇,11760字,累计536346字。
超值彩蛋:简书运营增收实操秘籍
1.616.活动|限15人,会员免费赠!年度奖300贝/季度200贝!
2.618.干货|如何提升简书收益?4板斧:定好位+开会员+增持钻+?
3.619.干货|如何收益最大化?5组“绝配”:会员等级+持钻数量
4.620.解惑|持钻\点赞与收益啥关系?简书钻与贝?简书与贝壳小岛?
5.360.干货|怎么提高收益?咋点赞最高效?附送5大增收锦囊!一文拆解!
6.86.简书点赞“潜规则”有几条?我发现的“干货”全都告诉你!
7.516.如何日入1200+贝?3件宝:免费赠会员+6.6%高息借贝+齐帆齐写作营优惠券!
9.185.简书新人为啥要开通会员?有哪些深坑与技巧?我尝试回答4个
10.115.如何提高简书钻收益?我的“三板斧”都告诉你:每天收益加成1.1万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