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鸡汤社会
按父母的意愿过一生:乖孩子们长大后怎样了?

按父母的意愿过一生:乖孩子们长大后怎样了?

作者: 凌想 | 来源:发表于2016-10-31 12:56 被阅读7536次

                                      1


女孩A,工作快五年了,这两年越来越迷茫:现在的工作说不上喜欢,可是又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也想过职业规划这件事,但想来想去还是一头雾水。

我启发她:想想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你有什么优点或者优势吗?

女孩想了一会儿:我没有什么擅长的,好像也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

我继续启发:除了上班,你最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换句话说,你做什么事情会进入那种兴致勃勃、全然忘我的状态?

女孩努力地想了又想:没有,我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从小就是读书,考试,上学,等到研究生毕业,父母托关系找了这个工作,就来上班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所以才迷茫呢。

女孩28岁了,再过几年,随着年龄的增加,就不只是迷茫了,焦虑会越来越多,或者相反,随着嫁人生子,也就渐渐麻木地安于现状了。

女孩B,30出头,正在一段感情里挣扎纠结。已经越来越感到这段关系不合适她,两个人的三观差得太远,分手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但是一提想分手,家里人就纷纷劝她:论车房工作长相,男孩条件都还不错,再说你都这个年纪了,还想找什么样的?跟谁不是过日子,有什么问题,慢慢磨合磨合就好了。

女孩纠结得整晚整晚失眠,怀疑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太幼稚,不知道是按自己的想法来还是听家里人的。

女孩C,四岁时,父母就对她说:你将来是要上清华北大的。女孩果然不负众望,从小成绩优秀,表现突出,一直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然而,考上大学后不久,她就被诊断为双相人格障碍。

一位在高校从事心理咨询的老师说,这样的案例很多。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到迷茫、空虚,生活和学习没有意义,不知道自己是谁。他们从小活在父母的意志里,背负了家人太多的期待,一直被功课压着,一旦到了比较宽松的环境,很多问题就爆发出来了。

上面提到的几个女孩,在家里人眼中,从小都是“乖孩子”,听话,懂事,让父母省心,是亲友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是老师表扬的好学生,就这么“乖乖”地一路长大。

长大了,才发现,“自己”哪儿去了?找不到自己了。

                                 2 

什么叫“乖”?

乖,就是听话。

听谁的话?

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长大了,听社会主流声音的话。说白了,就是按照大人或权威的意愿来做事。

与乖相对的,就是不听话,主意大,淘气,瞎折腾,总给大人惹事。

很多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留意一下,你会发现,很多孩子在家里的昵称就是“乖乖”,大人夸奖孩子也是说:真乖!

看起来没什么不好。有什么不对吗?

每一个生命的最初,都是活泼泼的,有着旺盛的、无拘无束的能量,每一个人都与众不同,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活出自己,是生命力的本能。

同时,每个人之间都有一定的界限,再亲密的人也不例外。而很多家长,有意无意的,会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越过界限,试图控制孩子。

乖孩子,就是父母越界的结果。

让孩子乖,听话,就是让孩子遵从自己的意愿做事,把自己的意志加到孩子身上,不管使用的是什么方式,是强迫的、温柔的,还是潜移默化的,归根结底,这都是一种干涉和控制。

时间久了,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习惯了控制与被控制。慢慢地,孩子会把父母的意愿内化到心中,当作了自己的意愿,无论做什么事,他的内心都会有父母的声音在评判,在发表意见。这时,不用父母再多说什么,孩子自己就会按照父母所想的去做。

乖孩子就这样诞生了。

                              3

乖孩子长大后会怎样呢?

女作家池莉写过她女儿小时候的一件趣事。女儿两岁多时,第一次帮妈妈拿鸡蛋。妈妈说,鸡蛋壳薄,要轻轻地拿。结果拿得太轻,没拿住,掉到了地上。女儿一脸迷惑,第二次拿就用上了劲儿,结果又把鸡蛋捏碎了。再下一次,女儿就掌握好合适的力度了,成功地帮妈妈拿来了鸡蛋,为此她很是得意。

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通过不断地做事、和人打交道,与外界发生反复地碰撞,通过外界的反应和回馈,逐渐明确了自己的边界,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清晰,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内心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变得强大。

成长,离不开不断地做出选择,不断地试错。这是人生的重要一课,从小婴儿开始,贯穿人的一生。


乖孩子在这方面落下了功课,也就容易出现下面的一些问题。

1. 首先,最重要的,他们找不到自己了。

因为他们早就把父母的意愿内化进自己的头脑,自己真正的想法早已被压抑到内心的最深层了,发出的声音太微弱,以至于很难听到。

结果是,自己为之努力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而是父母想要的。那自己想要什么呢?不知道。就像女孩A,看起来有了高学历,有了稳定光鲜的工作,却越来越迷茫,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2. 其次,乖孩子会更容易感到自卑。

自卑是因为对自己认识不足导致自我评价过低。而对自己的充分认识正是通过不断尝试、不断选择才能获得。

乖孩子们不敢尝试,他们怕出错。

怕做错了会受到父母的批评,担心父母因此不喜欢自己了,而他们又是多么在意父母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只敢待在一个确保不出错的安全范围里——不逾矩,就不会出错。

然而,不尝试,就找不到自己,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能力发展不起来——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更加不敢尝试,形成了恶性循环。

3. 乖孩子的内心往往很脆弱,抗挫折能力差。

适度的挫折和批评就像风雨,可以让孩子的根基扎得更稳。而乖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看起来鲜艳饱满,实则经不起风雨。

乖孩子听惯了表扬和赞美,稍微受到点挫折和批评就像天塌下来一样。成人世界里,这样的人不难见到,平时看起来聪明伶俐、自信大方的一个人,一遇到事就乱了阵脚,慌了神,归根结底还是不敢尝试,经历的风雨少,历练不够。

4. 做事优柔寡断,没有主见,总是在纠结,也是很多乖孩子的共同之处。

乖孩子们做事往往犹豫不决,不敢做选择,总是处在纠结中。因为他们心里没有自己的标准,按照父母或者社会主流的意见来吧,又不太甘心。又总是担心做错了选择——他们太害怕犯错了

上面提到的女孩B就是这样。明明在这段感情里已经很痛苦了,还是不能确定自己的感受,或者说,不尊重自己的感觉,而是被家人的意见、被社会俗见所左右。

5. 还有,自我不够强大,容易发展成讨好型人格。

只有表现得乖,符合大人的意愿,才会得到夸奖。慢慢地,乖孩子们做事的目的就变成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夸奖,先想着别人会不会满意,而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真实想法。这样的人只有在他人的认可中才能获得存在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以会过于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评价。

                                     4

我喜欢观察孩子。一群孩子在一起,你会发现所谓的淘气孩子和乖孩子的状态是不太一样的。前者的神情是飞扬的、流动的,身体语言是放松自在、无拘无束的,后者的神情往往是内敛的、拘谨的,身体语言是偏静的、向内收的。

这个不难理解。乖孩子们已经把父母的意志内化成自己的意志,无论做什么事,内心的父母都在评判自己。时时生活在评判的目光中,哪里会放松自在,哪会敢于创新和突破?

而生命的本能就是要绽放,要表达自我,总是被压抑,就会导致内心的冲突。一个内心冲突的人很难感到快乐和幸福,甚至很多心理疾病都是由此而来。

希望孩子乖,说到底,其实有父母的偷懒心理在里面。

作父母的,也是平常人,不是生了孩子就变得伟大无私。父母也是会有私心的。孩子乖,自己就会省心很多,不用费尽心思调教孩子,不用焦头烂额地应付老师的告状。孩子乖,规规矩矩、踏踏实实地走在父母的意愿里,走在社会主流的价值观里,不出错,不逾矩,平稳幸福过一生,多好。

真的好吗?

孩子真的会幸福吗?

是把孩子培养成省心听话的乖孩子,还是让他做真实的、丰盛的自己,是每一位家长都要问问自己的问题。

不妨再问自己一句:身为家长、人到中年的我们,这几十年来,是不是已经习惯了做个循规蹈矩的乖孩子,还是活出了真实的、丰盛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麦克斯鱼:父母其实挺奇怪的,小时候他们总喜欢你乖乖的,听话懂事成绩好,上大学凭他们的意志,找工作凭他们的意志,后来觉得这样不行了,得沟通沟通了,本来平心静气地说话结果吵了一架,父母有意见了,说你怎么那么玻璃心,这点都承受不了巴啦巴啦,都是我们太惯着你捧着你了。总之,父母总是觉得他们能主宰关于你的一切。
    万飞:真不知道这样的傻叉父母,生孩子干嘛
  • 炒鸡可耐的小葵花:乖习惯了拔不出来,自卑迷茫,无能为力,
  • 针织真理:感触很大
  • ecfbb57a2812:我心里装的都是被父母的欲望和意愿。
  • 陳紳塞Se_n_Se_i:也许做惯了乖,人到后青春时代开始了晚来的叛逆。父母也开始意识到他们从小保护孩子,避免孩子走弯路,导致了现在二十多岁的青年仍像十几岁的少年一样不懂事。晚来的自我意识让自己学着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就算头破血流也要过的不留遗憾!
    万飞:学费早交晚交还是得交
  • 早安娜娜:写的很棒!
  • 哦哦同意吗:我就是文中那个b的孩子,情况一样,不知道该怎么办
    凌想:@哦哦同意吗 问问你自己,问父母问朋友问陌生人都不管用,这件事只有你来决定。
  • 小绿熊:天哪,我看到了我自己。所幸我还是个比较“叛逆”的孩子,还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 ecfbb57a2812:我觉着自己每天在意的事情就是如何让我父母相爱,让妈妈和奶奶不要吵架,让弟弟开心,我把这些很习以为常的背负下,找不到理由拒绝自己,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奶奶还是妈妈还是其他人,😅😅
    早安娜娜:@lili2323eeg 你是你自己,你可以过你想要的生活。
  • lekli:鼓励鼓励
    凌想:@lekli 谢谢主编,总是鼓励我:blush:
  • 5b4861e7c0b3:我也是,毕业的时候还听父母的话找了份离家近的工作,但是越来越发现不适合自己,我很不开心,果断辞职了👻人生是自己的,希望父母不要过多干涉孩子,不要以爱为名绑架孩子
    凌想:@忍冬ao 好棒:+1:
  • 奥久马:我发现我就是女孩A类型的男孩😭😭,因为我就是家里的独生子,不过我现在已经明确了下一步该怎么走,努力吸收知识,增长见识,做回自己,是一辈子需要去做的事情!!!
    凌想:@奥久马 :+1::+1::+1:
  • 0ea08c3be8d1:偏激吗?我并不觉得,说偏激的都是没经历过乖孩子的感受吧。那些不懂抗争不敢反驳有话憋心里的孩子就是父母喜欢的乖孩子。而我就是文中找不到自己的人,其实这种事也不能全部怪父母,我们大了总要学会改变的。现在做的只能是慢慢的改变自己。
  • 卿小玖:同意,现在在变闹腾呢
  • 692b0baf5d7f:写的很好,父母的愿望就是自己的子女安安稳稳的,其实作为儿女,我们也应该理解他们的想法,毕竟他们与我们所经历的不同,处的环境也不同,想法产生了分歧,这是自然的。我也是从小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直到考上大学到现在工作,可能是因为跟父母接触少的原因还是我身上带有不安分的种子的原因,明白原来太听话的孩子习惯了逆来顺受,没有主见,最后害的还是自己,所以现在我也试图改变自己,证明自己。只要他们看到了你的改变和成熟,他们也会感到很欣慰的。我们做的是理解父母,而不是天天瞎抱怨。做出改变才是王道。
    692b0baf5d7f: @凌想 🙂
    凌想:@最陌生的表情 是的是的,这样平和理性地看问题特别好:+1:
  • 晒屁股的猪:我也是乖孩子了:sweat: 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父母的意愿也是前人的经验啊,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肯定有齐道理。 因人而论咯,我不喜欢这个标签
  • 欢脱的小塔:乖到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是不知道,父母不干涉我的工作,可是……
  • 活出真我的安语:会不会有些偏激呢?
    凌想:@爱在夜幕降临时 谢谢提醒,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措辞上我已经尽量注意到这一点
  • Anonyme匿名拾捌:真的 我觉得太符合我了 真的感觉现在都是在按照父母的意愿来生活 大学选学校选专业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安排的 表面上让我自己决定 然而最终还是父母决定
  • 963578331e3c:就是直到爱上一个家里不同意的人
  • f3bf5da75c38:我就是这样样子的,讨厌自己的性格
  • 爱猴子:乖孩子是将父母的要求内化在自己心中,这是造成进入社会后,人生茫然无措,感到不知方向的根本原因。
  • b0f961da68ce:能把鸡蛋捏碎的小孩,你们见过?
    你要能把鸡蛋捏碎,我叫你一声大爷。
  • 疯人哇咔咔:我很庆幸自己大学,找自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虽然我失去了一些,但是内我和外我更加融合了。
  • shmily双:说的就是我,没有主见,即使有想法,也不敢说出来,怕是错误的,家长觉得不对的不行的,绝对不做,工作父母觉得不好于是辞职回家,可是我根本不想回,每次一有恋爱的苗头,父母一个电话就掐断,现在又要求各种相亲………
  • 3538b27a0d0d:没错,没错,没错。
  • 舟大侠:乖孩子内心压抑了太久,会不会逆转爆发成另一个极端?
    3538b27a0d0d:@舟大侠 会的,会的。谢谢。
    舟大侠:@LemonLennonDr 希望是朝向逆袭的方向
    3538b27a0d0d: @舟大侠 我有此打算😏
  • fc748ad2c468:没错,听话的孩子往往没有大出息
  • 6d94832085f8:我一直都在想着,达到了父母的期望之后,我就会想尽跳脱这种束缚,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五年后我就自由。最反感的就是干涉我的感情,以至于我现在都没谈过恋爱😔😔😔😔
  • 5c50ef5c8e34:别人眼中的乖孩子最终活成了别人
    5c50ef5c8e34: @凌想 😃😃
    凌想:@风d缘 说得太好了:+1:
  • 生活的叛逆者:
    生活太按步就班了,但内心深处仍可望做个不羁的自己
    生活的叛逆者: @凌我不喜欢大学生活,应该怎样改变呢?
    生活的叛逆者: @凌想 有时很迷茫
    凌想:@生活的叛逆者 是的
  • 河南张宏涛:作为心理咨询师,我的求助者基本都是从小就是乖孩子
    凌想:@河南张宏涛 这句话让人触目惊心
  • 住在芳草街的海带:很难过,因为我也是从小被教育出来的“乖孩子”。然而乖孩子这个称呼并不像表面称呼的那样,就像看到七月与安生,你没法说后来飘荡的七月就不是她。因为每一个七月里都有安生的影子,正因为从小披上了“乖孩子”,所以躲过了很多的责难,但也因为躲过了责难,以后会想尝试,想更自由。

    想到自己,毕业后也是迷茫,以至于违背家里的意愿,重新找回自己的过程真难。我会发现丧失了好多东西,思维好多没有健全。
    住在芳草街的海带:@凌想 那就让风暴来的再猛烈些吧 哈哈 都能扛得住!
    凌想:@连翘忘了飞 成长会痛的,因为痛,所以叫青春:blush:
  • 青钰:人生有太多太多不能选择,评论里许许多多的诉苦,许许多多的悲伤,许许多多的后悔,我这个人比较注重结果,事情已经发生了,后悔什么的没有用不是吗?重要的解决现状。
    凌想:@青钰 是的,意识到问题是第一步,但很多人就停留在这第一步了
  • J彬彬心如止水ing:受益匪浅,需要改变哈,不能怨天尤人了
    凌想:@J彬彬心如止水ing 是的,还是在自己
  • f4b51a866c5e:女儿是个桀骜不驯的孩子,经常与她斗智斗勇,却十分羡慕她的洒脱,自我,从不因为要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从小是乖孩子的我,现在想来乖真的就是胆怯,自卑的代名词!
    凌想:@monaca78 好好呵护孩子的本性
  • 青钰:不能单纯怪父母吧!乖不乖都是人的性格所致。不要遇到点事情就怨天尤人,提高自己才是王道。
    凌想:@青钰 是的
  • a07d2bc26731:我觉得我就是文章中说的那种乖孩子。按照家里人的意见,选了专业大学,三年安安分分,生怕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会传到家里人的耳朵里,同样三年也混混沌沌,没有什么爱好,就一直傻呆着。没什么特别喜欢的东西,也没有特别讨厌的东西,就是中规中矩。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成功上岸,基层工作年限一到,我是不是会辞职,过自己想过的人生呢?
    小轴姑娘:@啊迪呢 什么工作呀,其实明年你可以和你妈妈说能不能给你一年的时间去做自己,然后明年去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和生活,如果你觉得在外面待不下去再回家啊,毕竟如果也够大了很多事情都不会再做了也会觉得这所有的生活都是命运
    a07d2bc26731:@言眠 毕业有小半年了,毕业后就回家了,这一回家想出去就出不去了。我的专业实在没有什么其他路可以走,只能考试考上工作。我太听妈妈话了,也很恨自己,想法一大堆没主见,经不起挫折,说到底还是自己的问题。(ಥ_ಥ)
    小轴姑娘: @啊迪呢 毕业以后你就可以去过自己想要的生过呀
  • 陈小五525:哈哈,感觉就像我这几天写我的一样。
    凌想:@陈了个精 :blush:
  • 6b93ea23a47d:奴性根深蒂固,做自己最开心了
    凌想:@街不等 是啊,做自己好难
  • 6a38b38698eb:太听话的孩子大多不会有太大的出息,特别是父母没有文化知识的。他们会误导你的人生,让你找不到北,却打着旗号爱的旗号来绑架你,他们从来不会肯定你,也不会直接的否定你,他们只会用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来比较我的短处,却从不肯定我的长处,他们让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他们不让你去接受新鲜事物,却表扬别的孩子多才多艺,而他们班不知道的是,那些孩子接触到的东西,我连见都没有见过,记得读小学时有那种很火的电子游戏,那时候很流行拳王,几乎每个人都会玩,而我却经常听人说,从没去接触过,第一次接触的已经是初中了,而初中时已经开始流行电脑了,而我初次接触电脑的时候已经是高中了,他们就是这样,新鲜事物刚出现,他们就会给你洗脑,说这不好那不好,等到普及了,他们又会说谁谁家的孩子怎么聪明,会什么,而我永远也是那个不聪明的孩子,可我从没接触过啊,每次都让我错过了最好的学习机会,等我能够接触了,再笨的人也学会了,当然,我怨自己太单纯,逆来顺受,没有反抗心理,不然就算没有条件也能学会
    凌想:@没有青春的青春 太多这样的父母了
    48c90b9304ba: @没有青春的青春 跟我非常像,简直就是我的写照,但唯一不同的是我到现在还没有接触电脑
    小轴姑娘: @没有青春的青春 什么都怪不了,毕竟人生是自己的,其实上了大学以后就已经脱离了他们,而他们再也不可能管束你,在大学里,完全可以规划自己想要的人生。
  • 馒头树豆:孩子的路总要自己走
  • 小轴姑娘:从前的我很有想法,几乎从小到大自己的路自己走,父母都是一味地支持和信任,而随着自己的长大和不努力,遇到了挫折和不顺心,想依赖父母却无从说起,毕竟所有都是自己的选择,感觉失败了都对不起父母的支持😭
  • 小轴姑娘:作者是老师吗?
    小轴姑娘:@背壳跑的蜗牛 因为太多的人每天的生活都按部就班,感觉毫无活力可言,其实啊,只是长大了太难满足,对幸福的感知能力太弱,要知道他们很多人还都是我们羡慕的对象呢 ,而且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活的干干脆脆只为自己吗?谁不是背着羁绊过一生呢 😂
    卿水阿琳: @言眠 二级心理咨询师还好。这
    篇文章的确写出了一些青年人的困境
    小轴姑娘: @言眠 当我没问,因为我看到了作者简介
  • 进击的包籽:桀骜不驯,放荡不羁,就是做自己,我不听话,但不代表我是错的
    凌想:@Good包籽 对
  • z萝卜青菜:我表面上的是乖孩子
  • MissPai:感觉就是我
  • 70674969c881:非常有启发的文章
    凌想:@左边晴天 谢谢:blush:
  • 颠簸的风筝:成长所有的片段都将决定以后的性格
  • f017ad2ca29f:真的不知道怎么对待现在的母亲了,已经感觉到这样养成的自卑深深影响到了我的生活,也同样很想跳出这一切。可是,现在,又会觉得父母年纪大了,很努力想去改变他们的观点,发现是徒然。只能遗憾青少年时的叛逆没出现在自己身上!
    f017ad2ca29f:@凌想 改变自己从按自己的想法生活开始?以前听过一句话,对父母态度最好是孝而不顺。
    凌想:@碧落赋 不要想着去改变别人,包括妈妈,那样只会得到挫败感。自己负起成长的责任,先改变自己
  • 长s空:既不是乖孩子也不是调皮的孩子,很幸运的是我也能很好的控制那个度。
    长s空:@凌想 也不能完全说幸运,习惯了独立的人,差不多都是这样。
    凌想:@长s空 太幸运了
  • Doreen乖乖美美哒:先天很乖,然后竟受欺负了:unamused:
    5fc46de54a14: @Doreen乖乖美美哒 可怜的孩子,我认识一姑娘也是很柔弱被欺负后来慢慢勇敢起来变得开朗大方,也没人欺负她了希望你也会这样
    Doreen乖乖美美哒:@凌想 现在习惯了经常受委屈的状态
    凌想:@Doreen乖乖美美哒 现在呢?
  • 宴尘:同样从小是乖孩子,现在特别迷茫,完全不知道该干什么,我能干什么。
    当初大学填志愿,明明不喜欢那个专业,就是因为不知道她从哪里听说那个专业吃香,然后非逼着我把自己喜欢的专业改成了她想要我选的专业。
    感觉根本看不到未来。一直到现在为止,我妈还是喜欢过多干涉我的决定。
    只要我一有反对的话或者是自己的想法,她就各种打击反驳我。
    然后我什么都不做,她说我无所事事,把什么责任都推给我。
    宴尘:@凌想 然而我是想改变,每次都在做努力,但是我妈只要看我做的不是她预想的那样,就各种干预。甚至连我喜欢的事情都开始指手画脚的干预。导致我现在喜欢的事情都不喜欢了。我现在也一直在做努力,但她就是那种想一出是一出的,今天看别人家谁谁谁做了啥她觉得不错,她让我也去搞,明天她又看谁家孩子干啥赚钱多她又让我去搞那个。搞的我现在自己都不知道该干啥想干啥。我只要一反驳,她就说那你自己想干啥吧,我这还不都是为了你好。我还能怎么说。
    3e00a66ab552:@秋山暮雨 我们的妈妈真像,有什么应对方法吗,专业已经读错了,后悔太听话,现在迷茫得不的了啊:sob:
    凌想:@秋山暮雨 从你的话里能感受到你的无力感。能怎么办呢?还是得从自己身上开始改变,不再期待妈妈的改变
  • 木书:说的太准了
  • 木夕夕兮:小时候很乖,但是总是有着不安分的因子,偶尔小小的叛逆,不会很出格,但是可以让自己变得很勇敢。
    凌想:@闻歌的薄荷 真好
  • 大艺艺:应该怎样去改变?
    凌想:@大艺艺 接纳现在的自己,接受自己就是有种种不完美,多尝试,多行动,学习一些心理学也会有很大帮助
  • 羹汤圆:以后我的孩子可不能重蹈我的路,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懒惰,不敢尝试等等,这些也和父母的教育有关,但是我不怪他们
    凌想:@羹汤圆 是的,父母已经尽了力
  • MaryMargaret:我也是个乖孩子,从小就听话,但是我的父母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教我的,他们也曾经让我尝试着反抗一下不该循规蹈矩的事情,但是我的天性好像就是这样,所以我一直在尝试改变,尝试那些自己没有接触过没想过的东西,找到真正的自己。其实人成长路上也有并不是来自父母长辈的东西深深影响着我们,比如看的剧,接触的人和事,这些都无疑可以给一成不变的生活带来新鲜感,不同为人处世、不同三观的人会让你思考自己的一些习惯与见解,这也是一种好的思想冲击。
    MaryMargaret: @凌想 嗯,所以现在自己长大了懂得了很多东西就会试着塑造一个更完美的自己
    凌想:@MaryMargaret 非常同意,我也是有些先天乖
  • 追逐梦想12345:我就是A
    凌想:@追逐梦想12345 接纳现在的自己,接受自己就是有种种不完美,多尝试,多行动,学习选择并承担后果,学习一些心理学也会有很大帮助
    追逐梦想12345:@凌想,如何改变
    凌想:@追逐梦想12345 我曾经也是A
  • 秋未完:做为一个乖孩子,我觉得不用担心,大学都会被教坏的
    凌想:@秋未完 :stuck_out_tongue:
  • 5fc1bc4f8056:作为一个乖孩子,我试着逃出这个角色,可是身边传来一阵阵阻力,不让我退出。所以,要么在沉默中安静,要么在沉默中爆发。
    凌想:@yelia 是的是的,不知该如何是好
    季童: @越狱的囚徒 其实这样子很恐怖,时不时会担心自己不知道怎么样
    凌想:@越狱的囚徒 所以你的昵称是越狱的囚徒?
  • 李吱呦:其实乖孩子往往内心也有很大的破坏力,越温和越有可能爆发。
    凌想:@吱呦呦 是的,而且压抑久了,爆发力是不定时不定向的。。
  • 慵懒一只喵: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内心依旧学不长大。
  • 紫一年:深有同感😂😂
  • 易查理:对这个观点感兴趣
  • 下个路口see:写的很透彻
    凌想:@下个路口see 谢谢:blush:
  • 被风吹过的初夏:我也不知道自己乖不乖。现在就变成了别人说什么我就做什么不然不知道怎么办。
    凌想:@被风吹过的初夏 意识到很糟糕就不算太糟糕,试着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试着自己做一些决定,慢慢来:blush:
    被风吹过的初夏:@凌想 很糟糕。就像我切东西不喜欢斜着切。大人们都说你这么切是错的。然后把我赶走了。以至于我自己很不确定要怎么做。
    凌想:@被风吹过的初夏 感觉如何呢?
  • 吴然韵:不能再认同了,确实人就是该表达和表现自己
    凌想:@咖啡你的糖 嗯,活出自己
  • e5a0904a326a:中国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以及传统思维模式下,很难大范围的改变。爱咋咋地吧😉
    凌想:@王瓜瓜 现状就是这样
  • 彩红fy:写得挺好,乖孩子,叛逆起来,那就是大逆转,超乎想象~
  • 77dbadcd80a7:分析很到位,也许到自己已经是这样了,希望到自己为人父母时能注意到这个问题
  • 家有果宝:我就是一个所谓的乖孩子 还是别人家的孩子~大学时期很迷茫,大学毕业后很受挫。不过还是很感谢父母,他们已经让我走的比他们远过得比他们好了。至于怎么可以让以后的孩子又保留自己的思想又走的更远,是我要思考的问题。也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摆脱乖孩子的困扰
    家有果宝:@凌想 切身体会O(∩_∩)O~
    凌想:@阳光小果爱阳光 对这个问题你的想法很客观,很理性,我喜欢
  • 我叫在水一方:乖孩子基本都缺乏创造力,一份稳定的工作!以前的淘气孩子反倒敢打敢拼,成就了事业!其实想想乖孩子都是被管出来的,从小过着讨好型的生活!所以教育中我在不断的改成上一辈人的思路,让孩子自由发展!
    凌想:@我叫在水一方 是的,作为曾经的乖孩子,我在教育孩子时也很注意这一点
  • 辉灰辉:分析的很好很对,我现在就是长大的“乖孩子”,全中,现在很迷茫很痛苦,有什么办法找回自己么😔😔😔
    凌想:@辉灰辉 可以看一些心理学的书,多了解自己,多尝试一些事情,慢慢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自己的能力也随之提高,对自己的信心慢慢就建立起来了,别着急
  • 巴图鲁:😂我也是如此啊
  • 湘江岸边的小黄鱼:楼主写的真好
    凌想:@湘江岸边的小黄鱼 谢谢:blush:
  • 50e10d26b8b9:最后悔的事儿就是自己从小太乖了,导致我现在很迷茫
    50e10d26b8b9: @至简橘 这我就不知道了,也许ta也后悔没有乖乖听话
    食草虾:@我才不要和和别人重名 那不乖的孩子长大了就不迷茫了?
    凌想:@我才不要和和别人重名 是呢,我也是迷茫了好多年
  • 学着爱自己爱家人的宝宝:太喜欢了,我要保存下来,有朝一日,或许有机会给爸妈看
    凌想:@学着爱自己爱家人的宝宝 谢谢:blush:
  • 温柔而不柔弱的女子:很好的文章!作为初为老师的我也是要多注意孩子个性的发展,而不是用乖学生来管教他们
    我叫在水一方: @悠然独步 课堂教学的活跃和课堂纪律不冲突啊,主要是老师把课堂调动起来让学生参与教学,课堂活泼生动,学生才有激情!我的一点经验。
    温柔而不柔弱的女子: @悠然独步 哈哈哈,我也是摸索
    悠然独步: @故事很长_远方有海 我也是新老师,最近也在苦恼,严格要求,学生没有活力;太过松散,又没有课堂纪律,讲不下去。

本文标题:按父母的意愿过一生:乖孩子们长大后怎样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cp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