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午和同学开小组会,我们在做教练复盘的时候,本次小组会担任教练的同学提出:“我发现,我被客户教练前提供的信息限制住了,客户表示感觉面对这一问题自己是能力出了问题,所以在准备时我也朝着这个方向去准备,就忽略了对于‘意愿’的关注,正因为如此今天在教练过程中我更多的是和客户在能力和行为层面上进行探讨,而没有再往深挖。”
在听同学分享她的发现时,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发现有时候我也会被客户提供的信息“限制住了”自己的思路。
这个现象实际上隐藏了两个问题:
一是,我们为什么会被客户提供的信息限制住了思路?
二是,到底是什么限制了我们的教练思路?
我想邀请大家和我一同来思考一下这两个问题:

01
我们为什么会被客户提供的信息限制住了思路?
在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在想是“信息”还是我们对“信息”的解读、亦或是我们自身的心态限制住了我们的思路呢?
“客户提供的信息”,是针对某次教练主题的背景信息或线索,信息本身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或倾向性,但这并不会成为限制教练思路的原因。
“教练对客户信息的解读”,这是教练在自身认知体系的基础上,对客户提供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的过程,二次加工后的信息也会带有一定的导向性,但这实际也是扩充思路的过程,并不会限制思路啊。
如果以上两个方面都只是在提供方向而非限制思路,那剩下的就是“教练自身的心态”了。
什么样的心态会限制教练的思路呢?我觉得可能有以下几种心态:
- “解决问题”心态,这个心态是比较常见的,太急于解决问题,从而只是把注意力放在可以立即解决问题的信息上,这就容易使教练流于行为层面,因为“事情”是最容易解决的,这样的心态势必会限制教练的思路,并扼杀掉很多可能性。
- “专家”心态,认为自己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专家”,而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这样的心态可能会让自己落入“经验思维”的陷阱,从而导致教练思路受到了限制;
- “想当然”心态,也就是自认为自己“懂了”、“知道”,这样的心态很容易扼杀教练的好奇心,从而限制了教练思路;
- “盲从”心态,看客户之大却看己之小,从而不加辨别的跟随客户的思路,也导致自身思路难以拓宽;
- “回避”心态,避开客户不愿意谈的内容或自己不愿意谈的内容,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能就得再去考虑一下“为什么回避?背后的恐惧是什么?”,这样的心态同样也会限制了教练思路。
。。。。。(期待大家的补充~)
02
到底是什么限制了我们的教练思路?
- 不得不说首当其冲的肯定是“教练能力”,有关教练能力的修炼不在今天的讨论范畴,这也是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去修炼的,而且教练能力的修炼除了教练技术层面外,还包括自身经验和阅历的积累;
- 还有就是上文提到的“教练心态”,心态就是一个人对事物发展的反应和理解,这种反应和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和观点;
- “教练状态”,状态是心态的外在呈现,客户很难直接看到教练的心态,但他/她会看到教练的状态从而做出反应,而客户的反应又会引发教练心态的改变,所以教练状态和心态是相互影响的,他们对教练思路的影响有时不易觉察,但却无处不在。
以上是我根据自身教练经历及观察他人的教练过程,总结出来的几点思考,这些思考也让我开始留意对于自身“教练心态”的觉察,这是一个不错的发现,但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练习,并持续保持自我觉察的状态。
这就是我现阶段的一些思考,还不是很全面,记录下来一方面进行自我梳理,一方面也希望和大家有更多地交流,期待在评论区看到你的观点~
- 完 -
谢谢你认真读完我的文字,我是Echo,很高兴认识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