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倪慧墨(蒲阳凡妈)
图片拍摄:倪慧墨(蒲阳凡妈)
当一个城市有你的亲人在那,那曾经在地图上只是一个简单而普通的名字,一下子就变得亲切而有温度了。于是就心存期盼,哪一天去那里看看亲人,顺便玩一玩。徐州,就是这样一个有温度的名字,一个假期盼望着去的地方。6月份在网上预订7月份的火车票。然后盼呀盼,终于盼到了放暑假。结果学校说暑假要补课,沮丧的退票。后来又重新买票,几经周折,最后终于还是成行。2019年7月3日,我们早早起来吃过早点,然后拖着行李箱等在小区门口。一会儿,早已约好的司机师傅就来接我们了。二个小时的路程到了武汉高铁站。
行走徐州(一)7月的天气已经很炎热了, 我们顾不得歇口气,赶紧拿出身份证,火车票,检验行李进站。经过4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徐州。亲人相聚的喜悦不必说了。吃饭,聊天,在酒店稍作休息,准备去逛街了。
没来徐州之前,就在家里做攻略,徐州是一个古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徐州,古称“彭城”,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行走徐州(一) 行走徐州(一) 行走徐州(一)徐州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和四千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千年帝都,是两汉文化和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
徐州是江苏省省辖市、第二大城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长江三角洲北翼,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有“五省通衢”之称。
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建都彭城。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建都彭城。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来到徐州,感觉徐州的天气炎热,跟我们湖北的火炉城市武汉有得一拼。徐州虽是晴天,但感觉天气灰蒙蒙的,有雾霾之感,大概是城市建设的原因吧。此时徐州的地铁正是修得如火如荼,预计10月份要通车,正式进入运营。
行走徐州(一) 行走徐州(一)放眼望,徐州的许多道路都搭有高高的脚手架,有铁丝网,塑料网做安全防护。有着长长手臂的大型吊车,大型货车在工地上来回奔跑。远远望去,有穿着黄色或蓝色工作服的建筑工人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施工。因为隔得远,离地面高,他们的身影显得比较微小。心里不由得为他们捏一把汗。道路边上,还有一些比较陈旧的房子在进行维修翻新。恍惚间,觉得徐州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老城。
下班时间到了,那些戴着黄色或白色、蓝色或红色的安全帽的工人下班了,他们陆续从工地走出来。看他们的神情,有的疲惫,有的淡然,有的从容。这些建筑师,建筑工人,他们是城市的建造者,城市因为他们的建设而变得快捷、方便、美丽。我衷心的为他们点赞。
行走徐州(一)的士司机是一个比较健谈的中年人,他向我们絮絮叨叨的介绍着徐州的一些历史掌故。说话间,小车驶过一条弯弯的大桥,桥下面是清澈的河水。司机师傅说这就是黄河故道,曾经的黄泛区。我的好奇心立马就被勾起来了,这就是黄河?曾经的黄河?什么叫黄泛区?师傅说黄泛区就是过去黄河泛滥的地方。那个时候黄河涨大水就会淹没两岸的良田,淹没人们的房屋,这可是一个大的灾害,那时候苏轼就负责治理这一片黄河泛滥的灾区。
行走徐州(一) 行走徐州(一)现在徐州黄河故道的水质很清澈,有人专门进行护理。黄河故道的两岸是林荫道。林荫道路平坦,树木茂盛,垂柳依依。河岸两边还种着花草,有人悠闲的散步,累了可以坐在垂柳下面的长椅上休息。黄河故道两侧高楼林立,这时候很难想象昔日的黄河泛滥是怎样一幅图景。
行走徐州(一)清晨,我们走过黄河故道的大桥上,大桥上站满了人,这是等待着别人雇佣的人,有做清洁的,有做保姆的,有做挑夫的,有愿意做各种零散工的。此时的黄河故道大桥上,就像一个人才劳务市场。这也是一道风景。
夜晚的黄河故道更是漂亮,沿岸都是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在闪烁。黄河故道的大桥上更是灯光璀璨。
行走徐州(一)我们住的酒店在老街坊文玩街附近。也是戏马巷的进口。我们到文玩街逛了一逛,文玩街不大。都是一些花、鸟、虫、鱼的店铺,还有摆设一些看似老古董的东西在店铺门口,有笔、墨、纸、砚,题着字的折叠扇,形态各异的木梳子,牛角梳。各种小巧玲珑的葫芦,各种材质的手串,项链,还有一些玉石、翡翠,各色石头等。
行走徐州(一) 行走徐州(一)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家店铺门口挂满了各种蝈蝈笼子,蝈蝈笼子里面,大大小小的蝈蝈比赛似的叫得震天响。
行走徐州(一)有黑色的蝈蝈,有绿色的蝈蝈,我大为惊奇,原来蝈蝈有这么大,有成熟的知了(蝉)的个头那么大。望着眼前叫得山响的蝈蝈,恍惚间,时光穿越了几百年或者上千年,我仿佛看到,那些皇城脚下的王公贵族、富家子弟,他们提着鸟笼或蝈蝈笼子,在街上悠闲自在的慢慢踱步,或耀武扬威大摇大摆的。而喜欢蝈蝈的老百姓,三五成群的围在某个角落,一起逗着蝈蝈玩。其实,有头有脸的人也好,市井小民也罢,他们喜爱蝈蝈的快乐应该是一样的。
行走徐州(一)徐州的云龙湖、云龙山是一个不收门票的景点,而且景色不错。吃过了早点,我们就坐公交车直达云龙山,云龙湖。
行走徐州(一) 行走徐州(一) 行走徐州(一)下了公交车,我们就往前走。放眼望去,植被丰富,绵延起伏的云龙山就在不远处。碧波荡漾的云龙湖就在眼前。
走着走着,有咿咿呀呀的戏曲伴随着鼓乐胡琴敲击的声音吸引了我的耳朵。这是在放录音呢?还是热爱戏曲的票友在现场唱?寻着鼓乐戏曲的声音我们往前走,一处绿树繁茂,花朵艳丽的公园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这应该就是云龙湖公园吧。沿着公园的小径继续往前走,一处开阔的,圆形的露天平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平台的中间种着一棵大大的雪松。露天平台上,一群大爷大妈吹拉弹唱,陶醉在他们的戏曲大舞台上。倾听的观众微笑、点头,轻轻的打着拍子,或小声和唱。
行走徐州(一)对于我们湖北的楚剧,我是非常熟悉的。那里面的戏词、剧本一听就懂,还有发源于湖北,壮大于安徽的黄梅戏,也耳熟能详。还有我们的国粹京剧,江浙的越剧、昆曲多少也了解一点,可是眼前的戏曲我完全听不懂他们唱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剧种,好像是河北梆子的感觉。又有点像河南豫剧。我谦虚的问在边上听戏的一位大爷,大爷听说我是湖北人,他热心的向我介绍,这是他们徐州的梆子戏。当地人非常喜欢的。一听说是梆子戏,我心里还得意了一回,看来我还蒙得差不多。大爷还向我介绍了这里面的剧情,可惜这位大爷的徐州口音太浓,他说的话我只能连猜带蒙。这段戏曲大致讲述的是宫廷里面皇帝与娘娘、女儿与驸马之间的故事。
行走徐州(一)虽然我不懂徐州梆子,但是我凭着直觉,觉得这群大爷大妈唱得真的不错,他们声音高亢,慷慨悲凉,激情饱满,咿咿呀呀的拖腔蛮有韵味的。拉着胡琴,敲着梆子乐点伴奏的大爷大妈也极为认真。看了半个小时左右的徐州梆子,我们决定去游云龙山,云龙湖了。
云龙湖的岸边,绿草如茵,设有十里诗词灯廊。廊柱上,刻着各个朝代的诗人写的诗词。
行走徐州(一) 行走徐州(一)云龙湖的湖面开阔,烟波浩渺。湖面上,有人在划船,有人在游泳。湖岸上,铺着厚厚的白沙。有老人,有年轻的夫妇,带着小孩在沙滩上玩耍。孩子们拿着五颜六色的塑料工具,有的在挖沙洞,有的在修沟渠,有的在建房子,有的在搭城堡。大人们偶尔为孩子递一下劳动工具,鼓励一两句,一家老小其乐融融的。云龙湖是国家五A级的旅游景区。
行走徐州(一) 行走徐州(一) 行走徐州(一)云龙山绵延起伏,但是并不太高。好多游客都是爬到山顶的。不想爬山的,可以坐索道上去。我们决定到云龙山脚下去走一走,找一个登山口爬上去。可是找了好几个登山口都似乎不对,爬到半山腰,要么荊棘丛生,要么就没有路了。我们在云龙山的半山腰穿行,绿树繁茂,凉风习习,倒也畅快的很。这个时候看到一个小亭子。这时想起苏轼的《放鹤亭记》。
放鹤亭记
宋代: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节选)
《放鹤亭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在徐州时所作,文中记述了作者在拜访云龙山人的一番问答及讨论,反映了苏轼当时寄情山水,闲云野鹤的心境。可见云龙山风景之美。
乾隆帝执政六十年,共到徐州四次,都是南巡途中路过而停留的。主要目的是“阅河”,即实地考察黄河水情和徐州的河防工程。当然也免不了游山玩水。来了就要住下来,于是修建行宫。乾隆行宫建于风景秀丽的云龙山脚下。乾隆对行宫非常满意,亲自为行宫撰写了两副对联“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乾隆行宫的建筑在清末以后,后来大多已毁,现存有大殿和东西配房各三楹坐落于云龙山脚下(徐州博物馆旁)。
行走徐州(一) 行走徐州(一) 行走徐州(一)(原创文章,首发 马蜂窝旅游。转载须联系作者授权。侵权必究)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