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事聊天,他说,周末或中午午休时间,去开滴滴,挣点外快,被一旁的同事说教了一番,为什么明明你生活在中游,却偏要到下游去和别人挤,为什么不通过学习提高,这种回报的“性价比”要高的多。
虽说工作无贵贱,不能上中下游来评定一个人的价值,却非常赞同同事的观点。
吃不了学习的苦,却能吃生活的苦,出卖体力,承担风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为了是能够得到立即回报的收入,而学习,是一个长期投入才会有产出的“买卖”,这也许就是穷人思维的祸端。
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明明有能力到达相应的高度,却安慰自己要无欲无求,安分守己。
站在我们面前与我们为敌的不是洪猛野兽,而是许多不为名状的借口为自己开脱,可以一次又一次的随波逐流。
一次考试没考过,没什么,反正工作忙,来不及看书;一项工作没有完成好,没什么,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不关我的事;一次晋级不是自己,没什么,那人肯巴结领导或者有强硬后台,就这样,机会在我们手里一次次的流失,真的没什么吗?遗憾的是,我本可以,却没有抓住,却还以为这是天意。
其实现在挺怀念刚工作的时候,战战兢兢,害怕犯错挨训,每天都在接触新的事物,把所有的自尊,自信都打碎,用力的学习,拼命努力,现在能笑着和别人说,那时候林黛玉附体,经常哭,一个工作搞不定,自己和自己生气,不睡觉也要弄出来的勇气,现在很少有这种经历了。
逼急了,大不了老子辞职不干了,是的,确实大快人心,也同样相信,能够找到另一份合适的工作,能够养家糊口,但却丢失了最初的那份勇气和执着,无法想象,你能够比你想想的要优秀的多。
马薇薇说,人类最可悲的是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用生命去论证,我和别人不同,可是恰恰是我想要论证我和别人不用的心态,最他妈相同,你想要脱离大众,做不一样的烟火,结果发现,满地的鞭炮都比你使劲。
为什么说读书与不读书千差万别?并不是因为你知道一个从不会用到的数学公式,有多了不起,也不是因为你做过一个化学实验知道分子是如何炸裂就有多牛,而是学会了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和心态的沉稳。
“我喜欢那种经历了大风大浪,却还平静地像只是下雨时踩湿了裤脚一样的人。那样的人性格里有一种荒腔走板的力量,也温柔,也不慌不忙。”
我们喜欢拿钱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越多的钱,买越好的房子,开越好的车,做越大的事情,这种想法无可厚非,
曾经央视著名主持人就在今早,毫无预兆的离开了人世,年仅五十岁,才明白,原来,来日并不是方长,明天和变故哪一个先到来,真的说不好,为什么要给自己留有遗憾呢,是我本可以却没有做到的事情,就是遗憾。
当努力变成一种习惯,就不会觉得那是必须要坚持的东西,而是倾在血液里,如影随形的东西,把学习作为一种终身相伴的习惯,才是自己运筹帷幄的砝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