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改革成功的根基在于解决好三农问题

作者: 陇右雷柯柯 | 来源:发表于2017-10-31 23:48 被阅读67次
商鞅:改革成功的根基在于解决好三农问题

布衣入秦、携风雷之法

在西隅偏僻之邦、蛮荒之地的秦国面临亡国灭种之际,秦国国君秦孝公着眼天下,广求贤才,曰:强秦者,吾与之分土。大争之世,风雷激荡。一介布衣商鞅西行入秦,携李悝《法经六篇》,怀一展风云之志,遇风云际和,在秦国朝野变政强秦的期望下、在秦孝公大力支持之下主持秦国变法,其改革力度之大、尺度之深、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前瞻后顾五百年,无人匹敌。商鞅变法,如持巨斧劈山岳、潮涌卷沉渣,奠定强秦之基,其承战国变法强国之余绪、勇立潮头、锐意变革,领变法强国之风气,开士子入秦之先河。终致秦人奋六世之余烈,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

治史岂能儿女态

以今视昔,人皆愚昧之人,事皆荒唐之事。离开客观冷静理性的视角,一切分析判断难免沦为个人情绪化的泄愤抨击攻讦之说。走近历史真相,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历史记载本身并不是客观传承下来的,秉承秉笔直书的董狐直笔绝迹久也。所以研究穿梭于光阴的隧道中,恍惚于古今之间,只为探究千年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经历了什么,从而窥视族群的文化基因、精神土壤,以便吸气精华、古为今用、造福民众。

褒贬毁誉由他人

蝙蝠型人格的苏轼认为:“自汉以来,学者耻言商鞅。如蛆蝇粪秽也,言之则污口舌,书之则污简牍。然世主独甘心焉,皆阳讳其名,而阴用其实,甚者则名实皆宗之。”,

中国的文人有其独特的处世之法,那就是惯用影射之法。苏轼、司马光等保守派反对王安石变法,从实际看,王安石变法有诸多难产或者说异化的害民之举,客观上却力挽宋朝中期以来的颓势,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国库充盈,收复河湟之地。苏轼贬低商鞅,实乃阐述自己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政治主张,该种评价片面,不足采信。最能反映案件事实的只有当事人,最能反映当代历史的只有当代人。变法成功与否,与家国君民如何,当以结果而论。

司马迁在其《史记》中说: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战国策》:“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

为什么商鞅变法中某些制度历经千年延续至今,其中关窍不可不深思。那场千年之前变法时面临的问题历经千年犹存,其变法的某些举措不得不分析,所以,今天小编钩沉史海、翻阅黄纸,吹去千年尘埃,独步千古荒野直道,试观之:

耕者必须有其田

纵览古今,三农问题影响着任何一个王朝的兴衰,事关社稷的长治久安、事关王朝的人心向背。土地兼并永远是王朝最可怕的毒瘤,然而只要是在土地私有的情况下,土地兼并永远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结果,土地兼并的后果是流民迁徙、贫富悬殊、朝廷失去兵源和税源,天下之丁口赋税不在朝廷、不在庶民,操之于门阀大族之手,故能主导王朝之更替,千年之间,皇朝变更、战乱频仍,不过是士族门阀在更换利益代理人的政治选择。所以说:王朝之兴衰在于朝廷治下自耕农之多寡。

商鞅变法,是一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大变革,古代变法的手段依然是依靠一个阶层打到一个阶层的斗争。改革必然有阻力、有阻力必然有反扑,在殊死搏斗之中,主导改革的力量是否强大,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否敢于大刀阔斧、刀刃向内非常关键。

商鞅认为:要改变秦国积贫积弱的面貌,要想给改革开好局,首要问题是解决农民和土地的问题,只要争取到了广大的庶民,改革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朝廷也就有了兵源和税源,支持拥护改革的力量实力大增,改革就会向纵深推进。所以商鞅改革的第一步是:解放奴隶、释放佃农,增加自耕农,百亩授一夫;移风易俗,改变过去秦国举家同居的恶俗,男子成年娶妻之后必须另居成户。以上举措使国府管辖的自耕农数量大增,国府有了稳定的兵源和税源,中央的力量上升提高了对秦国全境的管控能力。

改革难免有阻力,讲究策略很重要,必须坚持团结多数、孤立少数、因病施药、各个击破。对于顽固派必须迎头痛击,秦孝公、商鞅为此将保守派代表甘龙、杜挚等明升暗降、置以虚位,体现了改革者的行政技术和讲究策略。对老士族孟、西、白三家进行敲打。体现了改革者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高超谋略。对不服从改革命令的民众进行依法处置。体现了改革者坚持改革的坚定信念和强大定力。将阻碍变法、触犯法令的太子嬴驷、太子右傅赢虔、太子左傅公孙贾依法制裁。体现了改革不是避重就轻、腾挪闪躲,改革的真实性不容置疑,法律的严肃性不容挑战。改革面前没有避风港、局外人。

粮食永远是战略资源

国虽安,忘战必危。孔子说:足粮、足兵、足食。此三者是国家稳定的三鼎,缺一不可。所以在商鞅的《商君书》里他用好几个篇章来阐述扩大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和实际举措。商鞅变法的核心是“奖励耕战”,为此在军功爵之外设置农爵,在秦国,种地打粮不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职业。农民在缴租之外,额外多交粮食可以获得国家的奖励,那就是爵位。爵位是国家对农民贡献的一种褒奖,是一种社会身份的肯定,种地光荣不再是一种虚假的口号,成为一项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利益。将国家战略需要和农民切实利益有效结合起来,利用参与社会发展机会均等,彻底打通阶层流通渠道,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正确性和可行性,正确合理的政策激励着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这为秦国的对外战争和国内治理积淀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中国历来的问题根源是人地矛盾的问题,有限的土地不能承载民众的生活的时候,各种社会问题就会层出不穷,一个个失去土地的民众流离失所,不免铤而走险,如何转移剩余劳动力就显得至关重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常规办法就是资源重新配置,然而这样一来必然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既得利益者是王朝的中坚,伤害他们必然造成政权的不稳定,因此,商鞅另辟蹊跷,转嫁矛盾,将剩余劳动力打造成国家开疆拓土的战争机器,在战场中获得利益、在战争中净化人口数量。不同于宋朝吸纳灾民进禁军圈养,商鞅的政策是一种实用的、动态、规范的制度,将剩余劳动力转化成战兵、纳入国家规范的阶层转化程序之中,实现真正的消患于未萌。在大肆转移剩余劳动力的时候,务必要慎重考虑是否已经疏通泄洪通道,不搞调研、不了解事情,意欲一蹴而就,必将登高必跌重。

基层治理的问题

商鞅在秦国的基层一改之前的宗族治理,开始行政权力下基层,设置乡吏。为了实现基层社会的稳定,他采用“户籍”制度,确保人口流动的可控性。并在基层实施“连坐”制度,民众互相监督、纠办不法。寓兵于农、兵农结合、为国家储备强大的后备军人。基层治理的好,国家就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基层治理水平体现着执政者的战略眼光和执政水平。这些举措影响深远。

宝剑虽锈光慑人

商鞅变法已过千年,但那种救亡图存、变法图强,以大争之心屹立大争之世的心志精神却流传了下来。古往今来的改革者下场不可谓不悲惨,但是他们那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不惜以身殉法、燃烧奉献的牺牲精神令人动容。他们主导变法志向之远大、毅力之强大、信念之坚定、谋略之深远、器居之宏大,纵过千年、犹见光芒之慑人。变法必须塑造出一个获得新法红利的庞大新阶层,来支持变法、拥护变法、捍卫变法果实。商鞅变法抓住“三农”可谓提纲挈领、如剑劈脆竹、顺势而为、迎刃而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商鞅:改革成功的根基在于解决好三农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zi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