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律奉单于之命来规劝苏武投降,不料遭到严词拒绝,碰了一鼻子灰的他只能回去如实汇报。
单于一看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敬酒不吃吃罚酒,看你能扛到什么时候!便派人把他囚禁在露天的地窖里。那时正值隆冬,雪花一层层地飘落在地窖里,寒风一个劲儿的往里灌。苏武穿着羊皮袄,蜷缩在最靠里面的角落。渴了就抓一把雪,饿了就揪身上羊皮袄的羊毛,就着雪水一起吃。
几天之后,单于派人去看他,发现他居然还活着,觉得十分奇怪。心想:这苏武真是个怪人,之前主动拿剑抹脖子,后来又冻又饿几天都不死,到底是为什么?
他派人把苏武带过来,给他好吃好喝,问出了心中的不解。
苏武看着他说:“我作为西汉使节,张胜私通叛匪,我难脱干系,有辱皇命,所以想以死证明我的清白,也让大王明白我西汉此次出使的诚意。后来审问清楚,叛匪也得到惩治,可以证明我们使团并没有参与其中,我亦无愧,所以我要活下来,回去向皇上复命。”
单于听了哈哈大笑,说:“你以为会放你回去么?你就是不投降也不可能回去。”
其实单于有自己的想法:苏武于他,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为什么一定要劝降呢?这是他和汉武帝之间的一个对决,很长时间匈奴被西汉追打到了大北方,咽不下这口气。如果苏武投降了匈奴,对爱面子的汉武帝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这是关乎国家荣誉。匈奴就会在这轮胜出。
可是这苏武看着温和文弱,却有一股子韧劲,刀架在脖子上不松口,受冷冻也不屈服,这才是真男儿啊。这样的忠臣是汉朝之大幸,就更不能放他走。
于是,单于就给了苏武几只羊,把他流放到北海(就是现在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畔)去放羊。“啥时候这些羊下了崽就让你回去。”孙武一看,给自己的都是公羊,怎么会下崽呢?这明摆着就是要扣押他一辈子。
“我最后再问你一遍,你是归顺匈奴,过上舒适安稳的日子还是去寒冷偏远的北海放羊,永无出头之日?”单于不甘心,又问了一句。
“我是不会改变想法的。”苏手中拿着那根使节,用坚定的语气说。
就这样苏武来到了北海,现在那里都是人迹罕至的,何况在2000年前,几百里看不到人烟,风沙肆虐。孙武拿着他的使节,赶着几只瘦骨嶙峋的公羊来到了这里,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涯。
这里是草地,不长粮食,苏武只能捉地鼠摘野果充饥。冬天穿着羊皮袄,住着单薄的帐篷,数九寒天,凛冽的西北风毫不留情地席卷着这片没有遮挡的大地,似乎要把帐篷连同苏武一起吹走。遇到大雪纷飞动物都不出来的时候,苏武就拔使节上面的牦牛尾果腹,没过多久,那根使节就剩下光秃秃的一根竹竿了。
“使节”一词就是从汉代苏武这里流传下来的,当时指的是物,现在指的是人。
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放羊,那就是他的希望所在,总有一天他要拿着使节回到自己的国家。
他到北海的第二年,李广的孙子李陵也投降了匈奴,被单于封了官,被派往北海去说服苏武投降。李陵来了见到苏武,没有劝降,而是给苏武带来几个惊人的消息,让苏武痛不欲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7114892/ffa57572e3da164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