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记着先学习读书.
其实,书读完也可以不忘

其实,书读完也可以不忘

作者: Howie_Serious | 来源:发表于2016-02-11 15:08 被阅读24633次

这是Howie-Serious 365日写作计划第015天的写作内容。

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样的问题:

读书早晚会忘,为什么还要读书?(7K关注)
读了很多书,但是都忘掉了,读书的意义在哪里?(23K关注)

我也有朋友向我吐槽,他说自己这些年读了很多书,但是效果不好,

就像溪水流过石头,什么也没有留下

这是朋友的原话,他和我这么说时,有一股壮烈悲愤的味道。

我自认为属于『贪婪的读者』,但自身水平能力有限,谈『读书』这个话题时心里很忐忑。但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今天就谈谈读书的问题,来抛砖引玉。


主动阅读

关于读书,我个人的做法很简单,就是4个字:

主动阅读!

就像谈论学习方法论时,简单说就是『主动学习』。

但是,越是简单的概念,其背后的内涵往往越厚重。『主动阅读』四个字简简单单,但是背后就涉及时间管理、习惯养成、阅读趋势、新工具、书单、『如何阅读一本书』这类关于读书的书,甚至,WHY的终极问题必须要解决。是啊,读书早晚会忘,为什么还要读书?

读书其实可以『不忘』。今天就分享一个不『不忘』的读书方法。


Kindle阅读 vs 纸书阅读

纸书之于电子阅读,就像是诺基亚之于iPhone。

虽然我读了很多年纸书,家里有很大数量的纸书,但是比起Kindle和微信读书等现代化、更适合现代节奏的移动阅读方案,纸书必然落后淘汰,最终仅限于学生学习场景和怀旧用途(参照黑胶唱机)。

Kindle的优势都不用再浪费口舌。简单提两个场景:

Kindle能有效汇聚碎片时间,用来读书。北京动不动就一小时的交通时间,有了Kindle你甚至会意识不到就已经到站;

晚上上床后入睡前,如果用Kindle代替手机或iPad,你不但失眠困扰一扫光,而且一本书根本经不起一周半个月的睡前阅读;

所以,我一直不停向身边人推荐Kindle。一定要买带背光的Paperwhite版本,淘宝美版不到800元,Kindle富一生啊。

下面的阅读,专谈Kindle上的、以学习和提升为目标的阅读(不包括休闲阅读,例如读《鬼吹灯》)。

引导阅读行为,建立阅读习惯

推荐一个简单有奇效的法子。
借用之前写的『如何坚持写作』这篇文章里提的原理,其实读书这件事,也可以利用『执行意图』(implementation intention)这个心理学机制:

设定简单的『if X,then Y』执行规则,让目标的执行简洁,形成习惯;

举个例子吧:

规则1:如果这本书没读完,就不往kindle里放下一本书(大部分人很难成为『贪婪的读者』,但很容易成为『贪婪的电子书资源收集者』) ;

规则2:如果已经上床,就不带Kindle以外的电子产品上床,而且要读Kindle到睡着(一周可以一次例外);

从简单到复杂,再回到简单

我们在『时间和知识管理』课程分享里一直说:

先把简单的事情做复杂
再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

举例说,做事情很简单,直接做就行。然而我们要把它想得更全面、更深入,『做复杂』以至于形成自己的GTD理论体系;然后,我们在把已经复杂的的理论和规则『做简单』,一个OmniFocus成为最简洁、最高效的解决方案;

学东西很简单,直接学就行。然而我们要把它想得更全面、更深入,『做复杂』以至于形成自己的知识管理理论体系;然后,我们在把已经复杂的的理论和规则『做简单』,一个Evernote成为最简洁、最高效的解决方案;

同理,读书这件事很简单,直接读就行。但是我们今天也要把它先『做复杂』,然后,『做简单』。

搭建读书系统,确定读书规则

先从简单到复杂:找到适合你的工具、制度和规则,构建推动你不断实现目标的读书系统。

电子书管理:Calibre

Calibre是电子书管理的不二神器,支持任何格式转换、书籍信息编辑、tag、Kindle内容管理

书单工具:OmniFocus(OF)中的『阅读』项目+豆瓣读书的豆列

OF作为GTD理念的最高成就体现,将阅读应用到GTD层面再好不过了

你是否经常看到很多人推荐无数的书单,千万不要焦虑。很多人不负责任推荐,甚至他自己都没读过,或者只读过『浓缩版』、『干货版』

专注最重要;读书也要另缺勿烂。选择自己最关注的几个领域,选择最好的、最值得阅读的书,建立自己的书单

在OF中建立专门的阅读项目作为书单。OF支持无线层级,不需要设置到期时间。它就是你自己的书单,静静地躺在你的GTD系统中,供你选择

一本读完就按书单选书。避免有时间时不知道读什么书,花很长时间选来选去最后读了一本烂书

读完的书,可以考虑在『豆瓣读书』建立豆列:『XXX的2016读书记录』,这很有意义,意会吧

阅读工具:Kindle Paperwhite

Kindle阅读时,边读边标注(值得记录的一切内容):包括主要结论、事例、数据、精彩论述、精彩语句等等

这些内容,包括在此基础上的聊天、读书笔记或读后感,最终构成了你自己的素材库

笔记体系:Evernote(读书笔记)+Clippings.io(导出标注至Evernote)

Clippings.io可以一键将kindle的所有标注内容按书籍传输至Evernote中

利用Evernote中的读书标注内容,定期或读完后进行总结,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

输出工具:Markdown写作工具+OmniOutlier(结构整理)

有位朋友说,80%的学习问题都是因为没有有效输出

读书不能闷头一个人读,读完后,和朋友聊一聊

文字形式的总结输出更重要。选一款趁手的Markdown写作工具吧,推荐iA Writer或者Ulysses

对于『特别重要』的内容,推荐利用OmniOutlier进行拆解式学习!最高效地将外部信息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这才是对作者最高的敬意(这部分写起来内容太多,以后专门写一篇)。

利用OmniOutlier整理出书本/文章结构,确保达到能输出的程度。就是说,你能随口跟朋友介绍、讲明白这本书,能跟人『谈论』这本书,能向被人有理有据的推荐这本书。

行动、行动、行动

再从复杂回到简单:因为行动很简单(难在坚持而已)。

前面建立了『复杂的』读书系统,细化了很多读书规则,其实最终落实到行动上时,是极其简单的:

每天读30分钟书
每读完一本都做总结输出

很简单是不是。但是做起来也很难。所以,我们才不依赖个人的意志力、不依赖个人『美好的愿望』,为自己设立了这些规则、流程,搭建了这个读书系统。为什么这么做?题图里就是我经常讲的以至于老掉牙的『尤利西斯利用工具而不是自己的意志力抵抗海妖塞壬诱惑』的故事。经常讲,这里就不重复了。现在互联网上的诱惑,那比海妖塞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题图虽然是艺术作品,但是我还是打码了。就是这么稳健。哈哈)。

Herbert_James_Draper_-_Ulysses_and_the_Sirens__1910__copy.jpg
题图:Herbert_James_Draper_-Ulysses_and_the_Sirens(1910)

尾声

就像溪水流过石头什么也没留下,谁都不希望自己读完书的结果是这样。
那么,试一试搭建自己的阅读系统?

相关文章

  • 其实,书读完也可以不忘

    这是Howie-Serious 365日写作计划第015天的写作内容。 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样的问题: 读书早晚会忘,...

  • 16/100-其实,书读完也可以不忘

    这篇文章我的重点是搭建读书系统,确定读书规则,转化成实际行动,有如下: 一、使用Calibre进行电子书的管理,可...

  • 《榨书》:如何读完书不忘记?

    日更100/day4 最近读了《榨书》这本书,本书作者格格,原名沈辉。曾工作于新东方,现在是一名自由职业者,有自己...

  • 二八法则练读 《一分钟超强读书法》

    其实:1、一本开始了,没有读完,也可以开始读其他的书,不同的书是可以并行推进读的;2、读书要有舍弃,粗度80%,有...

  • 认真的阅读也没有那么难

    你有多久没有认真的阅读完一本书了呢? 其实认真的阅读完一本书也并没有那么难。 曾经的自己可以为了尽快的“享用”书中...

  • 其实,我也可以

    初三四班 施璇 ...

  • 其实,你也可以

    首先,祝贺老妈越挫越勇,在恶劣的环境下,继续留在了学校。她可以,其实,我也可以。今天要分享的故事来自我表妹。 表妹...

  • 其实我也可以

    昨晚在叔叔家吃完饭回到家快11点,在楼下等电梯的时候,小区内的保安也过来了。小雅问:为什么保安到我们家这里?“他们...

  • 其实,你也可以

    这两天,经历了两件小事,让我忍不住对自己说了句:其实,你也可以! 第一件小事,不知从哪天开始,电脑显示屏开始出现了...

  • 其实,你也可以

    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还有人说:“世界上最难认识的人是自己。”是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

网友评论

  • babysniper:总结的很好,很有启发
  • 胡超:不论如何都要总结输出,
  • acb42fe6f1e4:作为kindle499版用户表示同种用户可以试试usb小灯【虽然没有899版便捷但也算迂回之策吧】
  • atomic_volatile:古人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13yue:@阿童木online 只是我在一本书里看到的下一句而已
    atomic_volatile:@c383bc5a40dd 两者不冲突吧
    13yue:@阿童木online 名师指路不如团队合作
  • 清华学渣:本人一直爱好纸质书的感觉,但今日看完你的文章,我打算入手kindle.确实书籍中好的内容,数据,读后感等在电子书里记录下来会比较方便,更有利于自己日后的翻阅。谢谢详细介绍。
  • 森之木:插图还打马赛克?
  • f3c52a6a7584:多读书
  • 大西洲嘚啵嘚:考虑建立系统
  • Kaff:感谢,我就是你说的电子书资源收集癖者。另外,建议一下,文章里中英文间加个空格会更舒服,比如“我使用 Evernote 做笔记”。:smile:
  • 豆腐果:读书方法论
  • 0c6f4cc5d01f:半推半就ong
  • facff6fe6e0e:纸质书+1
  • e93cb6c8a566:纸质书+1,表示电子书读不下去: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 9a1c7373c7e5:纸质书+1
  • 我的菜刀呢:实用推荐,读书提高自我最好的方式,怎么通过读书来提高,充实自我才是最重要的。 谢谢作者分享这篇“如何更好的阅读”。
  • 蓝琳琅:其实我也喜欢读纸质书,没有kindle,还没体验过,我一直有疑惑kindle对眼睛的伤害大吗?
    59055b36ca53:@Any_菇凉 kindle就像纸书的效果,很柔和
  • James_Chu:有点意思
  • 孙继皓:感觉可以叫kinder使用指南。。话说用没用过掌阅出的啊
  • Anther1991:其实就是读完要总结!
  • 城管金小胖:有点意思
  • 3d734f80e3a4:很有说服力!
  • 772420df71e7:就像溪水流过石头,你确定这是没读过书的人能说出来的话吗?读的书并没有忘,对你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句话就是很好的证明。
    yjlemmo:@嫉妒你的笑 也同意阅读时潜移默化的,在网上看文章的时候,尽管过不久就会忘记,但我相信它会一点一滴改变我的思维
  • e7d4d7af08a9:喜欢(๑•̀ㅂ•́)و✧开学买了kindle也要这么做
  • 云云燃:收藏~
  • 0f357a7026f7:纸书和电子书就好比零售和电商,都会存在,各取所需,我两种都喜欢~争议这么大没啥意思~
  • f913b2f8d8b9:喜欢两点规则。。。努力做
  • 8ece34cadd87:工具书还是纸质来的实在
  • Healthcare:可我还是喜欢纸质的书 翻阅起来的感觉 顺便还能写写划划
  • 8a4bf705da37:看过一句话,大致是:读过的书,经过时间的磨砺后,剩下来的那些,就形成了自己的素质。
  • 爱新觉罗达摩:书只不过是别人的观点,认知,故事,思想的载体。当与自己思想碰撞,留下该留下的。
  • 17a0e11ba7d2:破喔喔喔喔破7
  • 半亩一鉴:我个人很喜欢纸质书,纸质书也不会被淘汰。
  • 1b905300d8e8:我看过一句话 至今记忆犹新。 我读了那么多年书,虽然很多都忘了,但有一些却成了我的骨头和我的血肉。大概是这样说的吧
  • ac479648be7a:感觉不错,入手一款电纸书试试
  • 大家叫我Jerry:现在都是在手机上看,用的当当读书
    d4f85740630f:@大家叫我Jerry 我也是,觉得这样很方便,又不用再花钱买一个,再说包里放手机又放kindle多麻烦
  • 509f052b872b:等kindle到了,也要这样读书!
  • 米澜盛若:无话可说,看过的风景
  • 0c2bed980803:写错一个词 宁缺毋滥或者宁缺勿滥 ,不是"另缺勿烂"
    Howie_Serious:@手中沙砾 谢谢指正
  • 陈育罕说他只想抽烟:厉害!但我并不认为读书有记下的必要。主要是沉淀和感悟。更多是体会。书教不了人太多,但可以磨合。磨合一切经历和路过
  • 35a0be41b93e:其实我私以为纸质书比阅读软件更好读进去,它有更真实的触感和墨水的香气,经久不衰…以前很多电子书的内容都不记得了,但唯独对书柜里的每一本纸质书记忆犹新,包括当时阅读时的心情环境,那种颗粒的触觉很舒服。
  • 阳光206:工具、方法都比不上实际操作!坚持才有收获!
  • 2c061a2ed015:喜欢复杂简单化
  • 末尾的起点:感觉不不错(*๓´╰╯`๓)♡
  • 0ccfa8ad8ee6:非常赞,尤其是上床后不带除kindle以外的其他电子产品
  • baa779231efe:第一眼就喜欢
  • 545f08b96082:好像广告一样→_→
  • 一颗小豆:其实喜欢读纸质书。读起来感觉都会不一样。电子书读起来始终没有那种翻页时进入书中的感觉。那种身在其中的感觉。
  • 林恩z:纸质书看着更有感觉
  • 我下午兔子:纸质书会回归
    不会被抛弃
  • woodenbaby:文章写得很好,但是有一点要注意,你说纸质书会淘汰,事实上是你自己认为的,然而这句话灌输给读者,感觉像是必然会淘汰一样。如果我写文章,会在一些观点上给予多项选择让读者自己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当然,这是一个很小很小的问题。你大可忽视。最后,感谢分享。另,能附上你推荐的那款的链接吗?可私信告诉我。
  • 5ed4761633e5:谢谢!
  • 82c458bf6c10:kindle是什么?
    82c458bf6c10:@大家叫我Jerry 现在知道了,它和手机里阅读app有区别么←_←
    大家叫我Jerry:@迷茫与坚强并存 亚马逊的电子书阅读器
    鱼小坤:@迷茫与坚强并存 阅读软件
  • ef96b5413017:谢谢作者。很有感触
  • 79d071c9378e:谢谢作者~
  • 2ca523a076d8:其实我觉得现在很多手机app都可以拿来阅读。非得买个kindle反而不方便~
  • 本是凡人何来落凡:如果方便。能告诉下淘宝链接么
  • 尘世苦海:涨芝士。😊
  • 泖木的成长日志:我喜欢纸质书。
  • 主敬敬:我喜欢纸质的书籍,我认为他也不会被淘汰。
    不过你写的很好!
  • meph:受益良多的文章
  • 城南走向:特别喜欢
  • 简叔的树洞:kindle跟iPad差很多么?
    Kaff:@炮弹 Kindle 是电子墨水屏幕,阅读感受跟纸书很接近,温和不刺眼,比 iPad 好太多
    简叔的树洞: @屎壳郎123 太重
    a05832db24ea:@炮弹 kindle没用过,但iPad用了几次就不想用了,眼睛疼,还是喜欢纸质书
  • 慢慢来哦:ok.努力尝试
  • 873919e16616:谢谢分享
  • 269ff37e70cd:读书并不像溪水过石,读一些好书,虽然你会忘记里面的细枝末节,但是正如三毛说的那样读书会决定你的内涵,谈吐,甚至举止。多读一些好书总不会错。
  • mance:学习
  • 951054b8b4fa:写的不错
  • 46a59a418fb6:很多好友以及评论都说kindle入门版无背光的比有背光好用,最近准备入手无背光的入门版。再买个阅读灯应该就不错了😊
    46a59a418fb6: @YPKSEU 嗯,就是kidle无内置阅读灯499的那款比较好用。不过刚才去搜了一下亚马逊发现kidle外置阅读灯都是电池款的。感觉不太好。
    c6b20c4e4981:@波乐乐 此言怎讲
  • 解不人:想要读书不忘,多读几遍便是。
  • 一只小虾:我喜欢阅读纸质书,因为那才是在读“书”,闻着书香与文字互动,读起来更有质感。
  • xkjQ:一直有同样的感觉,回去试试
  • 88cb3c78766e:买了kindle也觉得自己看了很多书可是没有有效输出,必须学习
    290f41e105ff:@项善 可能在于读完要有思考吧
  • WP_Mozart:可以有
  • 7097f991f9c9:个人比较喜欢买纸质书来看,但是现在的书形式造势似乎比内容更卖钱也是读书人的悲哀:dizzy_face:不过我还是支持纸质书,等有不伤眼的屏幕读书方式或许纸质书真的会被淘汰
  • Kellylly:谢谢作者的分享。准备实践看看
  • 8c9f26a46ae9:有效做到广告宣传,到也比较喜欢
  • 路路有话说:很有道理,
  • cad5847277ec:666666666
  • 流琅:推荐
  • anduins:谢谢分享,很受用
  • 双子yumi:你好,我也有普通版的kindle,还是新手,有个疑惑,如何下些电子书资源呢?毕竟kindle上免费的电子书很多,但我爱看的较少。谢谢。
    c70c78b5466b:@叶落归根皮囊 kindle114,kankindle
    Howie_Serious:@叶落归根皮囊 Google是你的好帮手
  • 正午的日光:确实是有时候读完,过段时间感觉好像完全没印象,很不错的经验,准备尝试下
    Howie_Serious:@一日三炷香 这是我自己的痛,所以方法是有效的,值得一试
  • adee2c8a6a9a:嗯同意,你缩~哪儿买!
    Howie_Serious:@鹿茸哒 淘宝、美版、不到800、不用谢
  • 飞羽竹芋:最赞赏那一句, 不容易成为『贪婪的读者』,但很容易成为『贪婪的电子书资源收集者』,我就是那种看完介绍书单后找一堆资源存着,然后,看这一部书的时候想下一部更好看吧,要不试试?结果,结果,就存了好多,搞得这一部几页那一部几页,很尴尬。
    Howie_Serious:@候鸟依人887 大部分人都是资源癖

本文标题:其实,书读完也可以不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hu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