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昔底德陷阱与公车效应

作者: 奔的4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21:10 被阅读15次

    2018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华为的海外布局,均受到贸易对抗的影响;中东乱战,乌克兰危机,东北亚变局,南美右翼势力崛起......这些世界热点的背后,无一不隐现出大国的身影。

    在2019年,大国博弈依旧是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变量。

    2017年12月,美国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将中国定位为“战略上的竞争对手”。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其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说:

    “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

    哈佛大学格雷厄姆·艾利森据此观察过去500年大国竞争的历史,并提出“修昔底德陷阱”。

    中美是否会陷入这场角力,经济学家何帆提出了公车效应: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群想要下车的人,他们不愿意让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速度太快,感到眩晕,要求把车停下来,想要下车。

    ......

    中国人难以理解这些想要下车的人,因为我们是一群刚挤上车的人。

    出生于20世纪中后期的中国人,是有幸坐上经济快车的一代。

    我们期待着收入每年增加,相信中国经济会继续高增长,大部分中国人因此愿意辛苦地工作、学习、加班、储蓄,因为我们相信,努力程度和未来前途成正相关。

    中国2012-2017经济增长率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中,几十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以及科技成果的加速转化,的确改变了中国。

    人们感受到了利益的增多,分享到了经济成果,因此对待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态度比西方民众更为乐观。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经济增长会影响国民性格。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人们会更乐观、更自信、更积极上进、更包容开放。

    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感受又是不同。

    他们处于经济减速时期,个别年份还会停止增长。他们像是摇摇晃晃的慢车,对未来前途充满了担忧与失望。他们觉得前方或许有片果林,却因看到背后大步向前、将要超过自己的中国人而无比焦虑。

    自私的民粹主义开始兴起,他们宁愿选择踩下刹车,停止自己和中国前进的步伐,也不愿继续向前,但被跑得更快的中国超越。

    想要下车的人和刚挤上车的人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对未来的悲喜心态,交织在一起。

    因此,何帆说:

    他们其实都在同一辆车上,如果真的在车厢里发生殴斗,这辆车可能会失控,掉下悬崖。

    就像是雅典崛起,引发斯巴达的不满,双方在相互战斗中力量衰落,多年以后,他们被并入亚历山大帝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昔底德陷阱与公车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lf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