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大概是前年,中国大陆的一批优秀导师级合唱专业人士出访美国各音乐院校。中美专家相谈甚欢,彼此学习,如饥似渴。交流如果没有一件小插曲,可谓出访功德圆满。
小插曲由来很小。中方有位专家好一口“中华”,虽顾及到在美国与大陆的区别,没有当人面吞云吐雾,也没有在屋檐下大过其瘾,而是找了僻静灌木丛,蹲将下来,取烟点火一气呵成。满以为分把钟就可解决燃烟之急的,不料学校保安室的烟感报警器哇哇作响,立马有了几位人高马大的保安冲到犯事现场。
结果,抽烟的老人家被依据校规,在拘留室待了数小时。
消息是听来的,确不确切不敢保证,八九不离十吧。但能够保证的是,在我们身边,类似的事例是层出不穷,屡见不鲜的。
这条消息得到最大的反馈是“这人给中国人丢脸了。怎么会那么没有文化?”
开始我也认了。看起来,这确实是很没有文化的表现。但是,我也心存质疑。都能出访国外去进行专项学术交流了;说起专业知识都口若悬河了,这样的人难道还没有文化?如果他们都没有文化,国内还有谁敢说自己有文化?
长期来,我们在别人提问“你是什么文化程度”时会习惯回答:小学、中学或大学,严谨的答案还要分出初高、重点普通、本科研究生等等。我们已经约定俗成的认为文化就是受教育程度。
那么,文化是这样的吗?查了许多资料,有关文化的说法多如牛毛。有些说法很绕,——看了就知道是很有文化的人写的——,像我们这种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非文化人,看也看不懂。好不容易挑了个看得懂的,赶紧节录下来给像我这样没有多大文化的人参考参考。
说,文化大体上有广、狭义和泛指。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
那么按照泛指说,受教育多的,尤其是从事教育的,肯定是有文化的人,社会称“文化人”。此毋庸争辩。不过,按照广义的“总和”论,文化是包罗万象的。怪不得,我们现在言必称“文化”,茶、酒、食,乃至裹脚、青楼、算命都可以一沓刮子沾文化的边,闹洋洋的全民喜洋洋。
如果按照这样的解释,明眼人也看得出文化有良莠之分。“文化人”就决不是一定意味是优秀人的了。
那么,优秀的人总要有个说法?猛地飘过一句台词“我们是文明人”。赶紧了解文明是什么。好家伙,文明也有广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明是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总和,(我插嘴:又是总和)。狭义的文明是指与野蛮相对的理性的社会体系。并非所有的文化都能结出文明之果,文明只是文化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是褒义概念。
完美!应该是文明人才是优秀的人。于是我们不难发现,做一个文明人远比做个文化人重要,也难做。
前天,杭州西湖区的有关机构颁布了“校园反性骚扰的”相关文件。约束对象当然是指校内成年的教职员工。若是真犯事了,譬如校长犯事,那校长“文化人”的头衔不会受损失,但肯定会被踢出“文明人”行列。
偶然想到,54年前的中国的大地上,今天正式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运动。这是一场对“文化”的围剿。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切肤之痛的感到,这场围剿摧毁的是我们的文明。在我们的文化逐步与国际同步时,我们的文明还是有待收拾的一地金瓯。
可不可以这样说:
上车买票,对号入座是文化;礼貌谦让,敬老爱幼是文明。
理直气壮大声说话是文化;有理不在声高是文明。
赤膊上阵,杯盏交错是文化;轻咀嚼,食无言是文明。
本地人使用本地语言是文化;对非本地人用普通话是文明。
君子爱财是文化;取之有道是文明。
托熟人,走后门是文化;按章办事,是一就一是文明。
写到这里,旁边有一小子问我,“你是文明人吗?”我扪心自问,不是。我既不是文化人,也不是文明人。我充其量只是个“得不到葡萄,也不说葡萄酸”的人。比起有些道貌岸然的人,我心坦然得很。
我近90高龄的岳母一度进了扫盲班,成了有些许文化的人。可是,自从第三套简化字废除了以后,她又成了没有文化的人。可是,她在四邻八舍的口碑几乎等同完人。她懂得谦让,懂得付出,懂得言行不得罪人,用喜乐感染家人,用规矩约束自己。在我眼里,她是个文明人,尽管她与“文化人”毫不沾边。
写到这里,我想,“善良”的人应归属到文明人的行列,而“文化人”且慢自诩文明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