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听书,听了一段男主驻村扶贫的故事,感觉挺有意思。
男主党校培训期间,有个项目是驻村扶贫俩月。某天男主到村中小学校考察,发现一个小女孩在教室外趴着窗台看孩子读书学习。村小支教的女教师说小女孩父母生了一大堆小孩,家里非常贫穷,女孩很爱学习,因为家庭困难辍学了。
男主觉得小女孩很可怜,愿意资助小女孩继续读书。女教师陪同男主找到小女孩母亲,说按照义务教育法,父母应该让孩子读书,他愿意出钱资助小女孩完成学业。
听说男主愿意资助小女孩读书,小女孩母亲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千恩万谢,而是反问男主,小女孩去读书,家里的羊谁放?谁帮她照看这一大堆弟弟妹妹?
男主看到的是小女孩辍学的问题,小女孩母亲想的是放羊和照看小孩的问题,两者显然不是一个问题。男主觉得帮助孩子父母解决了孩子没钱读书的问题,小女孩母亲认为男主给她制造了一大堆问题。
前几天还听过一个类似的故事。说某青年见义勇为,从河里救了名落水儿童。孩子被120拉走后,一个妇女跑过来问青年,俺孩是你从河里捞出来的吧?青年说是,周围人以为妇女会跪下感谢青年的救命之恩,出人意料,妇女没有感恩戴德,而是问青年看到没看到他孩子的棉帽子,很新,是才买的。
听完这俩故事,开始很是苦笑不得,觉得两位母亲的所作所为很不可思议。后来想想,也不该大惊小怪。生活境遇不同,经历阅历不同,人和人想事情看问题,不在一个频道,也很正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