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前的三四天,我突然感到右侧腰大约章门穴的位置有点隐痛,不留意还不容易察觉。恰巧那几天我迷上了通臂拳,早上时间不够跑步,就在厅里练习拳法,只是跟视频打几个简单的动作,倒感觉腰背和肩颈特别舒展,几分钟下来,原来的肩痛手臂痛全没了。由于动作幅度大,我以为右侧腰痛是肌肉拉伤造成的,压根没在意。
可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完全不对了,正躺侧卧都不行,好像右侧章门下悬挂了一个重物一样,坠着痛,就算我右腰朝下侧卧也不行。难受!
待勉强调息入睡后,一两点或者四点也会疼醒,早晨活动一下之后就又不疼了,白天坐着站着走着,疼痛都不明显,第二晚睡觉又开始疼。
眼看过年我要回家了,想想还是彻底解决问题比较好。于是去社区医院找擅长正骨针灸的范医生。
因为疼的奇怪,我没过多描述,只说腰疼,范医生的病人很多,社区多半是老弱慢性病人,风湿骨痛等。范医生没多说,示意我趴床上,他仔细推了一遍我的脊柱,我能感受到他手滑过的路径写了一个S,我脊柱S型侧弯,我明白医生要向脊柱侧弯、骨盆不正,压迫右侧腰去找疼痛原因了。
说也奇怪,趴下之后就没有痛感,医生在我腰椎部位扎了几针,同时红外线照射,无比舒服。一切完毕后,范医生又手法帮我正了一下骨盆,并对我说,如果不正的话过几天也许我会胸椎痛。临走前他略思索了一下,建议我最好再巩固一次,免得脊柱和骨盆又惯性扭曲。
于是我让范医生开下次的理疗单,先交费预约,因为他后面几天的号全挂满了,我临时加号得有医生同意才行。
虽然我感觉这痛不是外科的因,但的确正完骨盆针灸后一点痛感都没了,当时什么体位都摸不到那个隐痛点,我就满心欢喜去上班了。
没曾想,这才是病的前奏。当晚我9点多早睡,入睡很快。一点多又疼醒了,折腾好久不知不觉睡到五点多又疼醒,那一瞬间我坐在床沿想还有什么招,总是一两点醒,痛点也在肝经上,就灸阿是穴好了。
于是我点燃一根艾条,对着痛点灸了起来。似乎好受了一点,约摸灸了十分钟的时候,肚脐好像有一丝细风钻出来向右下吹过去,痒,还有点水蒸气透出来的感觉!
我赶紧撩起衣服查看,好家伙。只见肚脐里冒出几个密集的小水泡,从这几个小泡发射出一条一寸长的水泡线,水泡下是些红疙瘩,感觉又疼又痒。
我没敢直接挠那些水泡,试着轻轻在附近抓了几下,原来水泡附近好好的皮肤,立刻出了一片小红疙瘩,最先痛的章门穴附近也出了一片红疙瘩,有些痒,吓得我赶紧停手。那些红疙瘩出来后,水泡下的皮肤好像没那么痛痒了,我没敢继续艾灸。
次日再找范医生的时候,说起了带脉和肝经透出的水泡和疹子,范医生冷冷地说“我看一下”。
这把是医生紧张了,他说是带状疱疹,必须针灸,而且一再和我确认,身体是否还有其他部位出类似的疹子。
于是这些水泡痘痘周围被医生扎满了针。又开了三剂中药,第二天又围刺了一次疱疹,然后我就上路回家了。
到家后虽然忙,可我还能和妹妹聊一下中医。范医生开的方告诉我清热+解表,方子如下:
连翘10克 柴胡10克黄芩10克 栀子10克 车前子 5克 木通5克 白芍5克 泽泻10克 黄芪20克 金银花10克 皂角刺15克(寒湿夹热)
看样子清热是必须的。妹妹说久寒身体又淤堵,生热是不可避免的,正好春季发陈,全发出来更好。
我想起范医生也说,疹子都透出来才好,只要疼痛不加重。
于是在家好好吃药,认真忌口。期间又看到微尘老师公众号发的拍痧治疗肋间神经痛的医案,我更加有信心利用这次疱疹彻底治疗一下体内的郁热。
到今天为止,整个病程刚好14天,疹子已经结痂,皮肤也基本没什么红痒了,但是感觉还有没完全透出来的病毒。那就坚持拍痧运动理疗吧,还得自己了解自己身体的秉性,后半生做自己的医生从心口做起,不让外邪进入体内!做自己的守护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