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远离社交网络想法
你“又在责怪”的时候,我又在想什么呢?

你“又在责怪”的时候,我又在想什么呢?

作者: 挂瓜 | 来源:发表于2014-06-16 15:11 被阅读524次

    难得我也想做一回标题党,突然想用这个标题写些胡言乱语了。

    因为前一阵子,看到几个诸如:《失去的三天?》《我是怎样脱离手机?》。看着感觉就是两个字:矫情!

    矫情倒不是一种贬义的感受,至少写文章的作者们,有矫情的理由。但这种“矫情”的文章背后却是一种无法把握自我的习惯思维,以及习惯性把“理由”“原因”“责任”之类的概念,强加给客观事物的一种可以说“中国式”的思维。

    既然从手机开始谈起,就谈谈我对于手机的几个人生经历吧。


    我今年33岁,我这个年龄,在大学的时候正好是从BP机向手机过渡的一个时间。当时在大学,好多人都有BP机,喊一起吃饭啊,打球啊,出去逛街啊,BP机一响,就大概知道了。

    2000年,小巧的手机开始普及了,有钱的同学手里都开始有手机了。其实这些同学之所以有手机,有一部分原因是大学里打电话不方便,需要买什么201卡,而家里人不放心,就给配手机了。

    不过配了也就配了,而我的同学里有这么两位仁兄,在阶梯教室上大课,这两个“手机用户”在用短信聊天,隔着就两排!直线距离不足15米。现在回想,如果当时叫这两位仁兄拿到现在的智能手机,上课就是他们的游乐场啊。看着他们我当时心里一阵鄙视,没错就是鄙视,那时候年轻气盛,鄙视一切看不惯的东西。


    毕业之后,去浙江找工作。在一个大厦里,和保安相处甚欢。为什么和保安相处甚欢?和这种底层工作者交流多了,会了解很多有趣的东西。而且也会得到很多“后门”帮助。

    有一次西门子的调试电梯的工程师,找到了保安,让他帮忙找几个人当“砝码”调试电梯。保安兄就找到我帮忙,我好奇就去了。原来电梯在10楼还没有对齐,再上楼层就更对不齐了。工程师只拿了大概8个砝码,多重也忘了。但还是差一点重量,我们几个当砝码用了,其实就是站在电梯里就可以了。

    几番调试下来,终于弄好了。这哥们冲我们一直喊谢谢,大夏天的憋在电梯的柜子里面热的一身汗。他提议一起出去喝个饮料凉快凉快。喝着饮料,我就问到,我们这个楼电梯为什么没有13楼和14楼?这哥们就说了一些他的经历。

    没有13楼和14楼是有神秘的忌讳的。以前就调试个电梯,误差极大在13楼的时候,电梯的柜子差了还很多。我们弄了个路牌放在旁边做警示。当时就听到咚的一声,有个人就从13楼摔下去了,摔成肉饼了!后来警察查了才明白,那个人在看手机,没看到警示牌,按了电梯就进去了,然后就摔死了。13楼死人很多的,所以就没有弄13楼。14楼带个“死”,也就没有了。

    电梯没有13层不少人应该见过,其实说到这里,我相信有很多人看着手机按电梯不看电梯到底如何的。我也相信,看我这篇文章的人,看到过很多走路看手机,无视两边的车呼啸而过的人。


    一位阿姨,她的职业是理发师。以前的国营理发店她就在干。自从我4岁能自己去理发店的时候,就是她给我理发。到现在依旧是她给我理发。

    这位看着我从小长到大的阿姨,我见到感到特别亲,她也对我是特别亲切的。有时候路过也和她随便拉拉家常。

    有一天,她突然问我,你怎么不买个手机?
    我说,我手机有不带在身上在家里,平时出来不需要。
    阿姨突然问到,你不拿手机,谁喊你回家吃饭?
    我当时噗的就笑了,说,姨啊,这手机出来才几年啊,没有手机的时候,不还是按点回家吃饭嘛。
    阿姨突然意识到,啊,原来这样啊。
    我就多说一句,我4、5的时候,我奶奶做好饭,往远处看着,没10分钟,爷爷和我大概就会在她的视线里出现了。那时候也没手机啊。


    上面是我的人生经历。虽然不是我慎用手机的主要原因,但也是一些“佐料”。
    而看到这3个例子的时候。某些人就会习惯性评判!

    1. 这两个孩子,因为手机而荒废学业了!
    2. 那个人,因为手机而丧失生命了。珍惜生命,远离手机!
    3. 手机绑架了你的生活,请慎用手机

    而“真正”的问题出在哪?其实没有一条所谓主要的原因。

    1. 二位仁兄因为那个时代手机是新生事物,把手机当玩具了。
    2. 这位死者,以及那些大街上走路看手机的,是他们有不良习惯而已。没有手机的时候,也有走路看小说的人存在。
    3. 阿姨作为家长,提醒孩子吃饭这是作为家长的习惯。没有手机的时候,孩子不按时回家也会四处找的。

    但整体原因。手机的使用者。“人”自身的原因,这才是核心问题所在。而手机作为客观事物,并没有任何过失。而文章开始提到的两篇文章,他们所写,其实在与他们的习惯作斗争罢了。

    诸如责怪手机这样的话语,责怪的东西太多了。今天又看到了《出门旅行,请勿拍照》作者这么写到:

    难道你不觉得我们似乎被所谓的旅行绑架了吗,心倦身怠,如果连旅行都变得功利了,旅行的意义何在?我尊敬的毕素敏老师对于旅行有着她自己的体会,希望你和我一样能从中找到旅行的真正意义所在!

    话语间仿佛问题出在旅行这边。我想说,是“旅行”变得功利了?还是“旅行的”变得功利了?

    还有诸如金钱是万恶之源此类的,文绉绉的语言,还有很多在骂金钱的话,太多了,数不胜数。还有人煞有介事的弄辩论。这句话不又是在“转嫁责任”吗?古代货币是金子,现在是纸币,又是电子货币。真想爆粗口,这他妈的是个屁的万恶之源。当今世界的经济体系下,没有货币你寸步难行!

    我们这一代人习惯性的去责怪,责怪天,责怪地,责怪出身不好,责怪父母,要责怪的太多了,可以说责怪一切除了自己之外可以责怪的事情。

    有个笑话,说有个女孩子以前父母给她介绍对象,她责怪父母她要追求爱情,既然不要介绍对象。30岁之后,她又责怪父母没有给她介绍对象。

    在医院见过一个病人,在病床上疼得难受。嗷嗷的叫,疼的开始胡骂,骂了一圈感觉没什么可骂的了,就对着床边他父母骂道,这么疼,你把我生下来干吗?这种疼痛的“下意识”表现,最最体现人的真面目,看来他真的不应该被生下来。

    我为什么文章开始的时候,提到了“中国式”的思维呢?之前看到《打地板,还是跟地板说道歉?》,当时我就想写个文章说什么。这篇文章描述的老人,其实我见到不少,我姥姥就是这种人,我记得小时候看到表弟碰倒了。姥姥就拍着凳子腿骂道,你欺负我孙孙干吗?还好我奶奶从来都不这么干,跌倒了就让我爬起来,后来我一阵后怕,还好我在奶奶身边长大,不是在姥姥身边。虽然说,姥姥是极其疼爱她的这些“孙孙”们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她并没有意识到,她这种习惯会让她的“孙孙”们,一辈子都会出问题。

    现在网络出现了,多少不懂网络的视为“洪水猛兽”,父亲有个好朋友带着孙子来我家玩,父亲和他聊天,让出电脑来让小孩子玩。

    这位伯伯看着小家伙玩就说,网络太害人了,现在不敢给孩子买电脑。
    父亲却劝到,网络是未来的趋势,不会网络就差不多是半个文盲,再说了,你看这小家伙,玩的比谁都顺溜,你倒是不给他买了,他还不知道窜到哪个旮旯去玩呢。你给他买个电脑,你看着他玩,总比他出去你看不见要安全多了吧。

    我这位伯伯终究还是听了父亲的话,而小家伙很懂事,每天就玩一个小时,以后再来我家玩,也是玩一会儿就不玩了。

    如果不是父亲的劝说,这位伯伯一开始就责怪的是“网络”。

    这种轻易的责怪他人,责怪客观事物的习惯,是中国式的传承。由这些自己的祖辈传下来。

    打破这种传承,别找借口把孩子交给你的父母去带,如果没时间带孩子,那就别生下来!以免危害人间!

    而人本身,请自省。佛学有说得好,反闻闻自性。想要责怪别人或者“东西”之前。多问问自己,到底是不是自己本身出问题,然后再去责怪也不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8997b10d04ec:赞,以前自己也有过被手机“绑架”的想法,不过后来真的觉得,只是自己太会找理由责怪于客观事物罢了。
      • 嫩戈芷: @LostAbaddon 我也不懂诶~只有建筑师和风水师懂吧
      • 嫩戈芷:@LostAbaddon 楼在建的时候对哪边 建几层貌似和风水有关 至于电梯差不多的道理吧
      • ENC:@挂瓜 真的不忍说的,只是您这洋洋洒洒的回复,等等,让我把第四段后的文字读了先 :grin:
      • 诸葛兔:这文章一定能引起了口水战。

        看评论,是真的。何必呢,各位施主。
      • 挂瓜:@ENC 真的是抱歉了……其实一说到老人带孩子的问题。脑子里满是那种老人带孩子带出来的毛病。
        一个孩子在奔跑,后面一个老太太一直喊,慢点慢点。我对母亲说,我小时候也这么跑的,比他还疯,你怎么不喊我停下,母亲侧着头说,喊你你听?
        一个孩子想翻越障碍,一个老太太拼命拉住她不让她过去,其实孩子一条腿已经过去了,还拉回来了。父亲还拍了个照个我看,感叹的说这孩子这辈子可能都不敢去尝试翻越一个小栅栏了。
      • LostAbaddon:@米柚米 我看过有些是13用L代替,14用M代替。也有一次看到分别是用K和P代替的,这个不懂什么缘由……
      • ENC:@LostAbaddon 太有了。。枉我正襟危坐了下。。
      • 嫩戈芷:@myang 据我所知 电梯真的忌讳这个的 这里面和风水有关系 一般就算是有十三层以上的楼层 也都会把13 14直接跳过去标成15 16 当然如果不介意那就是按顺序来的
      • LostAbaddon:@ENC 是不是有被硬生生掰弯的感觉?
      • LostAbaddon:@myang 西方的“恶魔”数字是13,东方好像是“4”和“14”。据说日本的老式医院没有4楼,3楼之上就是5楼,就是为了避讳。14应该在东方世界也是一样不好的数字吧…………
      • 挂瓜:@chilin 既然你对你的文字负责,那就别怪我引用你的文章评论。以及以我主观出发思考你的文字了。你还是不能意识到你的潜意识。你为何发怒?你自己是否知道?就我现在来看,我是没法知道的。
      • 何必:写完评论,居然看到下面还有这么有趣的说法,是不是 @挂瓜 的文字戳到了 @chilin 的“痛点” ? 其实,就像针灸,戳一下,有些痛,但是疏通经络,有益无害,是吧?呵呵。两位握握手,且看“云卷云舒”,ok?
      • 挂瓜:@chilin 另外,如果你骂我,请骂一些有营养的东西。我好能知道我自身哪里有问题。我不是在开玩笑,我就是一个比较古板的人。谢谢。
      • 挂瓜:@chilin 我哭笑不得。你不想要结果,那你还评论个什么劲,我的主观自省,就是我上面的文字。这就是你要的结果,如果不满意,请绕道走。谢谢。

        我写下的文字,我会负责,我每篇文字别看3000多字,都是我花了5、6个小时,反复再三写出来的。你若不满意可以再写文字抨击我,甚至骂我我都没有任何怨言。我拍拍胸口保证,我对我写下的字负责。
      • 挂瓜:@叔丙渊 就小孩来说问题是不少。但我主要说明的是我的伯伯的问题。网络带有诱惑性,去监督引导,还是绝对禁止。他没思考就选了绝对禁止。

        @LostAbaddon 之前的评论写的就很有趣。手机这么多功能,其设计者就带着诱惑性,看着是手机的问题,但总归还是人的问题。

        而小孩接触新生事物,着重一个就是教育问题,那个叫陶宏开的教授拼命宣传的事情,他本身就有问题。涉及到教育问题,就更多了,也要写个文字才能说完。
      • 何必:“轻易的责怪他人,责怪客观事物的习惯,是中国式的传承”。说得对,责己是问题的关键。
      • 挂瓜:@chilin 那我问你:你打了这么多字想要个什么结果呢?你是在和我讨论还是吵架呢?你打下这些字的时候,你想要个什么结果,先说下这个,可以否?要不然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KOBE?我虽然不是科黑,但他不在我的好球员范围内,我是Shark派的。
      • 挂瓜:@叔丙渊 那条我说得重点是我那位伯伯“禁止”买电脑。他的头脑思维就是这么简单而且带惯性的,因为别人说了不好,他就认为不好,之后就禁止。如果没有父亲的引导,就信以为真了。这老一代人,真的没有意识到,他们转嫁给客观事物带来的问题。
      • 挂瓜:@chilin 我已经理解你为何愤怒的扔手机了。我很冷静很认真的回答你的评论,甚至看了几遍之后认为不满意,删了从新写。

        而你在我这里的评论就像你扔手机发泄一样,一样冲动而缺乏冷静。换句话说,你现在打字的状态和女友吵架继而扔手机是一个状态。我还请你冷静。

        你言语中的口气,就像我在看日剧里面的多次出现的男二号,不停的质问男一号“我的人生,你又能理解多少呢?”,两位男主都有坎坷的人生。都苦,但男二号没有,冷静下来思考。

        既然你不冷静,就没有继续说下去的兴趣了。到此。
      • 叔丙仄:看到你在《出门旅行,请勿拍照》下的留言,我就知你一定会写篇文章一吐为快。可是所有事都没有那么绝对吧!比如,小孩用电脑,不是所有的小孩都会在家长的监督下使用,不是所有的小孩不会被一些不好的内容所蛊惑的,不是所有的小孩真正玩过一时热精之后就只是玩一会儿而已,往往是你更加束缚监督着,越发的想一探他方之物为何,也许从此因为此物的存在而堕入深渊——当然,问题出现时,你不可能指责本身存在的事物,可是问题是否又只是我本身的问题,我想大概也不是,问题是多方面的。
      • 挂瓜:@chilin 以前我往上海的兰州河里面,扔了一个烟头。我的上海朋友郑重的给我说,不要随便往河里扔东西。我看他的样子,就记住了,不再往河里扔东西了。

        我没有女朋友。但我见过有女朋友的人对于女朋友唠叨的愤怒表现。我有个朋友和女朋友吵架,把他刚给女友买的Ibm T61往地下就扔了过去,散的七零八落的。

        他当时很冲动,估计你扔手机也一时冲动了。你愤怒扔手机是你的潜意识,你意识到你的潜意识了吗?

        球迷看到输了球掀汽车,那是伪球迷或者足球流氓。不是真球迷。你认为掀汽车这个事情是“球迷”干的,那你还不理解真正的球迷。

        打篮球的有千千万,那些好球员,你看哪个会因为输球砸球发泄的?
      • 挂瓜:@chilin 我不理解的。是因为我是个主观自省的人。

        当我真正不理解之前,我会先去尝试理解别人的做法。有人在骂看韩剧的人的时候,我会去看韩剧,然后会和那些骂韩剧的人争论。如果有人骂整容、化妆,我甚至会去了解化妆,整容,去维护女性的问题。

        而且我的文字也没有贬低你的意思,你却反应这么激烈。我一开始就说了。矫情自然有矫情的理由,但这种“矫情”的文章背后却是一种无法把握自我的习惯思维。

      • 挂瓜:@chilin “挂瓜 • 2014.06.17 01:55”这条我没有删除,我只是感觉写个不够,再往上添加。请你对比后续评论。

        我最后只想说一句:请你冷静下来,拍拍你的胸口,你骨子里真的没有一丝丝责怪手机吗?
      • 挂瓜:@chilin 没错,我就是这么个直白的人,或许我职业是程序猿有关。现实中的我也一样,别人弄个“双关”之类的笑话,在我这里,我是无法理解,甚至费解的。

        球场上砸球发泄的。那种球员水平一定不怎么样。已经被我列入“责怪客观事物”这类人了。真的有问题,不是能在手机里说清楚的。而你如果真的怒了,不是扔手机,怎么不跑到你女友面前说清楚?你既然扔了手机,我就有理由怀疑你的潜意识存在我所叙述的那种问题。而且手机很贵也要花钱的,而且你扔了手机和电池进河里,污染了河流,这也是我无法理解的。

        我不理解这里面的弯弯绕。我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了,我看到你说的“恨”手机,我就理解了你恨手机,既然发明了文字表达意思,既然能直白的说出来,为什么还要这么多弯弯绕呢?如果我理解的不是你表达的意思,那你用这些弯弯绕写文字又有什么意义呢?
      • 挂瓜:@ENC 嗯,其实就一点而已。这种对客观事物的责怪是一种启蒙教育的问题。人们大多数是无意识去写一些文字如责怪金钱之类的,或者责怪他人或者责怪东西。而在中国,是被这些祖辈的人“传承”下来的。拍地板责怪地,拍凳子腿责怪凳子,这种做法哄孩子,其实就是不像让孩子哭罢了,但这种对“孩子”的保护的代价就太大了。
      • 挂瓜:@myang 请看清楚,是那个电梯维修工说的。你可以找个电梯维修工问问,他们造电梯是有忌讳的。

        你说的是西方13是个不吉利数字。但这里是中国,是东方。不是西方,你貌似搞错住的地方了?
      • ENC:这第四段转折太快没缓过来。。。
      • KPM2Z1:电梯没有13楼是因为楼层没有13楼,如果楼层有13楼电梯难不成直接不停了?而楼层没有13楼是因为13在西方是个不吉利的数字,跟电梯毛关系都没有。
      • 挂瓜:@chilin 没错啊,我的文章一开始就说了,矫情不是贬义,自然有矫情的理由。

        看到您的文章。我知道您在那篇文章后面的留言。当成是个“系列”文章。但您的文章里出现这样的文字:“自从被大招秒杀过一回,我更恨手机了。”我就“自作聪明”了,您是在“恨”手机,没错吧。

        我相信当您在各种原因扔出去手机的一刹那,是真的恨了手机,拿手机发泄了对吧。

        而最后的总结,“说关机的这三年我有什么心得,就是与手机保持一点距离,让工具是工具,让生活是生活,这样纯粹得很好。”

        您悟到了问题所在了,但思维还是“拟人化”思维,和“工具”保持一点距离?您还没意识到您文字的潜意识下,还是没有分清主观和客观,您是在和什么“保持距离”,真的是“手机”吗?
      • LostAbaddon:@挂瓜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挂瓜:@LostAbaddon 你一波三折之后,还有什么后手?
      • LostAbaddon:人是操纵工具的主体,所以我一直相信很多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人,而不是在工具。
        文中提到的手机就是一例。

        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工具也为不同习性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空间,从而使有些习性被加速发展,有些则被减缓。
        工具虽然没有直接导致某些问题,却为某些问题的出现铺平了道路——所谓你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你而死。
        也就好比平板和Kindle,前者提供了看书之外的别的娱乐的选择,这自然是比Kindle更具有扰乱读者看书之心的可能的。
        在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我倒是认为手机本身也不能算是特别无辜。

        但转念一想,发明工具的人之所以这么发明,不也是为了迎合当下消费者的口味么?所以工具之所以被设计得如此具有诱惑性,部分却也是因为当下的消费者就是好这口。
        于是乎,问题的症结又被挪回了人身上。



        上面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了体现什么叫做“一波三折”……
      • 挂瓜:@饱醉豚 以前看你写的文章,就想写点什么了。今天随便写了些了。呵呵。

      本文标题:你“又在责怪”的时候,我又在想什么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cjtttx.html